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审核制度及流程内容摘要:

上胃肠造影诊断报告 ( 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 ( 2)食道有无异常。 ( 3)胃部:类型、位置、张力、蠕动、粘膜等情况。 ( 4)胃壁柔软度、移动度、排空程度。 ( 5)胃双重对比相,胃小区显示情况有无异常。 ( 6)十二指肠各部形态,功能变化。 ( 7)如为全胃肠道造影应观察各组小肠粘膜位置,走行方向有无异常。 并要连续观察直达回盲部显示为止。 结肠造影诊断报告 ( 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 ( 2)导管插入顺利与否。 ( 3)结肠各段充盈显示情况,有无受阻,位置,结肠 袋形、外形、移动度、肠壁柔软性、排钡后结肠收缩功能、粘膜皱壁情况。 ( 4)气钡双重相:粘膜情况,有无充盈缺损或息肉样改变等情况。 CT与 MRI部分 一、颅脑与五官 CT 或 MRI 诊断报告 颅脑: ( 1)颅骨骨质情况。 ( 2)脑沟、脑池情况。 ( 3)脑回、脑灰质与脑白质情况。 ( 4)脑室大小、形态,位置与移位情况。 ( 5)中线结构是否移位情况。 如发现病灶则应重点描述其发生 部位、外形、累及范围、境界、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等情况。 眼眶: ( 1)眶壁骨质结构:眶顶、眶底、眶内外骨壁。 ( 2)眶裂与视神经管。 ( 3)眼球:大小、形态与内部结构情况。 ( 4)视神经情况。 ( 5)眼外肌与眶内脂肪间隙情况。 ( 6)如有增强片应注意眼上部静脉与眼动脉 ‘请况。 ( 7)眶周围鼻窦窦与颅内情况。 耳与颈骨: ( 1)外耳道情况。 ( 2)中耳:包括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鼓上隐窝、耳咽管、听骨链等情况。 ( 3)内耳:包括耳蜗、半规管、面神经管等结构情况。 ( 4)鼓窦入口、鼓窦区、 天盖与乳突气房情况。 ( 5)颈静脉窝、颈动脉管、内耳道、乙状窦以及周围区域骨质情况。 鼻与副鼻窦 ( 1)鼻腔骨质结构,鼻中隔、鼻甲情况。 ( 2)各组副鼻窦大小、形态及骨壁等情况。 ( 3)鼻腔内与各组副鼻窦内密度或信号有无异常。 ( 4)鼻后孔及周围结构如眼眶,上颌齿槽骨、颞下窝、鼻隐窝部等情况。 二、颈部 CT 或 MRI 诊断报 鼻咽部: ( 1)鼻咽腔:腭帆,鼻咽腔侧壁与顶壁、咽隐窝等情况。 ( 2)咽旁间隙情况,咽鼓管隆突情况。 ( 3)咽后间隙情况。 ( 4)咀嚼肌间隙、茎突前咽旁间隙与茎突后咽旁间隙 情况。 ( 5)鼻咽部周围骨质结构情况。 喉部: ( 1)声门上区:会厌、杓会厌皱襞,假声带等情况。 ( 2)声门区:真声带,喉室腔等结构情况。 ( 3)声门下区情况。 ( 4)甲状腺与甲状旁腺情况。 ( 5)舌骨、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