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模拟考试及答案内容摘要:

第 53 题试题答案: BDE 试题解析: 分析原因用排列图与过程因素有关,其过程因素有: ( 1)操作者; ( 2)机器; ( 3)原材料; ( 4)作业方法。 第 54 题试题答案: AB 第 55 题试题答案: ABCE 试题解析: 组建 QC 小组的程序有以下步骤: ( 1)了解其他 QC 小组的活动情况; ( 2)阅读有关 QC 小组的出版物; ( 3)与有关 领导交谈、沟通; ( 4) QC 小组组长可由小组成员自己选举,也可以轮流担当,除了攻关型的小组,一般不要由上级指定; ( 5)小组成员一般要控制在 10 名以内,人数太多了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彼此分工协作或选择不同的题目; ( 6)给小组命名。 第 56 题试题答案: ABC 第 57 题试题答案: BD 第 58 题试题答案: ABDE 试题解析: PDCA 的四个阶段是策划( Plan)、实施( Do)、检查( Check)、处置( Act)。 第 59 题试题答案: BCDE 第 60 题试题答案: AC 第 61 题试题答案: ABDE 第 62 题试题答案: ABCD 第 63 题试题答案: ADE 第 64 题试题答案: ABCD 第 65 题试题答案: BCDE 第 66 题试题答案: ABC 试题解析: 按审核委托方分类可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 其中第一方审核又称内部审核。 第 67 题试题答案: BCDE 试题解析: 检测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应据不同的检测对象的不同要求,合理编制,不应采用统一固定的格式。 第 68 题试题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E 项是流程性材料的主要性能。 第 69 题试题答案: ABDE 第 70 题试题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测量仪器示值 误差,可用绝对误差形式表示,也可用相对误差形式表示。 8 中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模拟考试 [2] 一、单选 [共 40 题,每题 1 分,总计 40 分 ] 对数正态分布所描述的随机变量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 )。 A.这些随机变量都在正半轴上取值 B.这些变量的大量取值在左边,少量取值在右边,并且很分散 C.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经对数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 D.为求对数正态变量事件的概率,可经对数变换后求相应正态事件相应概率 判定点估计优良性的标准有( )。 A.简易性与准确性 B.准确性与有 效性 C.无偏性与有效性 D.无偏性与简易性 对于产品的某个质量特性 X 的不合格品率,我们在计算之前需要知道的条件有( )。 A.产品质量特性 X 的分布,在过程受控情况下 X 的分布常为正态分布 (μ , σ2) ,这是稳定过程的概括 B.某个公认标准对产品特性的要求 C.产品的上规范限 TL 和下规范限 TU D. X 低于下规范限的概率和 X 高于上规范限的概率 方差分析是在相同方差假定下检验多个正态均值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 具体的说,该问题的基本假定有三条,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水平 Ai 下,指标服从正态 分布 B.在不同水平下,所有因子的显著性全部相同 C.在不同水平下,方差 (σ2) 相等 D.数据 yij 相互独立 ( )检验不限制抽样次数,每次抽取一个单位产品,直至按规则作出是否接收该批产品的判断为止。 A.一次抽样 B.二次抽样 C.多次抽样 D.序贯抽样 在抽样检验中,不合格是指( )。 A.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B.指单位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不满足规范要求 C.指单位产品的某一质量特性不满足规范要求 D.指所有不合格的产品 抽样检验的对象是( )。 A.部分产品 B.单 位产品 C.一批产品 D.样本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是( )的抽样检验。 A.只规定对生产方的质量要求而不对使用方的质量保护 B.同时规定对生产方的质量要求和对使用方的质量保护 C.规定对使用方的质量保护而没有规定对生产方的质量要求 D.对生产方的质量要求和对使用方的质量保护均未做出规定 计数调整型加严检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对生产方交检批的质量要求 B.保护使用方利益 C.扩大生产方的生产能力 D.检索抽样方案 某厂加工手表齿轮轴,为控制其直径,应采用( )。 A.不合格 品率 p 控制图 B.均值 极差 R 控制图 C.不合格数 C 控制图 D.不合格品数 np 控制图 1在产品投入使用的初期,产品的故障率较高,且具有随时间( )的特征。 A.逐渐下降 B.保持不变 C.先降低后提高 D.迅速下降 1应力分析法适用于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的( )。 A.早期 B.中期 C.详细设计阶段 D.定稿阶段 1( )是一种导致人员严重受伤,器材或系统严重损坏,从而使任务失败的故障。 A.灾难性故障 B.致命性故障 C.严重故障 D.轻度故障 1产品终止规定功能称为( )。 A.故障或失效 B.失效 C.故障 D.以上均不对 1某振荡器电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如图所示,从原理图上看两者是( ),从可靠性关系看两者是( )。 A.串联关系 并联模型 B.并联关系 串联模型 C.串联关系 串并联模型 D.并联关系 串并联模型 1组成串联系统的单元越多,产品的( )越低。 A.可靠度 B.可信度 C.维修性 D.可用性 1排列图是建立在巴雷特原理的基础上,主要的影响往往是由( ) 导致的,通过区分最重要的与较次要 9 的项目,可以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的 改进效果。 A.多数项目 B.次要项目 C.少数项目 D.多数不合格项目 1画因果图、树图、亲和图时,可以运用的方法是( )。 A.排列图法 B.网络图法 C. PDPC 法 D.头脑风暴法 1发表评审可在企业举办的 QC 小组成果发表会上进行,也要由企业主管部门聘请熟悉 QC 小组活动的有关人员组成评审组,一般不少于( )人。 A.三 B.四 C.五 D.六 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是( )。 A. PDCA 循环 B. PDPC 循环 C.直方图 D.