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饲养手册内容摘要:

( 8) 重视防疫工 作雏鹅出壳,注射小鹅瘟疫苗或抗小 鹅瘟高免血清,有条件 还 可 注射一次禽 出败疫苗。 饲养期间做好消毒工作。 ( 9) 加强日常管 理严格按大小、强弱分群饲养,适时 分群,每群以 7080只为宜。 一般 1 周龄 2025 只 /㎡ 2 周龄 1520只 /㎡ 3 周龄 1015只 /㎡ 4周龄 810 只 /㎡ 日 粮 合 理搭配,青 饲料不足可以培养牙苗喂鹅,平时注 意观察鹅群情况,发现异 常 及 时处理。 仔 鹅 的饲养管理 仔鹅是指 1 月以上 至选种鹅或转入育肥期的鹅,又称育成 鹅。 仔鹅消化能力强,采 食 量 大,对外界 环境适应性和抵抗力增强,是骨骼、 肌肉和羽毛迅速生长的阶 段 , 因此,应加 强放牧饲养和补给生长发育所需要的 营养物质,实行以放牧为 主 , 补饲为辅的 饲养方式。 ( 1) 仔鹅的饲养 :采用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 方式,在放牧中鹅可采 食 到 青绿饲 料并 能充分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 ,节省大量饲料。 放牧场 地 不 仅要青草茂 盛,附近还应有清洁水源、树荫或其 它遮阳物,以便于鹅随时 能 饮 到水和有一 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为 了 促 进鹅群快速 生长和更换新羽,除放牧外还需适当 补喂饲料。 如饲料营养不 足 , 就会影响换 羽,应补喂些能量和蛋白饲料,促进 骨骼正常生长,防止软脚 病 和 发育不良。 每 天 补 喂次数应按鹅的日龄、增重快慢、牧草质量和采食量灵活掌握,一般3050 日龄每天补 45 次, 5180 日龄每天补 34 次,如无放牧条件,实行圈养,每天供应每只鹅 青绿饲料 ㎏,日粮 中粗饲料比例要达到 30%左右 ,在运动场 边 上 建人工水池 ,供鹅每天下水游泳活动,有利于生 长发育。 ( 2) 仔鹅的管理 主 要 是 放牧管理,大群鹅放牧时要分 成小群,一般以 200 只为一群,如牧地小 , 草 料丰盛处, 鹅群应赶得拢些,使鹅充分采食,如 牧地大,草料欠丰盛,应使鹅群散开,以 充分自由采食,食后要进行放水,水要 清,每次放水 30 分钟,上岸休息 4050 分钟,再继续放牧。 放 牧 前 和收牧回舍 后要清点鹅数,检查鹅群健康情况, 发现病弱鹅应及时隔离和 治 疗 ,天热时早 出晚归,天凉时晚出早归。 归牧时要 让鹅群洗净羽毛,待羽毛干后 再赶回鹅舍 ,夜间要进行补料,严防兽害,适时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不到 疫 区 放牧,鹅舍 常清理消毒。 精选雏鹅 应选 择体型大 、生长 快、耐 粗饲的品 种,如 白鹅、 灰鹅等。 要求雏 鹅健壮活 泼,反 应灵敏, 卵黄收 缩良好 ,毛干后 能站稳 ,叫声 有力,用 手握住 颈部提起 来 时 双脚迅速收 缩。 对腹大、歪头等弱雏要淘汰。 精 喂 雏鹅 刚出壳的雏 鹅喂 %的高锰酸钾液,并在每 100 亳升 高锰酸钾溶液中加维生素 C5 毫升 ,维生素 B16 毫升 ,葡萄糖 5 克 ,红糖 3 克,日喂 3 次 ,连喂 5 日。 用鲜莴笋叶或鲜 嫩菜叶置于干净地方让其采食, 2 小 时喂 1 次; 2 日龄 ~4 日龄喂用水浸过的饭坯 子,日喂 4 次 ~5 次,夜间 1 次; 5 日龄 ~10 日龄日 喂 7 次 ~8 次,夜间 2 次,日粮中米饭占 20% ~30%,青饲料占 70% ~80%; 11 日龄 ~20 日龄逐渐喂配合饲料, 采食青草,日喂 5 次 ~6 次,晚上 2 次。 饲料配方为 (% ):玉米50,鱼 粉 8,花生麸 10, 米糠 20,细 糠 10,生长 素 1,贝壳粉 ,骨粉 ,另 加 抗 生素及多种 维生素 ,食盐。 