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技术条件第5册钢轨移动式闪光焊接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触面;打磨表面应去除锈蚀、露出金属光泽。 对母材的打磨深度应不超过 mm;应磨平轨 腰打磨面上热轧凸起标志。 在没有坡度的线路上,可不受轨温限制的自由状态下焊联 500 m 长度轨条。 长轨条在较小坡度 ≤ a ≤ a 第 5 册 60kg/m 钢轨 移动 式闪光焊接技术规程 4 自由状态、不向下坡方向滑移条件下,也可以不受轨温限制焊联 500 m 长度轨条。 线路坡度较大、朝向下坡方向焊接钢轨时,宜使用闪光焊专用的钢轨拉伸装置或采取其它措施,保证焊接结束时的炽热焊缝不受拉应力。 调整钢轨呈直线,对正钢轨端面。 调整焊接钢轨端缝到 1 mm~ 2 mm。 采用连入法或插入法铺设长轨条时的拉伸量计算,应将钢轨焊后的缩短量计算在内,并满足设计锁定轨温范围。 6 焊接 调整焊接轨平直度,应使端缝两侧焊接轨纵向水平方向呈直线;纵向垂直方向高低呈直线。 调整后,用直尺和塞尺检查轨顶面无错口、内侧工作面错口不大于 mm。 调整靠近轨端支垫滚筒的高度,使两轨端出现拱度。 以端缝为中心 ,用 1 m 长度直尺检查轨顶面,应留有 mm~ mm 的上拱量;轨头内侧面水平直线度偏差不大于177。 mm。 用 200 mm 钢板尺检查,轨底内侧面水平错口应不大于 1 mm。 启动吊臂液压系统,吊臂将焊机机头送入钢轨焊接位置,启动焊机,手动焊机空运转, 检查焊机工况及均衡液压系统油温。 焊接之前,焊机夹钳应处于原始位置。 调整焊机角度,应使焊机纵向与长轨纵向一致,并对正轨顶中心。 焊机夹紧钢轨后,焊接工应再次检查焊接轨端的轨顶面、内侧工作面以及轨底内侧面对正偏差,发现错口超差时应再次重新调整。 焊机夹紧钢轨后,微量提升焊机,由吊臂承载焊机机头重量,关闭二侧防护门( K 型焊机)。 在焊机下方的道碴上面铺垫接渣铁板,防止焊渣污染道床。 铁板与推凸刀底面应留有不小于 30 mm的间隙。 焊接之前应察看滚筒上的焊接轨条与相对的另一股长钢轨之间有无 金属导体连接或金属导体搭接,发现后应去除,以免造成焊接回路分流或钢轨打火,产生马氏体组织缺陷。 焊前应检查焊接程序及设置的焊接参数,程序及参数应是通过型式试验确定的程序、参数。 焊前检查发电机组、焊机、控制柜、动力柜、计算机各开关及旋钮位置;检查各显示窗口、仪表的显示状况。 确认正常后,开始焊接。 焊接过程中,一名焊接工应认真观察控制仪表和记录系统工作状态,另一名焊接工应认真观察焊机的焊接过程,闪光应连续、加热应均匀。 焊接工应及时处理焊接故障并告知焊接工程师。 顶锻结束应及时打开两侧防护门( K 型焊机),检查钢轨焊缝区轨顶面和折线坡面有无残留大京沪高速铁路工务部件及设备招标技术条件 5 颗粒焊渣,并及时(在推凸之前)用专用工具清除。 推凸不得将焊渣挤入母材或划伤钢轨母材。 焊接过程结束,观察屏显的焊接结果和焊接记录曲线,焊接参数应在焊接工艺规范之内。 焊接过程闪光电流中断和焊接结果超出工艺范围时,应及时告之焊接工程师。 张开焊机夹紧钳口、提升焊机时,避免焊机机头摆动,应使焊机纵向轴线仍与轨顶纵向对正,防止推凸刀卡挂焊头轨底脚。 使用专用工具及时清除红热状态下的推凸残留金属, 应特别注意清除轨底焊缝的推凸残留金属。 移出焊机机头,钢轨焊头保持原位置。 轨头焊缝区域冷却到 400 ℃以前,焊缝不应受到附加拉应力。 检查焊头外观质量:轨头踏面划痕、刮伤深度应不大于 mm,并通过外形精整可消除;其它部位划痕、刮伤应不大于 mm。 焊接接头轨顶面及轨底折线坡面不应出现凹坑,轨腰不应出现电极灼伤。 焊接质量不合格的焊头应锯切重焊。 锯切位置分别在焊缝两侧各 15 mm~ 20 mm 长度范围。 每次焊接结束,应检查焊机电极表面有无嵌入焊渣或电极 灼伤,并用锉刀或砂布修整。 出现电极灼伤的焊头应从灼伤位置锯切焊头。 每次焊接结束,应清洁焊机机头焊接区域内飞溅的焊渣,并刷涂防飞溅剂。 每次焊接结束,应查看焊接记录曲线,并填写焊接记录。 无论是合格的焊头,还是不合格的焊头都应填写记录。 刮风、下雨天气焊接时,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 中雨、大雨和风力大于 4 级时不应进行焊接作业。 气温在 0 ℃~ 10 ℃焊轨时 ,焊前应用火焰预热轨端 m 长度范围,预热温度应均匀,钢轨表面预热最高温度不大于 50 ℃。 0 ℃以下气温不 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