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工程认识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支流之一。 1952 年 1 月开始修建, 1954 年 10 月完工。 水库拦河坝长 510 公尺,高 70 多公尺,是混凝土连拱坝,可防较强烈的地震。 坝有洩水闸门 8 道,灌溉闸门 2 道;并设有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 31,000 瓩,年发电量 9,350 万度。 水库集水面积约 1,840 平方农业水利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第 6 页 公里,可以拦蓄 5 亿立方 米 洪水。 响洪甸水 库 响洪甸水库是 淮河 支流西淠河上的一座大型 水库 , 20世纪 50年代新中国治理淮河水患的枢纽工程之一, 响洪甸水库枢纽工程由水库大坝、泄洪隧洞、引水隧洞、发电厂四部分组成。 水库大坝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等半径同圆心混凝土重力拱坝, 1956 年 4 月开工建设, 1958 年 7 月竣工,同期开始蓄水。 坝顶高程为 米,防浪墙顶高程为 米,最大坝高 米,坝顶弧长 米,弦长 307 米,坝顶宽 5 米。 响洪甸水库大坝以五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五千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为一级水工建筑物,可抗八级烈度地震。 泄洪隧洞在水库大坝右岸,钢筋混凝土衬砌,洞长 米,直径 7 米,进口是喇叭形斜井,进口底高程 93 米,最大泄洪流量 618立方米每秒。 发电厂建于 1958 年 4 月,治淮委员会自行设计建造的坝后地面式电站,总装机容量 4 万千瓦( 4 台 1 万千瓦机组),1959 年 9 月一号机组运行发电, 1961 年 4 月四台机组全部发电,其中四号机组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第一台“定、转子双水内冷水轮发电机组”。 横 排头水利枢纽 横排头枢纽工程于 1958 年 8 月破土动工, 1959 年 7 月竣工放水。 这项工程由溢流坝(长 500 米,高 7 75 米)、土坝(长 610 米,高 7 米)、总干渠进水闸( 5 孔,每孔净宽 5 米,高 6 6 米,设计流量 300 立方米 /秒)、冲沙闸( 4 孔,每孔净宽 5 米,高 3 3 米,设计流量 320 立方米 /秒)、分流岛和船闸(闸室长 120 米,宽 6 米,高 6 米)六大部分构成。 将军山渡槽 将军山渡槽,位于六安市舒城县张母桥镇东岗村和金安区交界处,始建于上世纪 70年代,将军山渡槽是连接长江和淮河的重要枢纽,是沟通淮河水系和长 江水系的重要枢纽,全长 894 米,平均高 20米,是目前为止全国最长的渡槽,也是南水北调的一部分,号称“安徽第一渡槽”。 渡槽分 16跨,每跨 5215 米,共长 840 米,槽身净宽 6 米,槽壁高 米渡槽最大高度 28 米,设计流量 23 立方米每秒。 渡槽由进出口段、槽身、支撑结构农业水利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第 7 页 和基础等部分组成,主要用砌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 江都水利枢纽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江苏省扬州以东 14 公里的江都市区,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人江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 枢纽工程新建与 1961 年, 1977年竣工,包括:四座大 型电力泵站、 2 个涵洞、 5 座大型水闸、 7 座中型水闸、 2个船闸、 5 座鱼道及引排河道等建筑物组成。 是一个能进行灌溉、排涝、泄洪、发 电 过 鱼 、 改 善 生 态 等 综 合 利 用 的 大 型 水 利 枢 纽。 它 有 五 大功能:江水北调(跨流域工程)、自流引江(灌溉 700 万亩农田,并为改良沿海盐碱地提供淡水资源)、抽排涝水(直接排涝面积达 4000 万平方公里)、余水发电(三站有十台可逆电动机)、排泄洪水(设计最大泄洪量 12020 3m /s)。 泰州引江河工程 泰州引江河 位于高港至泰州一线西侧约三千米外,南起长江,北与新通扬运河连接,全长 24 千米为人工开挖河道。 工程要投资 16 亿元, 1999 年开工,以增供苏北地区水源为主,结合改善里下河洼地排涝,提高扬州通南地区灌、排标准,发展东部地区水运,促进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工程,是延伸长江母亲河的重要水源工程,是一条引、排、航多目标开发的综合利用河道。 泰州引江河的主要任务是引江,与新通扬运河共同承担东引灌区工农业全部用水,并按北调过程向淮北地区提供水源。 高港枢纽是泰州引江河龙头,它有五个辅助功能:扩大将水北调能力、向苏北地区 供水、抽排里下河涝水、促进航运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高港枢纽有五孔农业水利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第 8 页 节制闸,设计流量 440 3m /s,四孔调度闸(对闸门起调度作用),三孔送水闸。 泵房中有九台水泵,每台功率为 20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