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重点知识归纳内容摘要:

支架架设法 缆索吊机拼装架设法 悬臂拼装架设法 拖拉架设法 三、钢梁安装要求 钢梁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前,复验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高强螺栓连接副按出厂批号每批抽验不小于 8套扭矩系数。 螺栓穿入孔管涵和箱涵施工技术 2K312051 掌握管涵施工技术 一、涵洞施工准备工作 二、管涵的施工顺序 管涵分两种:有圬工基础、无圬工基础 (一)有圬工基础管涵施工程序: (二)无圬工基础管涵施工程序包括: 三、管涵施工注意事项 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方可进行回填土 2K312052 了解箱涵顶进技术要求 一、箱涵顶进的基本要求 桥涵顶进前应检查验收桥涵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后背,应符合设计要求 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 至基底以下 进行,并避开雨季施工,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程 顶进挖运土方应在列车运行间隙时间掌握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一、分类: 按浇筑方式分:预制钢筋混凝土连续墙、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墙。 通常指现浇。 按成槽方式分:桩排式、壁式和组合式。 按挖槽方式分:抓斗式、冲击式和回转式 二、地下连续墙工法的优点 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对周边地层扰动小;可适用于多种土层,除夹有孤石、大颗粒卵砾石等局部障碍物时影响成槽效率外,对黏性土、无黏性土、卵砾石层等各种地层均 能高效成槽。 三、槽段的划分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地质条件。 2,后续工序的施工能力 3.其他因素。 四、泥浆的功能 泥浆应具有以下功能 1.护壁功能。 2.携渣作用。 3.冷却与润滑功能。 五、浇筑混凝土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应采用导管法灌注,管节连接应严密、牢固,施工前应对拼接好的导管接缝进行水密性试验。 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不得中断。 1K413013 掌握盖挖法施工技术 隧道工程主要施工方法:明挖法、盖挖法、喷锚暗挖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 盖挖法:盖挖顺筑法、盖挖逆 筑法 盖挖顺作法:自地表向下开挖一段后先浇筑顶板,在顶板的保护下,自上而下开挖、支撑,由下而上浇筑结构内衬 盖挖逆作法:自地表向下开挖一段后先浇筑顶板,在顶板的保护下,自上而下开挖、支撑和浇筑结构内衬 对两种方法的定义要注意区分,不要混淆。 盾构法:用盾构防止围岩的土砂坍塌,进行开挖、推进、并在盾尾进行衬砌作业 修建隧道的方法。 喷锚暗挖法:新奥法、浅埋暗挖法。 是边挖边支护,约束围岩变位,使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形成支护环、实施稳定的人工掘进作业。 一、盖挖法施工的优点 围护结构变形小, 能够有效控制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地表沉降,有利于保护临近建筑物和构筑物; 2.基坑底部土体稳定,隆起小,施工安全; 3,盖挖逆作法施工一般不设盾构法施工 2K313021 掌握盾构法施工控制要求 2K313022 了解盾构机型的选择 了解盾构机分类: 盾构机组成:切口环、支撑环及盾尾 地铁施工用盾构主要是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平衡盾构。 了解盾构机的选择原则 适用性原则 技术先进性原则 经济合理性原则 一、掌握盾构法施工综述 盾构掘进控制的内容:开挖面变形、盾构姿态、 盾尾处的变形及衬砌质量。 控制开挖面变形的主要措施是出土量。 二、盾构进出洞控制 三、开挖控制 开挖控制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开挖面稳定。 土压式盾构与泥水式盾构的开挖控制内容略有不同。 土压平衡盾构在盾构推进过程中,依靠开挖面切削面板的临时挡土效果、充满于密闭仓内的切削土土压,以及螺旋输送机排土机构的综合作用,保持开挖面的稳定状态 泥水平衡盾构是靠泥水舱内的泥水压力来保持开挖面的稳定。 泥水舱是盾构刀盘与刀盘后方的封闭隔板之间的空间。 四、土压 (泥水压 )控制 开挖面的土压 (泥水压 )控制值,按地 下水压 (间隙水压 )+土压 +预备压设定。 地下水压从钻孔数据来掌握。 土压:静止土压、主动土压、松弛土压 静止土压:是使开挖面不变形的最理想土压。 主动土压:是开挖面不发生坍塌的临界压力,控制土压最小。 松驰土压:地质条件良好、覆土深、能形成土拱的场合采用。 预备压:用来补偿施工中的压力损失,土压平衡式盾构通常取 10~20kN/㎡,泥水平衡式盾构通常取 20~50kN/㎡ . 五、塑流化改良控制 六、泥浆性能控制 泥浆起着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依靠泥浆压力在开挖面形成泥膜或渗透区域,开挖面土体 强度提高,同时泥浆压力平衡了开挖面土压和水压,达到了开挖面稳定的目的;二是泥浆作为输送介质,担负着将所有挖出土砂运送到工作井外的任务。 泥浆性能包括: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相对密度、黏度、 pH值、含砂率。 七、排土量控制 (一)开挖土量计算 (二)土压式盾构出土运输方法与排土量控制 土压式盾构的出土运输 (二次运输 )一般采用轨道运输方式。 土压式盾构排土量控制方法分为重量控制与容积控制两种。 我国目前多采用容积控制方法。 (三)泥水式盾构排土量控制 泥水式盾构排土量控制方法分为容积控制与干砂量 (干土量 )控制两种。 (注意与土压式盾构控制方法的区别点) 八、管片拼装控制 (一 )拼装方法 1.拼装成环方式 盾构推进结束后,迅速拼装管片成环。 除特殊场合外,大都采取错缝拼装。 在纠偏或急曲线施工的情况下,有时采用通缝拼装 2.拼装顺序 一般从下部的标准 (A 型 )管片开始,依次左右两侧交替安装标准管片,然后拼装邻接 (B型 )管片,最后安装楔形 (K 型 )管片。 盾构千斤顶操作 拼装时,不能同时缩回千斤顶,要随管片拼装顺序分别缩回盾构千斤顶非常重要。 紧固连接螺栓 先紧固环向(管 片之间),后紧固轴向(环与环之间)连接螺栓。 (二 )真圆保持 (三 )管片拼装误差及其控制 盾构纠偏应及时连续,过大的偏斜量不能采取 —次纠偏的方法,纠偏时不得损坏管片,并保证后一环管片的顺利拼装。 (四 )楔形环的使用 在盾构工程中,除曲线施工外,为进行蛇行修正,也可使用楔形环管片。 九、注浆控制 (一 )注浆目的 l.抑制隧道周边地层松弛,防止地层变形。 2.及早使管片环安定,千斤顶推力平滑地向地层传递。 3.形成有效的防水层。 (二 )注浆材料的性能 (三 )一次注浆 一次注浆分为同步注 浆、即时注浆和后方注浆三种方式 1.同步注浆 2,即时注浆 一环掘进结束后从管片注浆孔注入的方式。 3.后方注浆 一般盾构直径大,或在冲积黏性土和砂质土中掘进,多采用同步注浆;而在自稳性好的软岩中,多采取后方注浆方式。 (四 )二次注浆 二次注浆是以弥补一次注浆缺陷为目的进行的注浆。 具体作用如下: 1.补足一次注浆未充填的部分; 2,补充由浆体收缩引起的体积减小; 3.以防止周围地层松弛范围扩大为目的的补充。 以上述 2 为目的的二次注浆,多采用与一次注浆相同的浆液;若以 3 为目的,多 采用化学浆液。 (五 )注浆量与注浆压力 注浆控制分为压力控制与注浆量控制两种。 应同时进行压力和注浆量控制。 1. 注浆量 2. 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根据土压、水压、管片强度、盾构型式与浆液特性综合判断决定。 十、盾构隧道的线形控制 线形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控制盾构姿态,使构建的衬砌结构几何中心线线形顺滑,且位于偏离设计中心线的容许误差范围 盾构方向 (偏转角和倾角 )修正依靠调整盾构千斤顶使用数量进行。 十一、盾构法施工现场的设施布置 当盾构掘进采用泥水机械出土和用井点降水施工时,施工场地面应设 相当规模的水泵房。 当采用气压法施工时,施工场地面应设置空压机房,以供给足够的压缩空气。 当采用泥水式盾构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中还必须考虑泥浆处理系统及中央控制室设置。 当采用土压式盾构时还应设置地面出土和堆土设施。 十二、应该停止盾构掘进的要求 当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盾构掘进应该停止,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 1)盾构前方发生坍塌或遇有障碍; (2)盾构本体滚动角不小于 3; (3)盾构轴线偏离隧道轴线不小于 50mm; (4)盾构推力比预计的大; (5)管片严重开裂或严重错台 (6)壁后注浆系统发生故障无法注浆 (7)盾构掘进扭矩发生异常波动 (8)动力系统、密封系统、控制系统等发生故障 2K313030 喷锚暗挖法施工 2K313031 掌握喷锚暗挖法施工技术要求 喷锚暗挖法:新奥法、浅埋暗挖法。 这里主要介绍浅埋暗挖法。 是边挖边支护,约束围岩变位,使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形成支护环、实施稳定的人工掘进作业。 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十八字方针: “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 一、常见的浅埋暗挖典型施工方法 常见的典型施工方法是正台阶法以及适用于特殊地层条 件的其他施工方法,如全断面法、正台阶法、正台阶环形开挖法、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中洞法、侧洞法、柱洞法等 (一)全断面法:地下工程断面采用一次开挖成型的施工方法叫全断面开挖法 优点:减少开挖对围岩的扰动次数,有利于围岩天然承载拱的形成,工序简单,便于组织大型机械化施工;施工速度快,防水处理简单。 缺点:对地质条件要求严格,围岩必须有足够的自稳能力。 (二)台阶法:就是将结构断面分成两个或几个部分,即分成上下两个工作面或几个工作面,分步开挖。 根据地层条件和机械配套情况 ,台阶法又可分为正台阶法和中隔壁台阶法等。 正台阶法能较早使支护闭合,有利于控制其结构变形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沉降。 台阶法开挖优点 (1) 灵活多变,适用性强。 凡是软弱围岩、第四纪沉积地层,必须采用正台阶法,这是各种不同方法中的基本方法。 (2)具有足够的作业空间和较快的施工速度。 当地层无水、洞跨小于 10m 时,均可采用该方法。 台阶法开挖注意事项 (1) 台阶数不宜过多,台阶长度要适当,对城市第四纪地层,台阶长度一般以控制在 1D掌握衬砌及防水的施工要求 3.施工期间的防水措施主要是排 和堵两类。 4.含水的松散破碎地层应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排水方案,不宜采用集中宣泄排水的方法。 5.衬砌背后排水及止水系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衬砌背后设置排水盲管、暗沟或在隧底设置中心排水沟。 衬砌背后可采用注浆或喷涂防水层等方法止水。 衬砌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止水带不得有割伤、破裂,固定应牢固,防止偏移,提高止水带部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K313032 熟悉小导管注浆加固土体技术 1.小导管注浆是浅埋暗挖隧道超前支护的一种措施。 在软弱、破碎地层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