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内容摘要:

快速度,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产业主要增长指标位于中西部同类开发区第一方阵。 具体指标与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 经济增长方面。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协调发展的格局。 地区生产总值( GDP)年均增长 12%左右。 —— 产业增长方面。 “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12%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25%左20 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 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60%。 —— 科技创新方面。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到“十三五”期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比重力争达 3%以上,专利申请数 400件,专利授权量达 300 件。 表 1: 十堰市开发区“十三五”规划指标预测 指标 单位 2020 年 2020 年 经济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GDP) 亿元 970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 % 12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600 产业发展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25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859 1695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 % 12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 60 科技创新 Ramp。 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 % 3 专利申请数 件 500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 件 93 300 专利授权数 件 197 300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 件 200 注:最后一列增长速度为 20202020 年均增长速度。 21 第三章 产业选择及发展引导 一、产业选择依据 选择具体产业从而构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对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是本规划的重点,具体从四个方面考虑。 立足省市产业布局。 产业选择应紧紧围绕湖北省优势产业的带动效应,并结合本开发区的实际。 产业领域尤其是新兴产业领域的选择和培育要能够纳入湖北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局。 根据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十三五”期间,在对接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重点领域的总体框架下,可依托开发区的比较优势,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 在十堰市的产业格局中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现阶段编制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不仅要 立足于本开发区当前产业基础,更应从十堰全市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在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升级和行业进入领域等方面,都要有利于促进十堰全市的产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开发区要力争率先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产能,带动十堰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湖北高端制造的集中承载区之一。 融合十堰地域特色。 产业发展的规律表明,有竞争力的产业必然是有特色的产业。 只有依托现有区域基础条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特色才是长久制胜之道。 经过多年的努力,22 开发区已形成清晰明确的支柱产业即汽车产业。 对开发区而言,经济新常态下按照新的功能定 位和体现“创新驱动”的要求,要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就必须在当前发展基础中找到突破口,融合十堰地域标识并持之以恒地培育发展,从而形成其它区域无法比拟的优势特色;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选择最好是“脱胎于”支柱产业且有利于产业配套功能的培育,不能造成与支柱产业发展“相脱节”的现象。 基于产业发展基础。 产业发展中主要产品产量(反映产业规模情况)和增长或萎缩速度(反映速度及潜力情况)反映了其所在产业的规模和速度。 从 2020 年十堰市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可以看出,目前改装车(专用车)连续两年均保持两位数左右的增长( 2020 年 为 13%),而汽车整车产量则呈现下降趋势。 汽车产业特别是专用车生产在规模和速度上都占有较大优势,为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中的商贸业发展较快,为重点培育的产业。 契合产业发展趋势。 产业选择的另一常用方法是罗兰贝格分析法,基本原理是通过产业发展前景(产业吸引力)和内部承接力(布局可能性)两个维度对所有产业进行筛选,确定新增的适合开发区发展的具体产业。 结合新兴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开发区资源承接能力,可筛选出适合开发区发展的新兴行业。 23 二、产业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依据和原则,围绕汽车产业的核心地位,积极引入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确定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合适的产业类型。 符合上述产业选择指向的产业类型均可以考虑在开发区重点发展,特别是符合多指向的产业类型,更应该作为重点产业培育。 据此分析,“十三五”期间,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应逐步形成 “一三五 ”产业发展格局,即打造以汽车及汽配产业为强大支柱、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增长点、五大现代服务业为配套产业群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表 2)。 表 2:“一三五”产业体系 发展重点 产业选 择 发展方向 具体领域 发展指数 一大支柱产业 汽车及汽配产业 汽车整车制造:特种商用车、智能专用车 汽车零部件:各类总成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汽配、汽车电子、汽车节能环保材料 ★★★★ ★★★★ 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模具、节能环保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 ★★★★★ 新能源商用车产业 新能源商用车及配件 ★★★★★ 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技术及产品、生物农业技术及产品、生物能源技术及产品、生物环保技术及产品 ★★★★ 五大现代服务业 汽车后市场服务 汽车金融、汽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汽车改装、汽车美容、汽车维修、知识产权服务等 ★★★★★ 现代商贸物流 地标性商业综合体、中高端餐饮住宿、现代电商物流、第三方及第四方物流 ★★★★ 电子商务及会展 平台经济、电子商务、线下与线上汽配展览、汽车产业供应链管理 ★★★★★ 科技服务 研发服务、创业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 ★★★★ 24 注:产业发展指数是指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自身客观发展趋势和特性,结合开发区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开发区的资源特性和优势条件而划分的相对发展强度。 