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施工技术指南内容摘要:

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过渡段施工基本工艺流程 无砟轨道的支承层或底座 从过渡点开始向有砟轨道延伸长度应符合技术要求,支承层或底座的厚度 路基上无砟轨道的支承层或底座从过度点开始向有砟轨道延伸长度应符合 设计要求,支承层或底座的厚度应按设计要求平顺过渡,同时满足有砟轨道区段最低道砟厚度的要求。 路基上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过渡时,无砟轨道末端根据设计要求设置端刺或者在轨道板(道床)下采用钢筋混凝土底座取代支承层,轨道板(道床)与钢筋混凝土底座间设置的剪力筋位置、数量、深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过渡段范围内的轨道刚度过渡所采用的胶垫规格、型号及轨枕类型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有砟轨道过渡区段道砟分级黏结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道砟分级黏结前应进行上砟整道,线路稳定、符合设计要求后 方可进行黏结工作。 2 过渡段内,从无砟轨道向有砟轨道逐渐降低黏结强度。 有砟轨道道砟分成施工准备 过渡段测量 过渡段路基、桥梁、隧道状态检查 过渡段基础面处理 铺轨、铺砟上砟整道 混凝土底座或支承层施工 过渡段基础面处理 过渡段基础面处理 辅助轨安装 质量检查 相等的三段进行黏结:第一段:全部黏结(轨枕下、轨枕间、砟肩);第二段:轨枕下道砟和砟肩黏结;第三段轨枕下道砟黏结。 3 道砟黏结施工前应掌握天气情况,宜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 雨、雪天或道砟吸附水分时不宜施工,需要施工时,应有充足的烘烤机具保证道砟黏结前全部干燥。 4 道砟胶喷涂施工宜分上下两次进行,施工前先将轨枕底面以上的道砟刨除 ,进行第一次道砟胶喷涂,约 1~2h后(根据现场天气情况进行调整),将刨除的道砟回填,并夯实 ,进行第二次道砟胶喷涂。 5 待黏结的道砟应干燥、清洁。 6 道砟胶喷射应从有道砟与无砟轨道结合部向有砟轨道方向进行,按设计要求依次喷射需要黏结的区域。 喷射的速度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7 道砟黏结施工完成 5~12h,达到设计强度 80%后,施工车辆方可低速通行。 过渡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过渡段轨枕及配套扣件,满足辅助轨安装要求。 辅助轨、轨枕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过渡段辅助轨、轨枕安装位置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辅助轨横向 偏差 5 2 辅助轨轨面高程 0 15 3 特殊轨枕枕间距 177。 20mm,连续 6 根轨枕的累计值177。 30mm 过渡段辅助轨及配套扣件的组装铺设可在无缝线路铺设完成后进行。 过渡段锚固钢销钉施工应符合本技术指南第 条的规定。 有砟轨道与板式无砟轨道过渡段轨道板板底应按设计要求粘贴橡胶垫层,橡胶垫层及胶黏剂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不同形式无砟轨道之间的过渡段 不同形式无砟轨道间过渡段施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 图 不同形式无砟轨道相互之间的过渡段施工基本工艺流程 不同结构高度的无砟轨道结构之间的过渡段,应按设计要求在过渡区消除高差,保证相互之间顺接。 采用扣件弹性垫板的静刚度来实现 刚度过渡时,所使用的扣件弹性垫板的规格、型号、数量及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过渡段轨道板板底应按设计要求粘贴橡胶垫层,橡胶垫层及胶粘剂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不同类型无砟轨道之间的过渡段按设计要求设置纵向连接钢筋、抗剪钢筋(销钉)及端粱 等。 道岔两端应预留不小于 200m的长度作为道岔和区间衔接测量的调整距离,道岔与区间无砟轨道衔接时应以道岔控制基桩为依据进行调整。 施工准备 过渡段测量定位 过渡段路基、桥梁、隧道状态检查 基础面处理 支承层或底座施工(高度顺接) 道床板(轨道板)施工 长钢轨铺设及调整 质量检查 16 无缝线路施工 一般规定 无缝线路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图见图。 