养好种鹅 鹅生长至 4 周龄 ~10 周龄,应离开 育雏舍,转入生长鹅舍。 鹅 30 日龄后至主 翼羽长 出前以吃 青饲料 主,适 当补充精 料,使 其充分 运动,提 高生活 力。 一般每日饲喂 4 次 ~5 次,其中晚上加喂 1 次。 喂料时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内,精 料和牧草的比例为 1∶ 4,配成半干半湿状饲喂。 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 (% )为:玉米粉 45,米糠 15,麸皮 10, 豆粕 22,鱼粉 4,骨粉 ,贝壳粉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 ,食盐 ;或玉米 20,鱼粉 4,花生麸 4,米糠 10,细糠 60,生长素及抗 生素 1,贝壳粉 1。 配 合料用量应随着饲养日龄逐日增加, 牧草可切成 1 厘米 ~2 厘米长喂鹅。 如果没有水上运动场,饮水器内要不断清水,每天清扫 2 次。 生长 鹅舍每天打扫 1 次, 勤换垫草,遇晴天,可 在运动 场上加喂 牧草, 吃完了 就添加, 保持环 境清洁 、卫生、 安全, 让鹅充分生长。 快 速 育肥 经过 40 天 ~50 天的饲养 ,鹅的主羽已长出,体重达 公斤 ~2 公斤时,即可采用 “高能量、低蛋 白 ”的日粮进行强度育肥 20 天 ~30 天,鹅体重可达 4 公斤。 育肥的方法 有 3 种:自食育肥饲料配方 (% ):前期用玉 米 3面粉 、米糠 豆 类 贝壳粉 骨粉 食盐 ;后期用玉米 3面 粉 米糠 2高粱 、贝壳粉 骨粉 食盐。 将配合饲料加水拌 湿,放置 3 小时 ~4 小时进行软化后饲 喂,每天喂 4 次,供足饮水。 喂后放鹅下水洗浴,并增喂 1 次夜 食。 鹅舍的光线 要暗,并限制运动。 圈养育肥用 竹片或木棒圈成围栏,栏 高 米,每平方米 养 3 只 ~4 只;或用竹木和芦席搭 离地约 50 厘米 ~60 厘米高的棚架,以便清除粪便。 食槽和饮水器 挂在栏 外,围栏 留缝让 鹅采食 饮水。 按 鹅的大 小强弱 分别圈养 ,在圈 养中要求鹅舍安静,避风保暖,限制活动,以减少消耗。 饲料要求多样化,精青配合。 精料加水拌成半 干半湿状饲喂,日喂 4 次 ~5 次,夜间 1 次。 将饲料用水拌匀,做 成手指 粗的条状 物,人 工填喂 入鹅 的食 道中。 填料者 左手捉住 鹅头, 张开鹅嘴 ,两膝 夹住鹅身 ,右手 拿饲料 条蘸一下 水,用 食指将 饲料塞入 食道, 并用手轻轻推动使其吞 下。 每天填喂 4 次 ~6 次,一般 第 1 天 ~3 天,每次喂 3 条 ~4 条,第 4 天 ~8 天,每次喂 4 条 ~6 条, 8 天以后每次喂 6 条 ~8 条。 喂后供足饮水。 填喂数量要灵活掌 握,以下一次填喂时嗉囊内刚刚没有食物, 鹅稍有饥饿感为宜。 强制 育肥用玉 米、山 芋、米 糠、豆饼 等粉状 饲料和 适量食盐 及微量 元素混合后用水拌匀, 制成 1 厘米 ~ 厘米粗、 6 厘米长的条状 物,待阴干后,人工填 入鹅的 食道中。 填喂时 ,两膝 夹住鹅身 ,左手 抓 住鹅 头,使鹅 嘴张开 ,右手拿 饲料条 蘸水一下 ,用食 指将饲 料塞入食 道中。 每填一 条,都用 手顺鹅 颈轻轻推动以助其吞下,每日喂 4 次~ 6 次,晚上喂一次。 填饲量视鹅重和消化能力而定。 填食 前一小时 ,食道 膨大部 位出现凹 沟,为 消化正 常;早于 填食前 一小时出 现,则 需要增料 ;晚于 填食前 一小时出 现,则 需减料 或推迟填 食时间。 在填喂 时 还 应慎防将料 条填入气管中。 另外,应注意供应充 足的清洁饮水。 如何做好春季雏鹅的饲养 春季是雏鹅饲养的高峰季节,规模饲养中, 1~ 30 日龄的雏鹅死亡率一般占全期死亡率 70%以上。 其中因饲养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占雏 鹅死亡总数的 15%左右。 