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内容摘要:

因风速降低而发生的停机可以超出最大 变化率。 在极限风速下,应提前分步使风机退出运行,对不同容量的风电场按表 2 执行。 表 2 风电场允许同时退出的最大容量 风电场装机容量( MW) 允许同时退出的最大容量 ( MW) < 30 30 30- 150 30- 50 > 150 50 5 事故解列 在事故情况下, 若风电场的运行危及电网安全稳定,电网 调度部门有权 暂 时将风电场解列,事故处理完毕, 电网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后,应 尽快 恢复风电场的并网运行。 风电场应具备出力预测能力和必要的技术手段,并按照电力调度部门的要求提供出力预测。 风电场需具备有功功率控制能力以适应运行中电力调度部门对风电场输出功率及功率变化率的要求。 风电场无功功率及无功补偿 风电场的无功电源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和风电场的无功补偿装置。 当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容量及其调节能力不满足系统电压调节需要时,应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风电场安装的无功补偿装置须满足以下要求: 风电场 在任何 运行方式下 ,应具有在风电场升压变高压侧(并网点)保证整个风电场的无功功率在功率因 数 - ~ +所限定的无功功率范围内快速连续可调的能力,以保证风电场具有 在系统事故情况下能够调节电压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足够无功容量。 风电场高压母线侧功率因 数 5min 内的平均值不低于-。 风 电场高 压母线 侧最 大无功 吸收瞬 时值 不超 过4000kVar。 风电场的容性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一般不低于风电装机 6 容量的 25%,安装恒频恒速异步风机的风电场容性无功补偿容量一般不低于风电装机容量的 50%。 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应采用动态自动控制方式,其中 SVC或 SVG 系列快速动态无功补偿的比例一般不低于补偿容量的 50%,其余补偿装置也能够以较小 的步长进行自动调节。 风电送出通道(线路)的无功补偿应兼顾容性感性双向补偿和远近规模结合的原则,分别考虑线路最大和最小传输功率的情况,线路两端的电压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若风电出线汇集点接入的功率较大且汇集点没有调压手段,与汇集点相联的各风电场 或接入系统的公用变电站 需要增加相应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以满足汇集点的电压要求。 对已投入运行的 风电场,如仅安装 分组投切的无功补偿装置 时 ,其单组容量投切前后母线电压波动范围应满足规程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整改完善。 风电场运行电压 当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偏差在额定电压的- 10%~ +10%之间时,风电场应能正常运行。 当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等级不同时,允许电压偏差应满足表 3 要求。 表 3 风电场 升压站高压侧母线 允许电压偏差 电压等级( kV) 正常运行方式时 允许电压偏差( Ue%) 事故运行方式时 允许电压偏差( Ue%) 35~ 110 - 3~ +7 - 10~ +10 220 及以上 0~ 10 - 5~ +10 7 风电场应具备一定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图 8- 1 为对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要求。 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在图中电压轮廓线以上,场内风电机组必须具有保证不间断并网运行的能力;电压在图中电压轮廓线以下时,场内风电机组允许从电网切出。 图 8- 1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要求的规定 风电场必须具有 当系统电压跌至 20%额定电压时 应能够维持并网运行 620mS 的 低电压穿越 能力。 风电场电压在发生跌落后 3S 内能够恢复到额定电压的90%时,风电场必须保持并网运行(任何时间,只要电压值不低于图中的电压曲线)。 风电场升压变高压侧电压 不低于额定电压的 90%时,风电场必须不间断并网运行。 已投运的风电机组如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应进行技术改造,以满足系统对风电场低电压穿越的要求。 风电场参与系统电压调节的方式包括调整无功功率和升压站升压变压器的变比。 风电场无功功率应该能够在其容量范围内进行自动调 8 节,使风电场升压站高压侧母线电压的偏差保持在表 3 规定之内。 风电场升压站的变压器宜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切换可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根据电网调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