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题内容摘要:
①”,那么首先应选择 ______菜单。 答案:插入 第 10题 (填空题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之一在于提高学生有感情的阅读文章的能力,如果要求教师事先做好阅读的范例,那么应该使用 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 ______工具软件。 答案:录音机 第 11题 (单选题 )如果要求在课件制作中插入图片或文字进行说明,那么以下符合要求的是( )。 A.清明上河图 .mp3 B.清明上河图 .rm C.清明上河图 .bmp D.清明上河图 .rmvb 答案: C 第 12题 (多选题 )以下选项中有哪些软件可以实现插入图片素材的操作 ( )。 A. Word B. Access C. Outlook D. PowerPoint E.记事本 答案: A, C, D 第 13题 (匹配题 )教师在使用 Word文档制作教学资源时,使用快捷键可以方便操作,请将以下键盘的快捷键与 Word文档中相应的菜单操作进行匹配 答案: 第 14题 (操作题 )教师制作课件时,要求幻灯片之间的切换采用动画的效果,请新建一张标题版式的幻灯片,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1)在幻灯片首页的主标题栏内输入文字“清明上河图”,并将字体设置为仿宋 _GB2312, 60号,加粗,且居中显示。 (2)将该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设置为“水平百叶窗” (3)将文件保存在文件夹“素材”中,并命名为“清明上河图 ”。 答案:略 第 15题 (操作题 )修改“素材”文件夹中的“清明上河图 ”,请打开该文 件,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修改: (1)参照样张,给正文添加标题文字“清明上河图”,并将字体设置为宋体,小三,加粗,且居中显示。 (2)将全文的行距设置为固定值 18磅。 (3)将正文中的图片的对比度调整为 50%。 (4)将修改后的文档命名为“清明上河图 ”,存放位置为“素材”文件夹中。 答案:略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 在完成教学规划和教学资源准备后,你将进入教学方案的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你需要解决一些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包括硬件设备的简单 操作、教学课件的使用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第 16题 (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对课件的内容修改之后进行保存时,弹出错误提示“不能创建文件„„请确认路径和文件名是否正确”,那是因为 ( )。 A.文件的属性设置为只读,因此无法执行保存操作 B.在文件没关闭之前,已将文件剪切到其他目录下 C.在文件没关闭之前,已将文件复制到其他目录下 D.在文件没关闭之前,该目录下的文件已被删除 答案: A 第 17题 (单选题 )如果教师在演示课件时,课件中链 接的声音( mp3格式)文件无法正常播出,而其他的声音文件单独点击时能正常地播放,那是因为 ( )。 A.计算机的声卡出现了问题 B.计算机内没有安装能播放声音文件的软件 C.存放课件的文件目录发生了改变 D.链接的声音文件目录已改变或已被删除 答案: D 第 18题 (单选题 )如果教师在演示课件时,课件中链接的声音( mp3格式)文件无法正常播出,而其他的声音文件单独点击时能正常地播放,那教师应采取的解决措施是 ( )。 A.重新安装计算机的声卡驱动 程序即可解决 B.下载播放软件的最新版本并安装 C.改变存放课件的上一级文件夹 D.先去掉原声音图标,然后重新链接所需的声音文件 答案: D 第 19题 (单选题 )在课堂上记录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如果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就三个方面的知识展开讨论,那么记录结果的表格大小应为 ( )。 A. 4*3 B. 4*4 C. 5*4 D. 3*5 答案: C 第 20题 (操作题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如果课件背景与文字的对比不明显,就需要 更换课件背景,并套用固有的模板,请打开“素材”文件夹下的文件“清明上河图 ”,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1)将所有幻灯片的背景颜色替换为白色( RGB: 255, 255, 255)。 (2)将设计模板“ Capsules”运用到所有的幻灯片中。 (3)参照样张,调整每张幻灯片中文字的位置。 (4)保存修改好的文件,保存路径和文件名不变。 答案:略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 在完成教学规划、教学资源准备和教学方案实施后,你将进入教学评价阶段。 在这部分中,你需要评价已完 成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进行此操作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评价基本知识的理解,然后你将会在给定的具体情景下对学生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第 21题 (单选题 )以下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 )。 A.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B.教学评价结束之后,整个课时的教学活动也就随之结束 C.教学评价只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和价值判断 D.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的其他环节没有直接的联系 答案: A 第 22题 (单选题 )在某 项教学活动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是 ( )。 A. 总结 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自身评价 答案: B 第 23题 (操作题 )将学生本课时的成绩分为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两部分,请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文件“清明上河图 ”,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1)参照样张,按照公式计算每位学生的总成绩,即:总成绩 =课堂表现 *+课后作业 *。 (2)按照总成绩进行降序的排序操作,如果总成绩相同则按照课堂表现分数的降序排序。 (3)保存文件,且保存文件的目录和文件名不变。 答案:略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教学 人员初级 (小学数学 )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选择题 第 2 题(单选)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下面哪一项的叙述最恰当。 ( C ) A、掌握好教学设计需要从系统方法、教学策略和学习目标三方面去把握 B、进行教学时,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没有以“学”为主体的教学设计达到的教学效果 好 C、教学设计的产物可以是一个教学方案、一个教学软件或一组教学资源 D、教学系统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 第 3 题(单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都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以上两个种理论叙述最恰当的是( B )。 