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核算手册内容摘要:

括增值税。 购入存货时卖方给予的折让、折扣应冲减存货的原价。 ( 2)运输费,是指存货运达仓库前发生的全部运费,扣除按规定根据运输费的一定比例( 7%)计算的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保险费,是指存货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 3)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包括定额内损耗和超定额损耗扣除责任赔偿后的净损失。 ( 4)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必要的损耗,减去回收的废料价值。 自制材 料包括将原材料继续加工后再进行产品制造、加工的材料、修理用备件、工具等,其实际成本包括制造过程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实际支出。 委托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按照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加往返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和加工费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等确定。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投资合同或投资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企业合并取得的存货按照本手册第四章第九节企业合并有关规定执行。 债务重组接受的存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的存货)按本手册第四章综合 性事项第三节债务重组的有关规定执行。 非货币性资产换入的存货按本手册第四章综合性事项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关规定执行。 盘盈的存货,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成本确认。 在途商品,对于销售方按销售合同、协议规定已确认销售(如已收到货款等),而尚未发运给购货方的商品,作为购货方的存货而不应再作为销货方的存货;对于购货方已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项目 20 收到商品但尚未收到销货方结算发票等的商品,购货方作为其存货处理;对购货方已经确认为购进(如已付款等)而尚未到达入库的在途商品,购货方作为其存货处理。 二、 核算方法 存货 采用标准成本法进 行日常核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单独核算。 三、 会计 处理 规定 ( 1)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外购配套件、外购半成品、自制半成品的 会计处理 规定 ① 购入的物资 , 按实际成本计入物资采购账户。 各种物资验收入库按标准成本自物资采购账户分别转入原料及主要材料等相关账户,并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② 自制的物资,如冷拔料、烘干料等,按投料的标准成本,加人工费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作为自制材料的实际成本,并通过生产成本账户归集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完工后按标准成本转入原料 及主要材料等账户,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③ 发出物资时,按标准成本进行核算;各生产单位生产领用时,按标准成本转入成本费用账户;对外销售时,按标准成本转入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在建工程领用时,按标准成本转入在建工程账户。 ④ 月份终了,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各类别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成本差异率 = 本期入库材料标准成本月初库存材料标准成本 本期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月初库存材料成本差异 100% 按照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的本期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属于生产领用的转入成本费用账户;属于对外销售和在建工程领 用的材料,在按标准成本结转的同时,还应结转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同时发料单位应按材料类别计算、汇总,编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明细表。 ( 2)低值易耗品的 会计处理 规定 ① 低值易耗品采用标准成本核算,其成本差异记入 “材料成本差异 —低值易耗品 ”账户。 ② 领用的低值易耗品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计入有关成本费用。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项目 21 ③ 自本单位低值易耗品库领用的低值易耗品采用 “一次摊销法 ”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 营业费用。 一次摊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就将其全部账面价值计入有关成本费用的方法。 各单位应加强一次摊销 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建立相应的备查账 , 实行账外物资账内管理制度。 ④ 摊销时 , 借记 “制造费用 ”、 “管理费用 ”等科目,贷记 “低值易耗品 ”科目。 ⑤ 未摊销完的低值易耗品 报废时 , 回收的残料 价值 ,作为当月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的减少,冲减有关成本费用。 其会计分录为:借记 “银行存款 ”、 “原材料 ”等科目 , 贷记 “制造费用 ”、 “管理费用 ”等科目。 ⑥ 报废已摊销低值易耗品的残值净收入冲减原费用项目。 ( 3)自制半成品 的会计处理规定 ① 当期加工完毕验收入库的自制半成品,按标准成本记入自制半成品账户,按实际成本结转生 产成本,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记入生产成本差异账户。 生产成本差异是完工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 ②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毕,经验收入库的自制半成品,按标准成本记入自制半成品账户。 委托加工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 (毛坯或工序半成品原价加运杂费、加工费等 )与标准成本的差额记入生产成本差异账户。 ③ 直接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 , 按标准成本将自制半成品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④ 生产和在建工程领用本单位自制半成品 , 按标准成本进行转账,分别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在建工程。 ⑤ 月末 , 按产品核算对象 , 采用加权 平均法计算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差异。 按照生产成本差异率计算的本期应负担的生产成本差异,属于生产领用的转入成本费用账户;属于对外销售和在建工程领用的自制半成品,在按标准成本结转的同时,还应结转应负担的生产成本差异。 ( 4)产成品 的会计处理规定 某种 (某类 )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差异率 = 期初某种 (某类 )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差异 + 本期完工入库某种(某类)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差异 期初某种(某类)库存自制半成品标准成本 + 本期完工入库某种(某类)自制半成品标准成本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项目 22 ① 验收入本单位成品库的产成品按标准成本进行核算。 完工入库时按实际成本结转生产成本账户,按标准成本记入产成品账户,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记入产品成本差异账户。 ② 对外销售产品时,按标准成本 减少产成品,并记入主营业务成本或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账户。 ③ 月终,按 加权平均法计算当期的产品成本差异率。 ④ 对外销售的产成品应负担的产品成本差异由产品成本差异账户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 5)外购商品的 会计处理规定 ① 外购 商品验收入库时 , 按标准成本记入外购商品账户。 外购商 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记入商品成本差异账户。 ② 销售外购商品时 , 按外购商品标准成本结转商品销售成本,记入商品销售成本账户,同时按加权平均法计算销售外购商品应负担的商品成本差异,一并计入商品销售成本。 ( 6)委托加工物资的 会计处理规定 ① 向委托单位发出库存产品、材料时,按标准成本 自产成品、原料及主要材料等转入委托加工物资账户核算。 ② 委托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加工费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委托加工完毕经验收入库,按委托加工物资的标准成本转入产成品、原料及主要材料等账户,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记入产品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等账户。 ( 7)包装物的 会计处理规定 ① 生产过程中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其价值随同产品体现,应缴纳增值税,成本计入 “生产成本 ”科目。 ② 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 等过程,借记 “营业费用 ”科目,贷记 “包装物 ”科目。 ③ 随同产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单独反映其销售成本(或支出),于销售发生 时视同材料销售处理,借记 “其他业务支出 ”科目,贷记 “包装物 ”科目。 某种 (某类 )产品成本差异率 = 期初某种 (某类 ) 产成品 成本差异 + 本期完工入库某种(某类)产成品成本差异 期初某种(某类)库存产成品标准成本 + 本期完工入库某种(某类) 产成品标准成本 100%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项目 23 ④ 随同产品出售而出租的包装物,收到的租金计入 “其他业务收入 ”科目,并计算增值税。 其成本计入 “其他业务支出 ”,借记 “其他业务支出 ”科目,贷记 “包装物 ”科目。 ⑤ 逾期未退的包装物押金收入应视同包装物销售,作为 “其他业务收入 ”处理,并计提增值税 , 计入 “其他业务支出 ”科目。 ⑥ 随同产品出售而出借的包装物,包装物成本的摊销应作为营业费用。 若采用分次摊销方法的,应在第一次领用时,借记 “待摊费用 ”科目,贷记 “包装物 ”科目。 分次摊销时,借记 “营业费用 ”科目,贷记 “待摊费用 ”科目。 ⑦ 对于出租、出借包装物在产品出售时,已包含包装物的价值,而在销售之外另加的押金,对逾期没收的收入,应先缴增值税,冲减 “其他应付款 ”科目,余额转入 “营业外收入 ”科目。 四、 盘点 及相应会计处理规定 各单位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存货的盘 点和清查。 盘点结果如果与账面记录不符的,应及时在季末前查明原因。 在报批前通过 “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科目核算。 并根据公司的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在季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处理后 “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科目无余额。 盘盈存货时,按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 ,减去按该存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借记 “原材料 ”、 “库存商品 ”等科目,贷记 “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科目。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借记 “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科目 ,贷记 “管理费用 ”科目。 盘亏、毁损的存货,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借记 “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 “其他应收款 —XX”科目,贷记 “原材料 ”、 “库存商品 ”、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等科目。 采用标准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同时结转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借记 “管理费用 ”科目,贷记 “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科目。 五、 期末计量 各单位应当在季末对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 跌价准备。 有关规定详见本手册第四章第一节资产减值。 在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按照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反映。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项目 24 六、 会计处理范例 [例 1] 购入存货 的会计处理范例 ( 1)购入原料及主要材料、外 购 半成品等各项存货支付货款及运费时,根据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入库验收单、银行转帐凭证等,按照实际存货成本及进项税额 借:材料采购 —XX 应交税 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 2)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根据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入库验收单、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按照实际存货成本及进项税额 借:材料采购 —XX 应交税 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商业承兑汇票等 ( 3)对于已收到销货发票但货款尚未支付货款的,根据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入库验收单,应按实际的存货成本及进项税额 借:材料采购 —XX 应交税 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XX [例 2] 收到已经预付货款的存货后,根据材料入库验收单 借:材料采购 —XX 应交税 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XX [例 3] 向供应单位、外部运输机构等收回的存货短缺或其他应冲减在途物资成本的赔偿款项,应根据有关的 索赔凭证 借:应付账款 —XX 其他应收款 —XX 贷:材料采购 —XX [例 4] 月末,将本月采购已取得结算票据并已验收入库的各类存货的材料入库单整理归类按照计划成本结转本期的材料采购 借:原料及主要材料 —XX 外 购 半成品 —XX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项目 25 低值易耗品等 —XX 贷:材料采购 —XX 同时 ,根据当月发出的各类材料,计算编制的材料差异明细表,按照存货类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 大 于计划成本 借:材料成本差异 —原料及主要材料等 贷:材料采购 —原料及主要材料等 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 借:材料采购 —原料及主要材料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原料及主要材料等 [例 5] 对于已入库尚未取得购货发票的存货的,月末应按计划价格、合同价或厂家提供价格等,根据各项材料入库单归类汇总编制存货暂估明细表,并按暂估价值入账 借:原料及主要材料 —暂估入账 外 购 半成品 —暂估入账 低值易耗品等 —暂估入账 贷:应付账款 —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按原分录、原金额红字冲回。 在收到销货发票后,根据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入库验收单、银行转帐凭证等按实际的存货成本及进项税额 借:材料采购 —原料及主要材料等 —XX 应交税 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XX 应付票据 —商业承兑汇票等 [例 6] 月末,根据汇总出库的产成品出库单等资料,编制的产品销售成本结转明细表,结转本期发出产成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