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世界社团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方案1内容摘要:

连续动作过程 (图 322).随后他不断从事动作捕捉的研究。 1877 年,他将马 跑的连续照片制成长条置于回转式画筒,并把它放到“幻透镜”上放映,使这套动作捕捉的连续照片在幕布上“活”了起来。 后来他又尝试改良埃米尔.雷诺 (Emile Reynaud)(图 323)的“实用镜”,发明了“变焦实用镜” (Zoompraxinoscope)。 他还将他所做的研究,集成《运动中的动物》和《运动中的人物》两套摄影集。 他和他的助手们当时创造的捕捉与分解方法,为生物学与人体学研究以及动画运动规律学的探索,提供了很好的研究依据并一直沿用到今天,也为动画乃至电影艺术的产生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使银幕艺术向前 迈进了一大步。 三 总结 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 讨论 《 动漫世界 》社团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 9) 教学内容 动漫 绘画 教学目标 学 习 人体透视详解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实践课 教学要点 一 课堂 常规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二 漫画绘画技巧: 俯视 从正面或是背面正上方的角度来画,需要考虑其透视关系。 就是说头部最大,到脚尖处越来越小,头部大,肩膀也大,和脚比起来手略长略大。 斜上方 斜上方的角度最有纵深感。 肩膀隆起,肩与脚平行稍斜,脸朝下,头很大,看不见脖子,越往下越 小,给人的感觉是脚短身长,如果再在地面上画上阴影效果会更突出,可以特别清楚地表现双腿垂直于地面的感觉。 仰视 下面的仰视,画出肩膀上有颈部的感觉。 脸朝上,比较小,腿比上身要长,略粗些,脚最大,越往上越小,给人感觉脚长身短,俯视和仰视正相反。 在绘制一个人体时,必须要做到 “意在笔先 ”。 应首先考虑你要画的人物在做什么,有什么具体动作,其次应该考虑用什么样的视角来表现人物的动态与个性,在头脑中逐步构筑一个有动作、有视角、清晰的人物画面 三 总结 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熟悉的练习。 总结 《 动漫世界 》 社团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 10) 教学内容 欣赏动漫 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学 习动漫 发展历程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欣赏课 教学要点 一 课堂 常规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二 动画的诞生 19 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的更新,更多的艺术家投入到动作捕捉与分解的研究中,致力探索动作运动的规律特性。 1888 年,爱迪生的连续画片记录器发明成功,它虽然比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早出现了很多年,但并不是用投影的方式,而是将图像先在卡片上处理好,然后显在“妙透镜” (Mutoscope)上,它其实可以说是机器化 的“手翻书”。 真正动画片诞生的时间,比 1895 年电影发明时间晚了近十年左右。 因此,在电影史的记录中,动画片常被排在真人电影之后。 三 总结 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 讨论 《 动漫世界 》社团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 11) 教学内容 动漫 绘画 教学目标 学 习 漫画绘画基础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实践课 教学要点 一 课堂 常规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二 漫画绘画技巧: 漫画绘画基础:人物造型详解 要想准确地将故事中的所有人物介绍给读者,就应 该掌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物的画法。 为了让剧情能更深地打动读者,就应尽量做到正面角色的英 俊、美丽、善良都表现到极点,反面角色的凶残、狡猾也应夸张到位,切忌人物的中庸,这一点很重要。 漫 画的很大一部分意义在于它的夸张,设计人物造型时应遵循这一特点来进行 三 总结 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熟悉的练习。 总结 《 动漫世界 》社团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 12) 教学内容 欣赏动漫 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学 习动漫 发展历程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欣赏课 教学要点 一 课堂 常规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二 动画的诞生 欧 美动画影片的出现 1904 年第一部动画影片在法国问世,是由法国人埃米尔.柯尔 (Emile Cohl)(图 324)完成的。 他将每张画面拍成底片冲洗后,直接用底片播放,这个影片没有故事情节,只是由黑色背景和白色线条的人物动作构成。 其中《方头》 (图 325)是他的代表作品。 1906 年,他开始用摄影停格的技术拍摄第一部动画系列片《幻影集》,以表现视觉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