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制度复习纲要内容摘要:

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4)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5)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 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6)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晋升领导职务的资格 (详见 p114) 竞争上岗工作的程序: ( 1)制定并公布实施方案( 2)报名与资格审查( 3)笔试、面试( 4)民主测评、组织考察( 5)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6)办理任职手续 公开选拔工作的程序: ( 1)发布公告( 2)报名与资格审查( 3)统一考试( 4)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5)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6)办理任职手续 国外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制度 有: 年资晋升制、功绩晋升制、考试晋升制、委任晋升制、越级晋升制、自荐晋升制等。 公务员降职的原则: ( 1)能上能下原则( 2)逐级降职原则 公务员降职的条件: ( 1)本人不称职( 2)不能胜任现职工作 公务员降职的方式: ( 1)职薪同时降( 2)降职不降薪 第七章 公务员奖励与惩戒 1. 公务员奖励的基本特征。 答:( 1)公务员奖励的主体是公务员所在机关或上级机关,即具有授奖权限的机 关;( 2)公务员奖励的对象是公务员个人或集体;( 3)公务员奖励必须依法进行。 2. 实施公务员奖励与惩戒的意义。 答:( 1)公务员管理体系的必要环节;( 2) 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规落实的有效措施 ;( 3) 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重要保障;( 4)实现党政机关廉洁、高效运行的切实需要。 3. 公务员奖励的原则。 答:( 1)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 2)公平、公正、公开;( 3)定期奖励与及时奖励相结合。 4. 公务员纪律的内容。 答: :( 1) 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 2) 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 3) 不得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 1) 公务员不得 拒 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 2) 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 : ( 1)公务员不得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2)公务员不得压制批评,打击报复。 ( 3)公务员不得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 4)公务员不得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5)公务员不得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D. 廉政纪律: ( 1)公务员不得 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2)公务员不得 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 ( 3)公务员不得 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 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8 E. 道德纪律: ( 1)公务员不得 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 ( 2)公务员不得 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5.公务员惩戒的程序。 答: ( 1) 初步调查 ;( 2) 立案 ;( 3) 正式调查; ( 4) 陈述和申辩;( 5)决定;( 6)告知;( 7)归档和备案。 务员奖励种类: ( 1)嘉奖( 2)记三等功( 3)记二等功( 4)记一等功( 5)授予荣誉称号 行政机关公务员奖励程序: ( 1)公务员所在单位提出奖励意见,上报审批机关( 2)审批机关的人事部门审核( 3)审批机关批准,并予以公布 撤销奖励的情形: ( 1)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 2)申报奖励时隐瞒严重错误或者严重违反规定程序的( 3)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撤销奖励的其他情形的 惩戒的条件: ( 1)政治纪律,主要包括①公务员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不得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②公务员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不得组织或者参加罢工③公务员不得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2)组织纪律①公务员不得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②公务不得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 3)工作纪律①公务员不得玩忽职守,贻误工作②公务不得压制批 评,打击报复③公务员不得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④公务员不得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⑤公务员不得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4)廉政纪律①公务员不得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②公务员不得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③公务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不得在企业或者其他营业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5)道德纪律①公务员不得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②公务员不得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6)其他纪律 惩戒的种类: ( 1)警告( 2)记过( 3)记大过( 4)降级( 5)撤职( 6)开除 行政任免机关处分公务员的程序: ( 1)初步调查( 2)立案( 3)正式调查( 4)陈述和申辩( 5)决定( 6)告知( 7)归档和备案 不同惩戒的处分期间: ( 1)警告:六个月( 2)记过:十二个月( 3)记大过:十八个月( 4)降级:二十四个月( 5)撤职:二十四个月( 6)开除:不存在有限的处分期间 第八章 公务员培训 1. 公务员培训的含义。 答:公务员培训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公务员的职位要求,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为基本内容,以 提高和改进公务员的素质能力为目的,通过各种形式,有组织地为公务员提供教育训练活动。 公务员培训的特点: ( 1)公务员培训目标的时代性( 2)公务员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3)公务员培训手段的多样性( 4)公务员培训方式的法定性( 5)公务员培训的持续性 2. 公务员培训的意义。 答: ( 1)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实现政府战略任务的重要保障;( 2)提高政府效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廉政、勤政建设的重要措施;( 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提升人力资源能力的重要途径;( 4)公务员的权利之一,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公务员培训的基本 原则。 答:( 1)理论联系实际;( 2) 学用一致 ;( 3) 按需施教 ;( 4) 讲求实效。 4. 公务员培训规划与设计。 答:( 1) 了解组织的工作性质、技能要求,组织绩效的理想状况与实际状况的差距等因素,明确它们如何决定培训的必要性 ;( 2) 对培训对象、内容、方式进行分析 ;( 3) 培训主管部门所接受的培训对象的范围 ;( 4) 培训对象的规模 ;( 5) 培训工作的费用支出。 ( 6)确定承担培训的教育机构;( 7)确定教师的素质 ;( 8)确定培训的方式,集中或分散。 9 5. 公务员培训的评估。 答:( 1) 培训总体评估:注重考察三方面,即培训需求、培 训规划设计、培训机制 ;( 2) 受训者的反应评估:对培训内容方面的评估;对培训方法的评估 ; 对培训后勤保障的评估。 ( 3) 受训者的知识、技能学习成果评估: 学员在培训中的学识增长情况 ; 学员行为方式的改进。 ( 4)个人绩效评估 :观察法;比较法;调查法 ;( 5) 组织绩效的评估:客观指标测量法;主观评价法。 公务员培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 ( 1)国家法律( 2)党内条例( 3)党和政府相关文件 公务员培训的种类: ( 1)初任培训( 2)任职培训( 3)专门业务培训( 4)在职培训( 5)其他培训,包括专项培训,对口培训, MPA 专业学位教 育,境外培训,通用知识和技能培训 公务员培训的内容: ( 1)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培训( 2)业务知识培训( 3)文化素养培训和技能训练 业务知识培训的课程: ( 1)公共必修课,包括公共管理,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和行为规范( 2)专业选修课( 3)选修课 公务员培训的施教机构: ( 1)国家行政学院( 2)地方行政学院( 2)其他培训机构 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的管理: ( 1)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和管理者队伍建设( 2)建立统一规范、科学实用的教材体系( 3)加强培训工作研究,积极推广培训工作中先进经验和做法( 4)建立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 准入制度和评估制度 我国公务员培训的管理体制 ( P161) 培训需求分析的基本要素: ( 1)个体层次的培训需求分析( 2)组织层次的培训需求分析( 3)国家或地区战略层次的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的主要方法: ( 1)培训需求的问题分析法( 2)培训需求的全面分析法( 3)引入行为科学或社会调查的一系列方法 问题分析法的环节: ( 1)发现和确认问题阶段( 2)收集资料或直接观察 ( 3)分析、判断和证实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则( 4)培训需求的分析( 5)说明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 全面分析法的环节: ( 1)进行工作分析( 2)编写出组织任务和 所需技能的目录清单( 3)分析组织现实的绩效水平状况( 4)培训规划设计 公务员培训规划设计的内容: ( 1)了解组织工作性质、技能要求、组织绩效的理想状况与实际状况差距等因素,明确它们是如何决定培训的必要性的( 2)对培训对象、内容和方式的分析( 3)培训主管部门所接受的培训对象的范围( 4)培训对象的规模( 5)培训工作的费用支出( 6)确定承担培训的教育机构( 7)确定教师的素质( 8)确定培训是采用集中的还是分散的形式进行 公务员培训的技术方法: ( 1)课堂讲授法(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