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干项目课程标准“中职网络专业主干项目内容摘要:

的方法。 分别用同轴电缆、并口电缆、双绞线、宽带路由及交换机连接 24 台计算机,组成对等网,并进行网络配置。 2 24 交换机堆叠 理解交换机堆叠的配置及原理。 堆叠的几种形式 使用二层交换机 (2台 ),实现交换机的菊花链式堆叠。 2 25 利用 TFTP 管理交换机配置 实现 从 TFTP 服务器加载交换机配置,将交换机配置文件备份到 TFTP 服务器。 配置文件的知识 使用二层交换机 (1台 )。 从 TFTP 服务器加载交换机配置 备份交换机配置到 TFTP 服务器 2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干项 目课程标准 第 63 页 共 160 页 序号 学习项目 工作任务 学习内容 参考课时 技术理论要求 技术实践要求 26 交换机密码恢复 设置交换机的管理密码、 tel 密码,以及管理丢失的恢复 密码设置的相关知识 使用二层交换机 (1台 )。 设置 交换机的管理密码、 tel 密码并登录验证。 按提供的厂家的密码文档进行密码的恢复 2 27 升级交换机操作系统 能够利用 TFTP 升级现有交换机操作系统,当交换机操作系统丢失后,能够利用ROM 方式重写交换机操作系统。 交换机的内几种存储配置信息的器件及特性。 利用 TFTP 升级现有交换机操作系统 利用 ROM 方式重写交换机操作系统 2 28 虚拟局域网VLAN 配置 完成根据端口划分VLAN 的基本方法, 理解 VLAN 如何跨交换机实现, 掌握如何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 间路由。 VLAN 基础准 备; VLAN的划分方法; 划分 VLAN 的优越性。 交换机划分VLAN 配置的基本命令 单交 换机实现VLAN; 跨交 换机实现VLAN; 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 VLAN 间路由; 2 29 链路聚合 对交换机的链路进行聚合以提高交换机之间的带宽和网速。 trunk 口知识 聚合端口 使用两台交换机如S2126 将两台交换机用两条链路连接并进行聚合。 2 30 生成树配置 理解生成树协议的配置及原理,达到管理交换网络中冗余链路的目的。 故障 — 备份 冗余 环路的示意图 . 生成树协议 STP 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 利用丢包查看工具对比 RSTP 比 STP的速度。 4 31 VLAN 间路由配置 掌握用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进行不同VLAN 间的通信。 SVI 知识、网关知识 使用一台二层交换机和一台三层交换机 2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干项 目课程标准 第 64 页 共 160 页 序号 学习项目 工作任务 学习内容 参考课时 技术理论要求 技术实践要求 31 VLAN 间路由配置 (续) 进行 SVI 实验实现全网互通。 32 基于小型办公网的交换路由的综合实验 实现一个小型办公网的构建 综合知识 使用二台二层交换机、一台三台交换机、一台 路由器 按照拓扑图进行小型办公网的设置。 6 33 交换机安全实验 掌握交换机的口令及权限的设置,通过手工方式静态添加 MAC地址到交换机,能配置端口安全性 交换机的权限级别 端口配置 设备口令及权限 静态 MAC 地址的配置 交换机端口安全性 4 34 路由器及其配置 通过静态路由方式实现网络的连通性,掌握利用超级终端配置路由器时的连接和参数设置,掌握检查路由器配置和状态的路由器命令。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路由器的几种设置方式; 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路由器的基本命令; 高级 用户最常用的路由器配置命令。 配置太网端口; 2 、配置串口( Serial) 配置路由表; RIP 协议配置; IGRP 的配置; 4 35 利用 TFTP 管理路由器配置 能利用 TFTP 升级现有路由器操作系统,并能利用 ROM 方式重写路由器操作系统。 配置文件的知识 从 TFTP 服务器加载路由器配置 备份路由器配置到 TFTP 服务器 2 36 QOS 实验 完成加权公平队列( WFQ)、的配置、基于类的加权公平队列( CBWFQ)及配置、自定义队列( CQ)的配置和优先权队列( CQ)的配置。 加权 公平队列( WFQ)的原理 基于类的加权公平队列( CBWFQ)的原理 掌握自定义队列( CQ)的原理 优先权队列( CQ)的原理 加权 公平队列( WFQ) 基于类的加权公平队列( CBWFQ) 自定义队列( CQ) 优先权队列( PQ) 2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干项 目课程标准 第 65 页 共 160 页 序号 学习项目 工作任务 学习内容 参考课时 技术理论要求 技术实践要求 37 静态、动态、默认路由 的设置 掌握静态、动态、默认路由的设置 路由表知识 使用两台路由器 设 置 静 态路 由并验证 设 置 动 态路 由并验证 设 置 默 认路 由并验证 4 38 路由备份技术 通过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实现链路备份。 路由备份知识 通过浮动的静态路由实现链路备份 通过动态路由协议实现链路备份 接口备份 2 39 NAT 网络地址转换 用基于端口的 NAP 实现网络地址转换 静态 NAT、动态 NAT、NAPT 使用一台路由器 进行 NAPT 实现内外网 IP 转换 2 40 标准 IP 访问控制列表 掌握 标准 IP 访问 控制 列表规则及配置。 