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有答案)内容摘要:

检定尺寸。 19 .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的 实际测得值 与其 真值 之差。 21.测量表面粗糙度轮廓时,应把测量限制在一段足够短的长度上,这段长度称为 取样长度。 22.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特性参数包括 轮廓 3 算术平均偏差 Ra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轮廓最大高度 Ry、 23.按 GB/ 规定向心轴承的公差等级分为 5 级, 0 级广泛应用于一般精度机构中。 24.对于普通平键,键和键槽宽共有三种配合,它们分别是 松 联结 、 正常联结 、和 紧密联结。 25.普通螺纹的 单一中径 和 作用中径 中径极限 都必须在 尺寸范围内才是合格的。 26. M24 25g6g 螺纹中,其公称直径为 24mm ,大径公差带代号为 6g 中径公差带代 号为 5g ,螺距为 2mm ,旋合长度为 N。 27.大径为 30mm、螺距为 2mm 的普通内螺纹,中径和小径的公差带代号都为 6H,短旋合长度,该螺纹代号是 M30 26HS。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互换性。 互换性按程度分哪几类。 2.配合分哪几类。 各类配合中孔和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有何特点。 3.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 为什么优先采用基孔制。 4.简述测量的含义和测量过程的四要素。 5.“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有何区别。 6.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各有何特征。 实际测量中对各类误差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7.表面结构中粗糙度轮廓的含义是什么。 它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什么影响。 8.为什么在表面粗糙度轮廓标准中,除了规定“取样长度”外,还规定“评定长度”。 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和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分别采用哪种基准制。 为什么。 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相对于以公称直径为零线的分布有何特点。 其基本偏差是怎样规定的。 11.简述对齿轮传动的四项使用要求。 其中哪几项要求是精度要求。 四、简答题 1.答:机器在装配或更换零部件时,从大批生产出来的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中,任意取出一件,不需要做任何选择、附加调整或修配,就能够组装成部件或整机,并且能够达到预定的设计性能和使用要求,这种技术特性叫做互换性。 互换性按其程度可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 2.答:配合分三类: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 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上方;过盈配合中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下方;过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带和轴的公差带相互重叠。 3.答:标准公差带形成最多种的配合,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配合基准制:基孔制和基轴制。 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考虑中、小尺寸孔常采用定尺寸刀具加工,这样可以减少定尺寸刀具、量具的品种、规格、数量,而大尺寸刀具则考虑习惯、方便,也采用基孔制。 4.答:测量是将被测几何量的量值和一个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求得其比值的过程。 测量过程应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要素。 5.答:“示值范围”指计量器具所能显示或指示的最低值或最高值的范围;“测量范围”指在允许的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出的被测量的范围。 6.答: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大类。 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均保持不变或按某一规律变化;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粗大误差是超出规定条件下预计的误差。 实际测量中对系统误差用修正法消除;对随机误差可通过概率统计方法寻求和描述规律,评定其影响程度;对粗大误差按一定规则予以剔除。 7.答:表面结构中粗糙度轮廓的含义是指零件表面由间距很小的微小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误差。 它对零件的使用性能中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疲劳性以及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均有影响。 8.答:由于 零件表面的微小峰、谷的不均匀性,在表面轮廓的不同位置的取样长度上的表面粗糙度轮廓测量值不尽相同。 为了更可靠地反映表面粗糙度轮廓的特性,应测量连续的几个取样长度上的表面粗糙度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