现将如何做好春季雏鹅的饲养管理介绍如下,供有关人员参考: 鹅舍空置:鹅舍清洗、消毒完毕后到进鹅前空舍时间至少 2 周,关闭并密封鹅舍,防止野鸟和鼠类进入。 雏鹅的选择: 雏鹅应由无小鹅瘟、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和垂直感染的细菌性疫病的规模种鹅场(户)提供的经过产地检疫的健康雏鹅。 同一栋鹅舍饲养群体或全场的所有鹅只在同一段时期内应来源于同一种鹅场(户)。 不得从禽病疫区引进雏鹅。 合理分群:根据出雏时的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对弱小雏鹅进行合理补料。 饲养中还要注意根据鹅只 的生长发育和大小、强弱不断调整鹅群,使每群同龄鹅大小、强弱尽量一致,以便饲养管理。 雏鹅出生后 24h 左右第一次饮水。 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防止垫料和饲料霉变。 饮水中可以添加葡萄糖、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类添加剂。 第一次饮水后~ 可以喂食。 饲料中可以根据所饲养肉鹅品种推荐的饲养标准喂给全价料。 每次添料根据需要确定,尽量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发生霉变。 饲料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不应饲喂超过保质期或发霉、变质和生虫的饲料。 温度:雏鹅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低温和温度骤变的适应力很弱。 雏鹅在 低温环境中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常因窒息而死亡。 鹅舍温度超过32℃ ,雏鹅即精神不振,少食,喝水多,体热散发受阻,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诱发疾病。 长期高温还可引起雏鹅大批死亡。 育雏鹅的温度要求适宜而均衡: 0~7 日龄的雏鹅要求舍温在 28- 30℃ 左右,而后随其日龄的增加结合天气气温变化,每周下降 2- 4℃ , 30 日龄雏鹅对温度变化有一定适应能力,可恒定在 15- 25℃ 左右。 湿度:当环境湿度超过 80%,同时伴随温度不适时,雏鹅即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挤堆、呼吸困难、拉稀、绒毛松乱等症状,突出表现是叨毛,严重 时雏鹅整个头、颈和背部的绒毛全部被叨光,使雏鹅发育不良,形成为僵鹅。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容易孳生,饲料和垫料容易霉变,鹅群易发曲霉菌病。 湿度过低无疑会对水禽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后果,且易导致环境中灰尘过多而引发呼吸道病。 雏鹅适宜湿度为 50- 75%。 谨防雏鹅饥饿或缺水:雏鹅的新陈代谢日益旺盛,但雏鹅的胃肠容积小,所以要求饲料量充足、品质好、易消化。 饲养过程中要合理分群,料槽或料盘的大小、高低要适宜,摆放位置要适当,保证每只雏鹅都能吃得好、吃得适中 (七八成饱 )。 刚出壳的雏鹅机体含水分 75%左右,若 24 小时内不给雏鹅饮水,雏鹅就会因严重失水而迅速出现脱水症状。 因此,对幼雏来说,及早供给清洁适温的饮水比喂料更重要,而且饮水不能中断。 谨防有害气体对雏鹅的危害:雏鹅对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十分敏感。 当环境中有害气体超标时,雏鹅就会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加快、羽毛松乱无光泽等症状。 