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 5 个,着手改造池塘 1900亩,新建工厂化养殖设施 65 亩,争取项目资金 380 万。 成立考评小组对 2020 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水产项目进行了绩效考评,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加快工程进度,严把项目质量关。 现代渔业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我市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步伐,不仅直接增加了水产品产量,而且夯实了我市渔业发展基础;增强我市渔业抗风险能力。 “三证 ”合一工作 渔船 “三证合一 ” 是健全和完善 渔业行政审批制度的重要措施,目的是简化程序,方便渔民,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证合一 ”证书规范、简洁、完整,便于渔民携带、使用,提高了渔船的管理水平。 上半年我局积极开展了渔业船舶的登记与检验,共发放证书 769 个(不包括余江),目前辖内 “三证合一 ”工作已全部完成。 理,维护正常渔业生产秩序 认真宣传贯彻渔业法律法规,制定了市信江河渔业资源管理方案及措施,印发了《市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加大了非法捕捞打击力度;同时我局同县(市、区)渔政业务主管部门签订了渔业行政执法及安全 生产管理责任书;县(市、区)渔政业务主管部门同所属的乡镇及渔村签订了渔业行政执法及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加大了对电鱼及无证捕鱼的打击力度,处罚电鱼人员 16人,有效地维护了市渔业捕捞正常生产秩序。 ,加大渔船管理力度 上半年我局组织开展了对县(市、区)的渔业养殖户、渔船及养殖使用证发放情况的调查、登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数字渔业建设奠定基础。 ,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及渔业生态修复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积极开 展人工增殖放流工作, 2020 年,全市开展人工放流 2 次。 共投放青、鲢、鳙大 规格冬片鱼种 20 万尾、夏花鱼种 1190 万尾,有效地增殖了信江河的渔类资源。 此外,我局还加大了龙虎山泸溪河大鳍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力度,进行了景观渔业的试点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水产养殖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工作经费紧张。 一是技术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陷入了 “养兵难,打仗更难 ”的困境,阻碍了水产业的发展;二是全市水产专项资金投入少,如市、县均未将 “水生动物防疫 ”及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 ”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致使市、 县水产品质检与疫病防治中心经费无着落,难以开展种苗、饲料、鱼药及水产品质量的监管工作,水产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 再如水产品作为 “菜篮子 ”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列入菜篮子工程项目,从物价调节基金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渔业发展,降低养殖户经营风险。 ,渔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虽然我市水产品品牌建设得到一定发展,但全国知名品牌少,市场知名度不高,缺乏知名的大型水产企业集团,市场带动效应还不明显。 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主导产业和主导品种的深加 工滞后,产业链短;水产标准化体系建设落后,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3.渔政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事多、人少,执法经费不足,管理硬件设施缺乏,如水陆执法工具满足不了工作需求、渔政码头建设滞后等。 目前我市多数水产品交易市场档次较低,基础设施不配套,缺乏功能齐全的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影响了鲜活水产品的运销质量及时效。 二、 2020 年工作计划及措施 (一)总体思路 2020 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局将以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水产品品质为目标,通过调整产业 结构,加快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现代渔业发展,扩大特色产业规模,主攻水产品加工流通,着力构建生态安全、质量安全、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渔业体系,从而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二)发展目标 计划实现全市养殖面积 万亩,新增 万亩;水产品产量 万吨,新增 万吨,捕捞产量零增长,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 万吨,增长 万吨,增幅 6%;渔业产值达到 亿元,增长 %。 (三)具体措施 大力推行水产健康养殖,促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 主推生态养殖、稻田养殖, 低成本养殖、碳汇渔业、中草药及生态防病,池塘无公害养殖、保水渔业等先进实用技术,深度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引导大水面养殖户抱团发展,整合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打造品牌(借鉴上高大水面企业发展模式),开展精准渔业试验,提升渔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我市渔业由外延式向内涵式,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发展转变。 调优渔业产业机构、做大做强特色水产业。 引导并扶持养殖企业、渔业家庭农场、渔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加快发展,适度整合各地资源,使特色水产养殖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形成品牌,增强整体市场竞争 力。 主抓泥鳅、棘胸蛙、澳洲淡水龙虾、鳜鱼、欧洲丁鱥、大鳍鳠、龟鳖等特色品种的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以形成我市水产产业的自身特色;积极支持引导企业深挖水产品附加值,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我市水产品自营出口创汇零的突破。 规范渔业行业管理,维护渔业生态、渔业生产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执法程序;加强日常检查和突击行动;重点打击电、毒、炸等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的行为,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使渔业执法真正为渔业生产秩序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强化养殖投入品和渔需物资市场的监管,重点 开展对水产苗种繁殖场、规模水产企业及渔业养殖大户的生产监管;重点查处违规使用有机、无机和生物复合肥养鱼及使用违禁渔药防病治病的行为,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水域水质安全稳定。 对全市渔业船舶进行认真核实,对需淘汰的破旧渔船及时责令淘汰、报废,规范渔业船舶管理,确保渔业生产安全。 做好水生生物资源的管护,规范人工增殖放流,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