A、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关注使用特殊方法控制个体行为的改变 B、学习理论研究什么是学习基本条件以及学习系统所含因素存在的理由 C、教学理论侧重研究教学的一般规律,关注学生个体行为的变化 D、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属于教学理论的范畴 第 4 题(单选)进行学习者分析 时,以下选项与所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是( B )。 A、学生的生活背景院 B、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态度 C、学生的学习动机 D、学生的年龄 第 5 题(单选)前端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考虑该步骤时要注意哪四个方面。 ( C ) A、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效果评价 B、学习都分析、教学媒体选择、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策略设计 C、学习环境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 D、学习媒体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分析 第 6 题(单选)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的知 识基础是( A)。 A、整数的加减法 B、整数的乘法 C、整数的除法 D、四则混合运算 第 7 题(单选)在现有教学环境中,实施下面哪项教学活动比较恰当。 ( A) A、老师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文具的价格 B、师生在网上进行交流,开展协作学习 C、同学们通过直接浏览文具店网页来获得文具价格信息 D、老师直接带领学生去超市,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第 8 题(单选)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回答下表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 小数的加法、减法 科目 数学 年 级 小学四年级 教学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计算小的加、减。 难点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数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第 题 适合作为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一项是( C )。 A、使学生懂得如何去购买物品 B、使学生熟练整数的计算法则 C、使学生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D、使学生能理解小数的意义二、数学思考三、解决问题四、情感与态度 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 1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设置情景,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师开了两个文具店,让学生购买需要的文具。 (学生总共有 6 排,每排有四个学生,第一组由奇数排学生组成,只能在一店购买,所购文具的价格都为整数;第二组由偶数学生组成,在二店购买,所购文具的价格为小数,每个同学只能买两样文具,文具店里以幻灯片的方式向学生展览。 ) 第 8. 2 题 老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并设置了两个小组购买文具价格上的差异,其目的是( A)。 A、由整数的加法引出小数的加法 B、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C、使学生学会进行整数的加法运算 D、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计算法则 第 8. 3 题 老师通过幻灯 片向学生展示文具,这时幻灯片主要体现了一媒体的哪一种特性。 ( A) A、呈现力 B、传播力 C、可控性 D、重现力 第 8. 4 题 老师鼓励全班同学为小红估算所购文具总价的这一教学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哪种教学策略。 () A、演示法 B、头脑风暴法 C、示范 —— 模范法 D、实验法 深入讨论 老师引导:第一小组的同学是如何算出价格的呢。 能用竖式写出来吗。 (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竖式)用类比的方法启发学生将小数加法也列成竖式,并指出,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也是将相同数位对齐,但是关键要将小数点对齐,并从低位加起。 由于两个小组购买文具价格上的差异,为了让第一小组同学也参加到第二小组文具价格计算中来,要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 第 8. 5 题 实施上述 2中的教学活动时,下面哪种分组方式最恰当。 ( B) A、学生自由组合,每组 4 个人 B、前后位四个人为一组 C、同排的两个人分为一组 D、和原来一样,节省课堂时间 教学活动 3 巩固练习 第 题 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下面哪种练习方式最适当。 ( B) A、让学生多做几道课后练习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小数加、减法 B、让同学相互检查对方的购物单和换物单填写是否正确、并改正,在此 基础总结小数加、减法 C、口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同时板书相应内容 D、让学生做测试题,并提交结果 第 10 题(填空)为了制作“乐乐文具店”幻灯片,需要收集很多文具的图片,通过inter 搜索时,输入关键词有 和文具。 第 11 题(单选)在实施教学活动中,需要背景音乐,在准备资源时可能选择的素材是( B)。 A、高山流水。 B、汉宫秋月。 C、二泉映月。 D、百鸟朝凤。 第 12 题(匹配)略 第 13 题(多选)课件依据使用对象、教学环境或表现形式可分成不同的类型,下列哪几项是按照教学环 境来分的。 ( C E) A、助教型课件 B、助学型课件 C、单机型课件 D、演示型课件 E、网络型课件 第 15 题(操作)“小学数学教学网”是你经常需要浏览的网站,为了方便今后的使用,请你完成以下操作。 ( 1)在收藏夹中新建一个新文件夹,命名为“小学教学资源”。 ( 2)将“小学数学教学网”添加到收藏夹中的“小学数学资源”文件夹中。 第 16 题 (单选)教师在上课时双击要打开的电子幻灯片文件,但弹出提示选择“打开方式”的对话框,可能的原因是( A)。 A、该计算机没有安装相应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 B、计算机死机了 C、计算机没有安装操作系统 D、计算机中装有多个版本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 第 17 题(单选)教师需要在电子文档中输入字符“ ¥”,下面哪项操作是正确的。 ( B) A、利用键盘接键入字符 B、先键入数字“ ¥”,然后选择【插入】菜单下的【特殊字符】命令,在弹出的【插入特殊符号】对话框中点击【单位符号】选项卡,选中其中的符号“¥”,最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