若有害气体继续蓄积,雏鹅则会出现眼角膜混浊、眼睑水肿、流泪、流鼻涕,进而食欲废绝,并出现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直至死亡。 造成雏鹅二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室温较高、育雏舍通风不良、雏鹅饲养密度过大等。 引 起雏鹅氨气和硫化氢中毒的主要原因有育雏舍潮湿、通风不良、污秽的垫料和粪便等有机物没有被及时清除而发酵产气等原因引起。 谨防雏鹅药物中毒:不少养殖户有不用药物不放心,用量少了不治病的错误认识,造成雏鹅滥用药物中毒死亡在养鹅过程中很常见。 鹅属草食水禽,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对药物比较敏感,尤其是雏鹅。 饲养户应建立现代饲养观念:只要能经常保持育雏环境清洁、卫生,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适宜,调群、分群合理,通风换气良好,并定时定量喂给新鲜干净的饲料和饮水,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对雏鹅定期进行免疫,雏 鹅就能健康成长,且不易发生普通病和寄生虫病。 谨防挤压和鼠害:育雏室保温条件不好、雏鹅突受惊吓、雏鹅在装运过程中遭受颠簸、不定时喂料饮水、饲养密度过大等常会引起雏鹅挤压致死。 鼠害对 3 周龄内的雏鹅影响最大,不仅会引起雏鹅死伤,还会传染疾病,危害其他畜禽,必须严加防范。 重点要堵塞育雏室的鼠洞,注意门窗严实,严防老鼠进入。 防止鸟和鼠害 控制鸟和鼠进入鹅舍,饲养场院内和鹅舍经常投放诱饵灭鼠和灭蝇。 鹅舍内诱饵注意严格控制,或在空舍时投放,使鹅群不能接触。 1鹅场(户)废弃物处理:主要包括鹅粪 (尿 )、 垫料、病死鹅和孵化厂废弃物 (蛋壳、死胚等 )、过期兽药、残余疫苗和疫苗瓶等。 鹅场(户)废弃物处理方法:使用垫料的饲养场,采取鹅出栏后一次性清理垫料,饲养过程中垫料潮湿、污染后要及时清出、更换,网上饲养时应及时清理粪便。 运动场上的粪便也要每日清除,清出的垫料和粪便在固定地点进行堆放,充分发酵处理。 病死鹅和孵化厂废弃物 (蛋壳、死胚等 )、过期兽药、残余疫苗和疫苗瓶等应焚烧或深埋处理。 1适时免疫接种:鹅场(户)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 1疫病控制和扑灭:鹅场(户)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及时确诊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发生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等疫病时,应对鹅群实施清群净化和治疗措施;确诊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鹅场(户)应配合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鹅群实施严格的封锁、隔离、扑杀措施;全场进行彻底的洗场消毒。 1应制定合理的鹅舍消毒程序和制度,并认真执行;每批鹅出栏后应实施清理粪便、废弃物、清洗、熏蒸消毒、喷雾消毒、空舍等措施。 1适时驱虫育肥上市前 2 周左右,视鹅的体况决定是否驱虫一次。 驱虫药物可使用丙硫咪唑、伊维菌素 、吡喹酮等。 1鹅饲养应坚持 “全进全出 ”原则。 即全群雏鹅同时进场,同期出场。 夏季养肉鹅有诀窍 防暑降温 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 6~ 7 只为宜,保持鹅舍通风透气,且舍内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