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10 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来历的刑事处罚。 防患于未然 1. 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2. 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 3. 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4.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并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 6.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1. 凡未满 18 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5.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6.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7.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 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8.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9.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 1)非诉讼手段; 2)诉讼手段。 4.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5.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6.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7.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8.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9.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 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10.行政诉讼:俗称“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10 敢打官司。 11 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2 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 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 110”报警电话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 第 11 课: 青春期生理变化:①性机能发育成熟。 ②身体外形急剧变化。 ③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怎样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①应正确认识并坦然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这些变化。 ②应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的形象。 ③青少年应追求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 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烦恼: 青春期心理矛盾(如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等)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们发展 的阻力。 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调控好心理矛盾。 *弹奏好青春协奏曲(解决青春期矛盾、消除青春期烦恼的方法)。 ①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②当出现心理冲动时,应想一想道德规范、法律的要求,并提高自己的控制力,通过自我暗示、目标转移、换位思考、幽默化解等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③不断完善丰富自我。 第 12 课: *男女同学交往的必要性。 ①男女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成长历程的各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 ②男女同学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必然要进行交往。 ③男女同 学正常交往,既有利于集体建设,又有利于扩大交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