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下册闽教版内容摘要:

解一下图书馆的图书借阅过程。 由于我们学校的图书正在建设中,可能同学们还不清楚如何借阅,现在请同学们观看一下,下面一则短片,然后尝试说说小明所设计这张流程图的涵义。 [图书借阅过程 ] ① 学生出示借书证; ②判断学生身份是否合法。 ③如果身份不合法,不能借阅,借阅结束; ④如果身份合法后,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只可借阅三本书,所以要继续判断该生已借的图书册数是否超额。 ⑤如果未超额,办理借书手续,借阅结束; ⑥如果超额,判断是否办理还书手续; ⑦如果办理还书,则先还书,再借阅新书; ⑧不办理还书,则借阅结束。 [教师使用电子教室展示小明设计的流程图 ] [学生两人合作,尝试读流程图 ] [师生共同说说图所表示的含义 ] (三)、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任务( 17 分钟) [利用电子网络 教室向学生广播本次任务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动手实践中目的明确 ] [任务 ] 参照下图所示,利用 Word 的“自选图形功能”制作小明设计的“图书借阅流程图展示板” 借阅开始 出示借书证 身份是否合法。 已借册数是否超额。 办理借书手续 被告知因身份不符,不能借阅 被告知已借册数超额,需还书后借书 是否办理还书手续。 办理还书手续 借阅结束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要求 ] ①在 Word 的新建页面上,全部使用“自选图形”的符号和功能进行制作 ②画面美观、整齐 ③在作品的下方注明座号与姓名。 [请作品完成的同学举手,教师登记成绩。 然后让这些的同学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一对一的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完成作品 ] (四)、小组作品交流,总结任务( 8 分钟) 小组作品交流 [快下课时, 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邻桌同学互换位置,相互欣赏同学作品,相互交流与比较,取长补短。 ] [教师通过电子网络教室,把完成较好同学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欣赏 ] 总结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完成情况,并提出优点与注意点 ] [总结 ]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流程图,以及如何使用流程图来描述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事件,还学习了如何使用 Word 的“自选图形”功能来绘制流程图。 希望家里面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比如说用 Word 绘制数学题的解题过程流程图 (五)、作业 [师 ] 这节课我们已 经帮小明完成一个任务,我们还要继续当志愿者帮小明同学制作一张电子阅览室的座位表。 请同学们回去的时候先阅读课文 P2427 内容,试着做做看。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流程图的画法,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结合活动,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亲自动手,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章 Excel 数据表处理 第一节 认识 Excel数据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 Excel 窗口,比较与 Word 的不同之处 2.学会建立简单的工 作表 , 保存工作簿文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 Excel 窗口的内容; 2。 建立和保存工作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 Excel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五、教学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提问:在 Word 中学习的表格有什么用途,能够对表格的内 容进行统计、排序吗。 学生回答: Word 中的表格的用途。 统计和排序没试过。 如果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类、排序、创建统计图等,使用 Excel 更加简单和快捷,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 Excel 数据表处理软件。 让学生阅读课本 P33~34。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知道每学期期末的时候,老师都会将同学们的分数进行统计,以前用的是手工,而现在用的是计算机,大家都知道使用的计算机后,极大的提高了统计效率,能够将两天的工作,一小时就能完成。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种处理数据的软件 Excel。 Excel 是一款非常 简单、实用的数据表处理软件,是 Office 系列办公软件中的一个组件,它比 Word 更适合表格的处理。 目前有: Excel9 Excel20 Excel XP、 Excel2020 等多种版本,版本号越高,功能越强。 Excel 的启动和关闭 提问:打开和关闭 Word 的方法是什么。 Excel 和 Word 在同一个目录下 启动:开始  程序  Microsoft Excel 或 右击窗口 – 新建  Microsoft Excel 关闭:文件  退出、关闭按钮 Excel 窗口的内容 我们已经学 习了 Word 窗口的布局,那 Excel 呢。 它与 Word 相比有何异同呢。 请大家试着完成以下的任务。 