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限公司合作“长安汽车 H16 型发动机前罩盖”“隆鑫 168 通机发动机组件及缸头”项目开发,完成子项目技术攻关,获得企业项目经费 万元;近三年,专业教师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20 余篇。 就业质量 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上升, 2020 年就业率达到 %, 2020 年就业率达到 %, 2020 年 初次 就业率达到 %,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多年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与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 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七研究院川南机械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七研究院航天模塑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七研究院长征机械厂 等大型企业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重庆地方制造企业输送了 500 余名生产一线中高级技能人才,为航天企业培养了 400 多名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其中一线技术能手占 %、中层骨干人才占 %、高层管理人才占 %。 存在问题 近年来,本专业作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专业办 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与企业之间的实际项. .. 目开发与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 二 )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 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主体功能区定位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高端技能型人才,为重庆汽车 、 摩托车 制造业 及航天制造企业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总体目标 紧密围绕重庆汽车、 摩托车 产品等加工制造业对模具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与长安汽车、航天制造企业等大中型企业共建校企 合作平台,进行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 养模式,依据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岗位(群)要求,构建体现“双系统 (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 、双能力” 的课程体系,注重高职与中职教育衔接与延续,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予以实施;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以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工作过程为导向,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课程内容改革,推行双证书教育,形成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技能鉴定”. .. 为一体的优质核心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一批适合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的特色教材,建设一批精品课程;校企合作共建集“学生实训、对外技术培训、职业资格认证”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为学生完成校内外实训提供保障;校企共建师资培训基地,完善与企业共建教学团队机制,打造航天职业素质过硬德技双馨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进行数字校园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通过 2 年建设,将本专业建设成能适应模具行业技术发展需要,办学实力 雄厚、教学资源配置合理、毕业生技能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模具 行业 高 端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为重庆市及航天制造业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服务 ,为重庆地方经济和航天企业发展服务。 具体目标 ( 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目标 在学院的“校企一体,产学结合,职业导向,立体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结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特点,探索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学生在 学校 与企业相互交替培养,实现三年不断线全过程工学结合,并将航天 企业 职业素质和企业文化教育 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依据模具设计 与 制造 职业 岗位(群)要求,构建体现“双系统 、双能力 ” 的 课程体系,实现学生 系统的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培养。 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嵌入课程体系 , 2020 年,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 .. 比例达到 100%。 专业人才培养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注重高职与中职教育衔接与延续,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与实施,使毕业生具有熟练掌握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技能,从而培养出具有 综合 职业能力 和职业素质 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 2)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目标 与企业合作,以 企业真实产品为教学载体,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课程内容改革, 建设 4 门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的 理实一体化 优质核心课程,并将《机械零件数控铣削加工》、《模具钳工》、《模具 CAD/CAM》和《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4 门核心课程建成院级 及 以上精品课程,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基于模具制作过程的,适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方法的特色教材,编写并出版 2 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编写 2 本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 完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全套教学资料,建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放式教学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 3) 实训实习条件改善目标 校 企合作共建集“学生实习实训、对外技术服务、职业资格认证”为一体的实训基地。 以现有校内实训基地为 基础,进一步 扩建模具设计与仿真实训室 、 模具拆装实训室 、 模具结构与原理实训室 、 模具制造实训基地 ,新建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实训室。 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为学生完成校内外实训和提高实训基地服务质量提供保障。 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重庆力帆汽车 有限公司 、 重庆赛. .. 尔模具有限公司 并扩建 重庆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汽车研究院 4 个校外实训基地, 使校外实训基地数目达到 8 个, 保证学生 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拓展专业技术服务领域,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 4) 师资队伍 与服务能力 建设目标 完善与重庆、航天企业共建教学团队机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优化教学团队结构。 培养专业带头人 1 人、骨干教师 3 人、 “双师”素质教师 4 人,聘用企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技术骨干 8 人为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 1:1。 校企合作建设师资培训基地,打造一支航天职业素质过硬德技双馨的“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 拓展专业社会服务功能,依托本专业 人力资源和实训设备资源 ,开展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中(高)级操作工、模具设计师、工 具钳工中级(高级)等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100200 人次 /年,为企业进行技术培训 200300 人次 /年,开展毕业生回炉培训;引进、消化 12 项先进实用技术,进行转移推广;与航天制造企业和重庆地方企业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开展社会技术服务不少于 3 项。 