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2( )是表示作业顺序的一种方法。 A.导入新标准 B. 3W1H C.作业层次的标准化 D. 4W1H 2企业的纵向展开不包括( )层次。 A.从最高管理者展开到中层管理者 B.管理层展开到分管部门 (车间 ) C.部门 (车间 )展开到班组或岗位 (含管理人员 ) D.班组或岗位目标展开到措施 2关于强制性标准的划分说法有误的是( )。 A.强制性标准可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 B.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全文强制形式 C.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条文强制形式 D.标准中分项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条文强制形式 2 在相互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为( )。 A.简化 B.统一化 C.通用化 D.系列化 2 1993 年 2 月 22 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 )次会议通过了我国质量领域第一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A. 10 B. 15 C. 30 D. 20 2( )主要是确认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必要时还可以要求供应商改进产品质量以符合企业的要求。 A.例行审核 B.产品审核 C.过程审核 D.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2与招标法相比,协商选择法的优点是( )。 A.由于供需双方能充分协商,在产品质量、交货日期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较有保证。 B.可靠性高,误差小 C.选择范围有限,不一定能得到价格最合理、供应条件最有利的供应源 D.手续较繁杂、时间长,不能适应紧急订购的需要 2( )是企业进行供应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的依据和前提。 A.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 B.对供应商的考核 C.对供应商的业绩评定 D.对供应商的奖惩 2中国顾客满意指数测评基本模型包含( )个结构变量,形成( )种因果关系。 A. 10 B. 10 C. 11 D. 11 在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中,存在传统的竞争关系和合作伙伴关系两种关系模式。 其中,竞争关系模式主要表现为( )。 A.价格驱动 B.价格控制 C.价值驱动 D.追逐利润 3供应商审核一般分为产品审核、( )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三类。 A.技术审核 B.功能审核 C.外观审核 D.过程审核 3( )主要指供应商的业务人员与企业相关部门的交流和沟通,探讨所供零部件的技术参数及加工过程,介绍供应商的基本情况、技术实力,主要设备及过程控制,需要开发模具时共同选择模具开发商、商定 模具开发费用;为实现零部件的加工制作作好准备。 A.售前服务 B.售中服务 C.售后服务 D.产品服务 3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之一 “ 领导作用 ” ,即最高管理者具有( )和领导一个组织的关键作用。 A.决定 10 B.决策 C.计划 D.规定 3( )与内部沟通都是存在于组织之中的信息传递的重要过程。 A.顾客报怨 B.顾客投诉 C.顾客调查 D.顾客沟通 3在作业组织对各作业 (工序 )已全部完成的产品组成部分进行检验,并包括零件库检验站的是( )。 A.成品检验站 B.产品检验站 C.完工检验站 D. 过程检验站 3以下有关编制检验指导书的要求表述有误的是( )。 A.对该过程作业控制的所有质量特性 (技术要求 ),应全部逐一列出,不可遗漏 B.对质量特性的技术要求要表述语言明确,内容具体、语言规范,使操作和检验人员容易掌握和理解 C.当采用抽样检验时,应正确选择抽样方案,但不必详细说明 D.必须针对质量特性和不同精度等级的要求;合理选择适用的测量工具或仪表,并在指导书中标明它们的型号、规格和编号,甚至说明其使用方法 3不合格分级较早在( )使用。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3以 下各项不属于质量检验的准备工作的是( )。 A.熟悉检验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 B.确定检验方法,选择仪器设置 C.获取检测的样品 D.制定规范化的检验规程、检验指导书、绘成图表形式的检验流程卡、工序检验卡等 3额定操作条件是指( )。 A.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不受损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所能承受的极端条件 B.使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处于给定极限内的使用条件 C.测量仪器在性能试验或进行检定、校准、比对时的使用条件 D.确定测量仪器本身性能所规定的标准条件 扩展不确定度是 确定测量结果( )的量。 A.区间 B.误差 C.置信度 D.标准差 二、多选 [共 30 题,每题 2 分,总计 60 分 ] 4用概率的古典定义确定概率方法的要点为( )。 A.所涉及的随机现象只有有限个样本点,设共有 n 个样本点 B.每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C.随机现象的样本空间中有无数个样本点 D.若被考察的事件 A 含有 K 个样本点,则事件 A 的概率为 P(A)= (K/n) E.每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不同 4关于标准正态分布的计算公式表示正确的有( )。 A. φ(a)=P(u B. P(u> a)=1φ(a) C. φ( a)=1φ(a) D. P(0≤u≤a)= φ(a) E. P(a≤u≤a)=2φ(a) 1 4某元件的质量特性 X 服从正态分布,即 X~ N(μ ,σ2)USL 与 LSL 为它的上下规范限,不合格品率P=PL+PU,其中( )。 A. PL=Φ(LSL μ)/σ B. PL=1Φ(LSL μ)/σ C. PL=Φ(LSL μ)/σ 1 D. PU=Φ(USL μ)/σ E. PU=1Φ(USL μ)/σ 4用正交表安排试验时,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因子 A 及交互作用 AB 都是显著的,但 C、 D 是不显著的,那么应 按( )寻找最好条件。 A.找出因子 D 的最好水平 B.找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