任务一: ① 用不同的方法打开 Excel 数据表 ② 观察 Excel 表格,对照课本 P35 图 22,了解 Excel 窗口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文档窗口、状态栏、编辑框、单元格、名称框、行号、列号、工作区、工作表标签。 ③ P36 中的试一试 我们已经看到 Excel 有其特有的行号、列号、单元格、编辑栏和工作表标签等。 每一个单元格有其对应的地址。 那大家完成 37 页的做一做 任务二: P37 做一做 练习插 入一个新的工作表,删除工作表,移动工作表,为工作表命名。 建立简单的工作表 ① 鼠标或者键盘上的光标移动键可激活单元格, Excel 只能在 活动单元格 内输入数据。 ② 鼠标指针位于 Excel 窗口的不同区域,会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 保存工作簿文件 Excel 在保存时,系统会自动为每个工作簿加上 “ .xls” 的扩展名。 任务三: 输入 P38 的学生成绩登记表,熟悉 Excel 的简单操作。 (注意单元格的命名规则) 保存 Excel,注意保存的位置及文件名。 任务四:输入课程表( P40)。 要求:表格要有斜线。 (三)小结 我们今天一起认识了 Excel。 有谁能说说 Excel 窗口的内容以及它特有的功能、 Excel 表格如何建立和保存。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内容较为简单,重点是学会 Excel 的建立和保存,通过任务驱动,教师操作,习题练习,亲自动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节 编辑 Excel数据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输入、修改 Excel 数据的不同方法。 2. 掌握在工作表中插入、删除行和列的方法。 3.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 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输入和修改数据 2。 区分不同类型的数据及输入方法 难点: 区分不同类型的数据及输入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 Excel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五、教学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① 提问:前一节课讲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 ② 上节课输入 Excel 数据时,有没有出现差错,出现差错之后你是怎么处理的。 学生讨论。 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先来学习如何更快地输入和修改数据。 (二)讲授新课 如何输入、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输入数据的方法:输入新数据;激活单元格;输入数据 修改数据的方法: 用 Backspace 退格键删除; 双击单元格,用 Delete 键; 选中对应区域,用 Delete 键删除;(删除较多数据) 用编辑栏来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任务一:打开上节课输入的“学生成绩登记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修改成绩表中的数据。 并完成课本 P4142 中的试一试。 (注意操作要点) 如何在工作表中插入、删除行或列。 插入行或列:单击某一行或列,选择“插入” —— “行”或“列”,则新的行或列出现在该行的上面或该列的前面。 也可以直接 右击 进行操作。 删除工作表中的行或列:选定要操作的行或列,单击右键,选择删除。 删除后,原来位于下文或右侧的行或列会上移或左移。 任务二:在成绩表中练习行和列的插入、删除,并在里面输入数据。 如何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 —— 重点 Excel 单元格中的数据可以是数值、文本、时间、日期或公式等各种类型。 数值型数据的默认显示方 式是右对齐,文本型的默认显示方式是左对齐。 数字作文本处理,须在其前端加一个半角单引号。 日期型数据的形式可以是日期或时间,日期型数据可以直接输入,年月日以“ —”或“ /”隔开,时间中的时分秒以“:”分开,系统将自动转换成相应的格式。 在实际的操作中应该注意不同数据类型的差别,以及输入方法。 任务三: P4547 的试一试和做一做,按课本要求练习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进行比较。 (三)小结 输入和修改数据的便捷方法,应注意掌握和比较。 区分不同类型的数据及输入方法。 让学生回顾本课内容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内容 较为简单,重点是学会在 Excel 中输入、修改数据的方法,区分不同类型的数据及输入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教师操作,动手练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节 数据的自动填充与公式运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利用工具快速输入有规律的数据。 2. 学会用公式计算单元格中的数据。 3. 掌握复制公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养成 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填充柄工具的使用; 2.掌握在 Excel 中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 难点: 复制公式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 Excel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五、教学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