单位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记录标准表格内容摘要: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 135176。 弯钩时,HRB335 级、 HRB400 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4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 3)钢筋作不大于 90176。 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5 倍 4 箍筋末端弯钩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表主控项目第 4 项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②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 90176。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 135176。 ;③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 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 Q/CSG 表 (续 ) 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工程编号: Q/CSG 表 (续 ) 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单位 验收记录 一 般 项 目 1 钢筋表面质量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 钢筋调直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钢筋加工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77。 10(8) mm 4 弯起钢筋的 弯折位置 177。 20(15) mm 5 箍筋内净尺 寸 177。 5(4) mm 验收单位 质量验收结论 签 名 班 组 年 月 日 施 工 队 年 月 日 项 目 部 年 月 日 监 理 年 月 日 【 H095】 Q/CSG 表 钢筋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工程编号: Q/CSG 表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或规范)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单位 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焊接(机械连接)接头的质量 应符合本部分附录 C 的规定 一 般 项 目 1 接头位置 宜设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 至钢筋弯起点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 2 受力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接头设置 宜相互错开。 在连接区段长度为 35d 且不小于 500mm 范围内,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GB50204 的规定 3 绑扎搭接接头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搭接长度应符合标准的规定;连接区段 长度内,接头面积百分率:①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②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50%;③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 梁内构件不宜大于 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Q/CSG 表 (续 ) 钢筋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工程编号: Q/CSG 表 (续 ) 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单位验收意见 一 般 项 目 4 箍筋配置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 GB50204 的规定 5 钢筋 骨架 长度偏差 177。 10(8) mm 6 宽、高度偏差 177。 5(4) mm 7 受力 钢筋 间距偏差 177。 10(8) mm 8 排距偏差 177。 5(4) mm 9 保护层厚度偏差 基 础 177。 10(8) mm 柱、梁 177。 5(4) mm 板、墙 177。 3 mm 10 箍筋、横向钢筋间 距偏差 177。 20(15) mm 11 钢筋弯起点位移 ≤ 20(15) mm 12 预埋件 中心位移 ≤ 5(4) mm 13 水平高差 +3~ 0 mm 验收单位 质量验收结论 签 名 班 组 年 月 日 施 工 队 年 月 日 项 目 部 年 月 日 监 理 年 月 日 注: 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 Ll 为搭接长度。 质量关注点:露筋或钢筋网移位、钢筋间距不均匀、上下层钢筋粘结。 【 W170】 Q/CSG 表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 Q/CSG 表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或规范)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单位 验收记录 主 控 项 目 1 水泥检验 ☆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 GB175 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 3 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 1 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 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 应符合 GB807 GB50119 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其他含量应符合 GB50164 的规定 3 氯化物及 碱含量 混凝土中氯化物及碱的总含量应符合 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4 配合比 设计 混凝土应按 JGJ55 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一 般 项目 1 矿物掺合 料质量 应符合 GB1596 等的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粗细骨料 质量 应符合 JGJ5 JGJ53 的规定 3 拌制用水 质量 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JGJ63 