ACL 相关知识 标准 IP 访问 控制 列表 4 41 扩展 IP 访问列表 掌握 扩展 IP 访问列表规则及配置。 ACL 相关知识 扩展 IP 访问 控制 列表 4 42 防火墙的配置 了解常见的几种防火墙设计方案,能完成一种防火墙的选购与配置。 防火墙的原理、主要功能; 防火墙的分类; 常见防火墙的设计方案; 防火墙安装、配置和使用 入侵检测系统的安装、配置、使用 SSL 与 CA 系统 4 43 基于中型网的交换路由的综合实验 实现一个中型网的构建 综合知识 使用 4 台二层交换机、 2台三台交换机、2 台 路由器、一台防火墙 设置拓扑图,然后进行网络构建。 6 44 WLAN 及其配置 完成无线局域网的基本配置,掌握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 IEEE 标准) 无线局域网的历史、技术特点; 无线局域网的结构; 无线局局域的 技术特 点和应用。 AP的连接与配置; 无线网卡的连接与配置。 4 45 PPPoE 拨号网络(家庭组网) 掌握 windows 下PPPoE 拨号的方法(适用 ADSL) 掌握宽带路由器中PPPoE 的设置 和PPPoE服务器的设置 对 ADSLMODEM、 宽带路由器进行安装、配置,使之能上网。 2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干项 目课程标准 第 66 页 共 160 页 序号 学习项目 工作任务 学习内容 参考课时 技术理论要求 技术实践要求 46 Linux 软路由器的简单配置 设置 Coyote 各种上网模式的设置;策略路由;透明代理;流量整形;双线均衡 Iptables 上机申请一个免费域名 上机申请一个网站测试空间 将自己设计的网站进行网站发布 2 47 网站管理、维护与安全 掌握网站宣传、管理、维护、更新及安全保护的方法。 网站管理、维护与安全知识 网站宣传方法的应用 网站内容的更新 网页安全与网站数据库的安全保护。 6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干项 目课程标准 第 67 页 共 160 页 项目 课程 3:综合布线及 网络项目施工管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综合布线 项目设计及施工技术 》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学生的主要必修课程。 本课程始终以项目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同时结合现实企业综合布线项目实施流程,从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测试,验收与鉴定过程 出发,结合各项综合布线标准,将整个综合布线拆分成项目的形式进行实训。 从而提高学生对网络工程的理解设计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综合布线水平,进而以提高学生组网,建网等核心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综合布线 项目 技术 及施工技术 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的综合技能训练课,通过实训,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布线施工技术。 加深对综合布线技术规范的理解,掌握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方法,熟悉综合布线工程中设计、施工、工程管理、测试验收各环节的技术要素。 技能目标 加深对 学生对 综合布线技术规范的理解,掌握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方法,熟悉综合布线工程中设计、施工、工程管理、测试验收各环节的技术要素。 职业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学风和科学 的态度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 通过实训,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布线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项目内容与要求 序号 实训项目 项目任务要求 学习内容 参考课时 技术理论要求 技术实践要求 1 网络工程设备与材料认识 了解双绞线,光缆,双绞线端接设备,光缆端接设备,线槽、管及配件,机柜、电源以及其它小件材料等功能及型号 1, 双 绞 线信 号 传输原理。 2, 光 纤 信号 传 输原理。 3, 线 槽 、管 及 配件,机柜、电源在 网 络工 程 中使用功能。 1, 掌握双绞线、光缆、线槽和线管、机柜等设备与材料的品种与规格 2, 线槽和线管 容量计算。 4 2 模拟大楼工程 用户需求调研 根据给出模拟大楼工程进行用户需求调研,并按照企业标准给出详细的调研报告 1, 用 户 需求 报 告在 网 络工 程 中作用。 2, 用 户 需求 报 告格式和写法。 完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应该包含如下内容: 1, 项目名称 环境情况 4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干项 目课程标准 第 68 页 共 160 页 序号 实训项目 项目任务要求 学习内容 参考课时 技术理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