其中★★★★★为重点发展产业,此类产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上具有很强的成长性或潜力空间,在开发区已经形成较好的发展态势,而开发区具有发展此类产业的基础优势,可以重点选择发展;另一类是客观上具有很强的成长性或潜力空间,在开发区尚未形成集聚区域,但未来均具有巨大发展空间,未来可以择机重点发展。 ★★★★为完善发展产业。 此类产业在开发区内已经有发展基础,甚至是开发区的优势产业, 未来应该继续完善壮大。 ★★★或以下的为关注发展产业。 此类产业客观上具有很强的成长性,未来在开发区具有较大增量空间,开发区也有条件可以形成特色优势领域,可以重点予以关注,适时加以推进。 三、产业发展引导 (一)一个支柱产业 整车制造。 以东风小康、驰田公司、世纪中远、东风特种客车、神鹰改装车、海龙公司等为龙头企业,以龙门工业园、东风专用车产业园(工业新区)、驼鞍沟 专用车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进一步巩固工程类专用汽车、罐式运输车、环卫车等市场份额,积极开发覆盖道路维护、消防安全、旅游休闲、野外生活服务、工程作业、散料运输、高压输送、保温冷藏、大吨位矿用自卸车等多系列、宽领域、全品种专用车产品,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综合性价比,引导企业发展适合提升城市服务类专用汽车产品,参与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竞争。 发展重点是抢抓机遇、强化优势、做精做强、形成高地。 汽车零部件制造。 以东风与沃尔沃合资公司、荣泽车桥、同创传动为龙头企业,聚焦发动机、车桥车身车架、传动技术、安全系 统等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汽车电子为业 文化创意产业 汽车主题公园、汽车博物馆及汽车相关文化产品的制造销售 ★★★ 25 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正发、正奥等为龙头企业,着重培育底盘电子、车身电子、发动机电子、车载电子、汽车电器五大电子产业群;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学、研”相结合的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中心建设,积极推动落户企业的新型车用动力电池、车用新材料以及汽车电子产品项目研发。 发展重点是创新引领、市场导向、调整优化、提升能级。 鼓励支持本地有潜质、有实力的骨干企业,走零部件 “中性化 ”发展之路,充分适应未来汽车零部件产业生产中性化、产品轻量化、采购全球化、供货模块化的发展方向,在巩 固东风公司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主动融入到全国大市场,并能参与国际专业化分工合作,拓展市场,立足十堰,走向全球,逐渐形成多元化的客户结构,不断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 (二)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是尚未形成大规模生产,但产业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且符合未来长远发展趋势的新型产业,是潜在的支柱产业,是远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其能集聚各类创新创业资源要素,能极大提升产业的集聚度和创新力。 鉴于该类产业对开发区产业发展潜在的重大影响力,应将其作为开发区未来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 目前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分 为两大类三个产业,一类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可以继续提升能级;另一类为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26 车两个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但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需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高端装备制造。 以东风装备公司、先锋模具、华昌达、恒力达为龙头企业,聚焦发展汽车模具、机床、机电一体化设备及节能环保成套设备,将三至五个产品打造成为中国名牌产品。 发展重点是自主创新、抢占高端、加强成套、系统集成。 到 2020 年,核心产品技术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形成技术自主化、设备成套化、制造集约化的新型装备制造业体系。 新能 源商用车。 以沃特玛、厚发汽车、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事业部为龙头企业,聚焦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制造,构成强大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抢先打造十堰新能源产业的亮点区域。 发展重点是项目落地、产业集聚、加快建设、形成规模。 生物产业。 以武汉人福医药、武当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上善堂药业为龙头企业,以十堰生物产业园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生物工程、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生物食品以及利用生物基因工程、生化技术的新型医疗产品。 其中,生物医药是重点,重点开发五大类产品:包括生物医药技术及产品、 生物农业技术及产品、生物制造技术及产品、生物能源技术及产品、生物环保技术及产品。 发展重点是瞄准前沿、研制联动、强化特色、打造载体。 27 (三)五个现代服务业 顺应工业区转型升级的要求,发展制造业优势延伸和为产业园区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工业区由单一生产功能向集先进制造、工业服务、商务、教育、生活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功能性园区转变;利用资本、技术、人才、机制和理念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从而使现代服务业成为开发区功能提升和产业形态重塑的重要支撑;围绕汽车后市场服务、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及会展、科技服务业和文 化创意产业五大发展方向,逐步成为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力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汽车后市场服务。 强化汽车展示博览、汽车贸易、汽车科教和汽车文化旅游功能,大力推进汽配零售、汽车物流、售后服务、汽车保险、汽车融资等领域的拓展,把开发区培育成为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中心、汽车核心贸易区。 “十三五”期间,依据开发区三个分园的发展基础,着力打造三个各具特色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园区:其中,位于核心园的汽车后市服务 A园,以汽车改装(汽车外观改装、汽车性能提高改装和赛车改装)、汽车维修及配件为主;位于东城园的汽车后市服务 B园,以汽车 销售、二手车交易及汽车租赁、汽车电商为主;位于西城园的汽车后市服务 C 园以汽车金融、汽车展示博览、汽车科教和汽车文化旅游为主。 28 现代商贸物流 1。 以商贸带动物流,以物流促进商贸。 依托区位优势和武当 山机场强大的辐射功能,重点发展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为标志的现代物流,以及面向中西部区域的功能性物流信息平台。 围绕汽车专业物流,重点培育和吸引一批专业物流企业、物流中介企业和物流总部企业,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结合开发区的转型升级,以高效率的物流服务促进先进制造业能级提升;适应深度城市化和消费升级的要求,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物流;立足湖北,服务全国,依托林安物流商贸城和开发区强大的产业支撑,着力打造国家级汽车及零配件物流交易中心,并通过 35年努力,成为拥有“十堰指数”的汽车零部件采购中心、交 易中心、定价中心和认证中心。 以满足园区内外各类人群的需求为核心,运用新型商业业态与服务模式,重点打造地标性商业综合体,向高端性、综合性商业方向发展。 电子商务及会展。 以汽配交易会为契机,推进汽配实体交易市场与虚拟展览相结合;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聚集和催生一批本地电商企业;将电子商务注入会展业,以汽配人网为基础,积极筹划在全国各地建立仓储基地;加快推进“秦巴云谷”电子商务项目建设,让十堰汽车零部件更便捷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大力促进汽配实体交易市场与虚拟展览市场的结合,拓展市场空间,共享电子商务产业带来的发展 1本报告中的现 代商贸物流为广义,即包括现代商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