的规定 4 配合比鉴定及验证 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 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的依据 5 施工 配合比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验收单位 质量验收结论 签 名 班 组 年 月 日 施 工 队 年 月 日 项 目 部 年 月 日 监 理 年 月 日 【 S057】 Q/CSG 表 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 Q/CSG 表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或规范)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单位 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混凝土强度及试件取样留置☆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 2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 称量的偏差 水泥、掺合料 177。 2% 粗、细骨料 177。 3% 水、外加剂 177。 2% 3 混凝土运输、浇筑 及间歇 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一般项目 1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 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执行 2 养 护 应符合施工技术方案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验收单位 质量验收结论 签 名 班 组 年 月 日 施 工 队 年 月 日 项 目 部 年 月 日 监 理 年 月 日 质量关注点:冷缝、蜂窝、麻面。 【 W171】 Q/CSG 表 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工程编号: Q/CSG 表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或规范)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单位 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外观质量☆ 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 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 尺寸偏差☆ 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3 管、井密封 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井及排管内不得漏水、积水 一 般 项 目 1 外观质量 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2 轴 线 位 移 基础 ≤ 15(10) 墙、柱、梁 ≤ 8(6) 3 截面尺寸偏差 基础 177。 10(8) 沟壁 177。 15( 177。 12) 梁 +4~ 5 4 标 高偏差 177。 10(8) 5 表面平整度 ≤ 8(6) 6 预留洞中心位移 ≤ 15(1) Q/CSG 表 (续 ) 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工程编号: Q/CSG 表 (续 ) 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单位 验收记录 一 般 项 目 7 预留孔 中心位移 ≤ 5(4) mm 8 截面尺寸偏差 +10~ 5 mm 9 混凝土预埋件拆模后 质量 应符合本部分附录 B 的规定 验收单位 质量验收结论 签 名 班 组 年 月 日 施 工 队 年 月 日 项 目 部 年 月 日 监 理 年 月 日。单位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记录标准表格
相关推荐
2H4CH=3046H。 12.阅读下列程序,说明其功能。 MOV R1, 40H ;设( 40H) =x MOV A, @R1 ; A= x RL A ; A= 2x MOV R0, A ; R0=2x RL A ; A= 2x *2=4x RL A ; A= 4x *2=8x ADD A, R0 ; A= 8x +2x =10x MOV @R1, A ;( 40H) =10x 解:各指令
正过程中产生轴线位移,应在位移校正后在柱子底脚四周用 4~6块 lOmm厚钢板作定位靠模,并用电焊与基础面预埋件焊接固定,防止移动。 4)钢柱的固定 ①临时固定 柱子插入杯口就位,并初步校正后,即用钢 (或硬木 )楔临时固定。 方法是当柱插入杯口使柱身心线对准杯口 (或杯底 )中心线后刹车,用撬杠拨正,在柱与杯口壁之间的四周空隙,海边塞人2 个钢 (或硬木 )楔,再将柱子落到杯底并复查对线
工 时 , 可在基底标高以 上 预留 15cm士层不挖 , 待做基础时再挖。 c、 施 工顺序 不合理 : 土方开挖宜 先 从低处开挖 , 分层 、 分段依次进行 , 形成一定 坡度 , 以利排水。 d、 开挖尺寸不足 : 基坑 (槽 )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 , 除应考虑结构宽度外 ,应 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 如排水设施 、 支撑结构等所需要的宽度。 (2)钢筋 砼 基础施工 ①
过检查验收,认为该工程达到优 良工程标准。 检查意见: 我单位认为该工程达到优良标准。 项目负责人: 单位法人代表:(公章) 年 月 日 注:有关文字材料需打印。 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茌平县振兴办事处后张 4楼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 茌平县城市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结构类型 砖混 层 数 五 层 建筑面积或规模 4603 ㎡ 检查情况
29 水泵房及沉砂井 30 通道贴砖 31 防水层 32 排水沟 33 给排水及消防 5人行通道 1 A 段基础及下部构造 2 A 段上部构造构浇筑 3 B 段基础及下部构造 4 B 段上部构造构浇筑 5 C 段基础及下部构造 6 C 段上部构造构浇筑 7 D 段基础及下部构造 8 D 段上部构造构浇筑 9 E 段基础及下部构造 10 E 段上部构造构浇筑 11 通道顶回填 12 不锈钢扶手
度一致,结合牢固,出墙厚度适宜 ( 4)楼地面的镶 边 一般: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好: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边角整齐光滑 木质板楼地面 木材材质和铺设时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木搁栅、毛地板和垫木须防腐处理,安装必须牢固、平直,在砼基层上铺设搁栅,其间距和固定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面层铺钉牢固无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