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_人教新课标版[1]内容摘要:
龙文教研组 13 连通器的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 (三)大气压强 大气压现象 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方法:在长约 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 手 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 P0=P 水银 =ρ gh=。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 P0==76cmHg=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四)流体的压强与流速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龙文教研组 14 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 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 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五 浮力 (一) 浮力 浮力 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的 重力。 用公式表示为; F 浮 =G 排。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 F 浮=G 排 =m 液 g=ρ 液 gV 排。 (2)阿基米德原理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沉条件 ( 1) 前 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龙文教研组 15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G F浮 = G F浮 G F浮 = G ρ 液 ρ 物 ρ 液 =ρ 物 ρ 液 ρ 物 ρ 液 ρ 物 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1)轮船 ①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来增大它所受的浮力,故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2)潜水艇 原理:潜水艇体积一定,靠水舱充水、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使重力小于、大于或等于浮力来实现上浮、下潜或悬浮的。 (3)气球和气艇 原理: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氢气、氨气、热空气 ), 通过改变气囊里的气体质量来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大小。 3 浮力的计算方法: 称量法: F 浮 =GF 拉 平衡法: F 浮 =G 物 (悬浮或漂浮) 压 力差法: F 浮 =F 向上 F 向下 阿基米德原理法: F 浮 =G 排 =ρ 液 gV 排 G 龙文教研组 16 六 简单机械 (一) 杠杆 杠杆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力臂的概念 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O);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F1);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F2); ④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l1);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l2)。 杠杆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⑶杠杆的分类 名称 结 构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大于 阻力臂 省力、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O F1 l1 l2 F2 龙文教研组 17 费力 杠杆 动力臂小于 阻力臂 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 、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二)滑轮 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1)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2)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1)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支点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2)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的距 离。 l1 l2 F2 F1 F1 l1 F2 l2 龙文教研组 18 (1)连接:两种方式,绳子可以先从定滑轮绕起,也可以先从动滑轮绕起。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3)省力情况:由实际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决定。 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 F= 1/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F= 1/ n (G 物 +G 动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F(或 vF)=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G(或 vG) 七 功和能 (一)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力学中的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 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两因素缺一不可。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了力,但保持静止。 ②物体由于惯性运动通过了距离,但不受力。 ③物体受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这个力也不做功。 龙文教研组 19 功的单位 W 表示功,单位是焦耳 (J), 1J=1N m 运用功公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即: W=Fs。 (2)计算时 应注意的事项:①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即明确公式中的 F。 ②公式中的“ s”是在力 F 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 F”对应。 ③ F、 s 的单位分别是 N、 m,得出的功的单位才是J。 (二)功率 功率的概念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1)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符号“ P”表示。 单位是瓦特( W)常用单位还有 kW。 1kW=103W。 (2)公式: p=W/t。 式中 p 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 (W); W 表示功,单位是焦耳 (J); t 表示时间,单位是秒 (s)。 运用功率 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三)机械效率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 1)。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_人教新课标版[1]
相关推荐
最 新精 品 资料推荐 提 供全程指导服务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9 / 63 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必须坚持 “ 革命理想高于天 ” ,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志愿为实现民族复兴的 “ 中国梦 ” 而奋斗。 二、准确定位角色。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始终要明白重要的是财政工作而不是财政工作者。 服务于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财政
水平,全乡出生 199 人,计划内生育 188 人,计划生育率%。 全力抓好顺民意、解民忧、厚民生的民生工程。 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目标任务。 全乡共收取保费 4390800 元 ,应参保 12513人,实际参保 12164 人,参保率高达 %。 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我乡全力以赴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为进一步完善我乡人口、就业
工作人员若干名: 由文广新局叶树生、吴祥锦、 吴积勇、吴会芬、 林少华 、叶伟芬、 吴林生、 吴青海 、杨世林 ,志愿者 15 名及旅发公司等人员组成。 3 1. 主现场工作组 组 长 : 吴东升 副组长: 吴峰 叶树生 主要职责:配合导演组做好节目排练、道具准备、观众组织、前期海选、场地布置、氛围营造、安保电力等工作。 2. 海选组 组 长:陈伟红 副组长:林 少华 主要职责
,抛物线的开口程度越大,越远离对称轴y轴,y随x增长(或下降)速度越慢。 二次函数y=ax2+c图象中,a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程度大小,c决定抛物线的顶点位置,即抛物线位置的高低。 =ax2+bx+c的图象与y=ax2的图象的关系:y=ax2+bx+c的图象可以由y=ax2的图象平移得到,其步骤如下:①将y=ax2+bx+c配方成y=a(xh)2+k的形式
∴ OC=2. ∴ S△ AOB=S△ ACO+S△ BCO=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2+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4=6. ( 3) x1=﹣ 4, x2=2. ( 4)﹣ 4< x< 0 或 x> 2. 【例题 6】 水产公司有一种海产品共 2104 千克,为寻求合适的销售价格,进行了 8 天试销,试销情况如下: 观察表中数据,发现可以用反比例函数刻画这种海产品的每天销售量
时 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让他们舒展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加以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化、类比和提高,从高、严、难三个方面要求他们;中等生是一个大的群体,是学习的主流,上课时我们以他们为主,力求在课堂上消化所有的知识点,作业和练习题也以基础题为主,强化训练,普遍提高。 对于差生,我们本着提高一个算一个的心理,用爱心从思想上感化他们,用耐心从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编出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