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无砟轨道精调方案内容摘要:

2mm/8ɑ 基线长 48ɑ 10mm/240ɑ 基线长 480ɑ 4 水平 2mm — 5 扭曲(基长 3m) 2mm — 6 与设计高程偏差 10mm — 7 与设计中线偏差 10mm — 注: 表中ɑ为轨枕 /扣件间距; 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应低于设计值。 六 、资源配置 人员分工,1人操作精调小车, 1 人操作全站仪, 2 人安装、拆卸棱镜(可视情况增加), 4 人调整螺杆调节器。 主要工具,1辆轨道检测小车、 1 台全站仪 、 扭矩扳手。 7 七 、精调工艺流程 工前检查 ,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 轨道精调小车的工作状态检查,轨道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检查,螺杆调节器固定情况检查,扭矩扳手性能检查。 精调 步骤及方法 轨道检测小车、全站仪及精调用工具由汽车运抵工地,人工搬运至作业面。 ( 1)步骤 A、确定全站仪坐 标。 每工作面配备 1 台具有自动搜索、跟踪、计算、传输数据功能的全站仪。 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通过观测附近 8 个固定在隧道边墙上的控制点棱镜,自动平差、计算确定位置。 改变测站位置,至少要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 6 个控制点。 B、测量轨道数据。 全站仪测量轨道精测小车顶端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 C、反馈信息。 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误差值将迅速反馈到精测小车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 D、调整中线。 采用双头调节扳手,左右同时调整轨向锁定器。 E、调整高程。 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 高度尽量往上调整,不下调。 F、 精调好轨道后,应尽快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如果 轨 8 排框架 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 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 ( 2)方法 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测量数据,总结出了轨道检测小车“定点定位,两点一线,由远及近,顺序进行”的使用原则,和据“测点距离、平差精度、同测点的测量绝对偏差值”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