搭建毕业生服务平台,开发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放式毕业生跟踪服务系统,对毕业生 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 为 毕业 生 提供 不同阶段的培训和 职业鉴定服务。 ( 5)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在原有资源基础上,配置和更新软硬件设施, 扩充电子图书、教学实训视频资源,进行数字校园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 .. ( 6)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目标 与长安汽车、 摩托车 生产厂家 、航天制造企业等大中型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平台,成立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 指导专业建设和发展,并 进行校企合作 方式、管理方式、运行方式研究,制定相关 制度 和办法, 保障校企合作平台有序正常运行。 三 、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1)目标与思路 在学院“校企一体,产学 结合,职业导向,立体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总体框架下,通过与中国航天 科技集团 第七研究院航天模塑中心、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依据模具行业企业 职业岗位要求和国家相应职业 资格 标准,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 航天和重庆制造业 经济发展 培养 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在确定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基础上,实施 本专业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学生在 学校 与企业相互交替培养,实现三年不断线全过程工学结合。 ( 2)内容与措施 积极开展 企业调研,依托航天和重庆制造企业,建立一个开放的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共建“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进行;根 据重庆地区模具行业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岗位能力需求,确定岗位核心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依托汽 车、摩托车 企业 和模具行业,与企业(行业). .. 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实现企业入校园,专业入产业,资源与成果共享,形成良性互动、双赢 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达到专业共建与人才共育和企业产能扩大的目的。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毕业生熟练掌握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技能,从而培养出具有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如图 31 所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 31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其主要特点: ( 1)实现三年不断线全过程工学交替 学习过程中,学生交替在课堂、社会、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基本基础素质培养 职业岗位基本技能训练 职业岗位综合能力训练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 模具制造能力 机械零件切削加工 模具钳工 机械零件数控铣削加工 (课证融合) … 校内外实训基地 ( 模具 产品 机械加工数控加工 实习 ) 2 个月 模具设计能力 (以工作任务展开教学) 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模具 CAD/CAM … 校内外实训基地 模具产品加工、设计 实习 2 个月 顶岗实习 6 个月 基础能力 英语、计算机、 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等 社会实践 2 周 推进素质教育 实现校企岗位对接 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 .. 技能 和岗位技能实训以及顶岗实习,三年不断线,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 2)实现校企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校企合作,学院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完成“数控铣、加工中心中(高)级操作工”、“数控程序员”、“ AutoCAD 高级绘图员”“钳工技能等级证”、“模具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将职业资格认证融入专业核心课程, 实现课证融合。 ( 3)全过程企业职业素质培养 把 企业 职业素质和企业文化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加强第三方人才评价制度建设,形成“多元管理与评价”的机制。 注重对学生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教育和企业职业素质的全面养成,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积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建设内容见表 31。 表 3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 建设内容 完成时间 负责人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建设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唐世英 校外实习基地开发与建设规划 王鹃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方案 刘昭琴 专业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葛志宏 . .. 课程体系建设 ( 1)目标与思路 依据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岗位(群)要求,构建体现“双系统 、双能力 ” 的 课程体系。 与企业合作,以企业真实产品为教学载体,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形成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技能鉴定”为一体的优质核心课程,并将《模具钳工》、《机械零件数控铣削加工》、《模具 CAD/CAM》和《注塑成型工艺与模 具设计》四门核心课程建成院级以上精品课程,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基于模具制作过程的,适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特色教材,编写并出版 2 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编写 2 本工学结合的校企结合特色教材。 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嵌入课程体系,到 2020 年,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 100%。 ( 2)内容与措施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确定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中学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最高层。 61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 ,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62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 蘋 洲。 63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中学元旦晚会策划方案
(使用请双击 此处 删除页眉文字) 专业好文档为您倾心 整理 ,谢谢使用 节目要求 :节目内容积极向上,节目形式力求多样化 (如歌舞、相声、小品、器乐等 ),主题要突出,提倡各班表演集体节目,师生同台演出。 节目道具、服装等各班级负责准备,节目伴奏带一律采用碟片。 活动进程 12 月 25 日对各班级准备的节目进行
中学关于学生社团活动的实施方案
余生活,增强体质。 (指导老师:吴大 庆、田永涛、李进) 足球队。 主要负责组织足球基础技术训练、技战术训练 以及各类足球友谊赛,丰富课余生活,增强体质。 (指导老师:王忠诚 ) 乒乓球 队。 主要负责组织乒乓球基础技术训练、技战术训练以及各类乒乓球友谊赛,丰富课余生活,增强体质。 (指导老师:张中翠) 羽毛球队。 主要负责组织羽毛球基础技术训练、技战术训练以及各类羽毛球友谊赛,丰富课余生活
中央空调维护工作总结(共9篇)
公司加大以下四项工作 风,通风系统,厨卫换气系统。 水,净水系统。 用完美泡沫清洁剂清洗中央空调、分体机、油烟机、洗衣机等家电清洗活动。 加大完美日用品 宣传,家具用品及家庭护理品。 2020年是服务年,更重视服务、工作上的主动,从服务中得到公司的生存机会和回头客。 学子网空调工程有限公司 20201026 查看《空调工程公司 2020年工作总结及 2020年工作计划》原文链接: 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