图 无缝线路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图 无缝线路铺设主要施工设备:机车、长钢轨运输车、 长钢轨铺设机组、移动式闪光焊接作业车、拉轨器、锯轨机、钢轨打磨机、正火机、调直机、探伤仪等。 无缝线路施工设备的性 能应满足施工工艺和进度要求。 施工前应调查当地气温资料,掌握轨温变化规律,合理安排施工组织。 铺轨作业区与单元轨节锁定作业区之间的距离不宜太长。 单元轨节左右股焊接接头相错量不应大于 100mm。 焊接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钢轨焊头质量标准,并应持有国家铁路主管部门认可的技术机构颁发的“钢轨焊接工操作许可证”。 焊接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焊接设备的操作规程,并按型式检验确定的作业参数操作。 探伤人员应持有铁道部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 定考核委员会颁发的Ⅱ级或以上级别的技术资格证书,并经过钢轨焊缝探伤技术培训方能独立上岗作业。 钢轨闪光焊 接型式检验应符合《钢轨焊接 第 2 部分:闪光焊接》( TB/)相关规定,未经型式检验合格,严禁施焊。 批量焊接生产过程中,应按《钢轨焊接 第 2部分:闪光焊接》( TB/)相关规定进行生产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每个钢轨焊头均应进行超声波探伤和外观检查,并标记编号,填写焊接记施工准备 长钢轨运输及存储 无砟轨道长钢轨铺设 有砟 轨道铺枕铺轨 工地钢轨焊接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滚筒法或拉伸器滚筒法) 质量检查 录报告。 工地钢轨焊接应采用移动式闪光 焊接。 道岔内及两端钢轨接头宜采用率热焊。 施工环境温度低于 0℃不宜进行工地焊。 刮风、下雨天气焊接时,应采取防风、风雨措施。 焊后推凸 ,焊渣不应划伤或挤入母材。 推凸余量:焊接接头轨头、轨底及轨底顶面斜坡不应大于 1mm,其他位置不应大于 2mm。 工地钢轨焊接应符合长钢轨布置图,其加焊长度不得小于 24m。 铺轨时应加强对道床成品的保护,扣配件装卸应避免砸坏道床和承轨槽。 无砟轨道长钢轨铺设 无砟轨道长钢轨铺设主要有拖拉法和 推送法两种方法。 长钢轨铺设基本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图 长钢轨铺设基本施工工艺流程 长钢轨铺设主要设备有: 1 拖拉法主要铺轨设备组成:机车、长轨运输车、分轨推送车、顺坡小车、引导车及其他辅助部件等。 2 纵向推送法主要铺轨设备组成:机车、长钢轨运输车、长钢轨推送车(含过度车)、顺坡架等。 铺设长钢轨应具备的条件: 1 无砟轨道铺设应先在无砟道床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并达到 规定强度后方可施工。 2 铺轨前应按“配轨表”配轨,并 依次编写铺轨编号。 配轨时应考虑工地焊头与桥墩台、过渡段等位置关系。 3 道床及承轨槽表面清洁、无杂物。 4 扣配件预组装到位,螺栓应涂长效防腐油脂。 铺轨应严格按“配轨表”铺轨编号依次铺设长钢轨。 长钢轨落槽 连接钢轨、安装扣件 质量检查 长钢轨装车 长钢运输编组 长钢轨列车工地对位 长钢轨牵引及推送 长钢轨前端落槽 长轨与牵引车连挂 牵引车拖拉长轨前行 长钢轨牵引 长钢轨推送 按铺轨计划表组织长钢轨运输车在存轨场装车线装车,每层钢轨经核对无误后,进行加固锁定,防止运输途中钢轨钢轨串动,危及行车安全。 经列检作业后,采用机车将长钢轨车推送到位。 按照装车表,将已选配标识好的长钢轨按顺序装车,装车时由内向外,卸车时由外向内。 长轨列车在 施工地段运行限速 5km/h,在接近已铺长钢轨轨头 10m处应一度停车,缓慢对位。 对位时,要在钢轨上划出停车标记,并派专人安放铁鞋和止轮器。 长钢轨铺设前应提前将支撑滚筒每 5~10m均匀放置在承轨槽之间的道床上,曲线地段应适当加密,并有钢轨防范措施。 “拖拉法”铺设长钢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轨运输车组推送到位,顺坡小车前轮中心线距已铺钢轨末端约 350mm,并停好就位、打铁鞋。 2 从两外侧向内松开要拖拉的一对钢轨锁定装置。 先将升降轮架调整到合适高度,将分轨导框对准要拖拉的一对钢轨 ,长钢轨端头安装夹轨器,挂钢丝绳,用拖拉卷扬机从长钢轨运输 车上拖拉长钢轨,将钢轨拖至钢轨推送装置,夹紧钢轨,卸掉夹轨器。 3 用推送装置将钢轨推送至引导钢轨夹钳处 ,将钢轨头与引导车钢轨夹钳固好。 4 引导车拖拉钢轨前行,必要时与推送装置联合推拉钢轨。 5 钢轨末端拖出钢轨推送装置时,引导车速度降至 1~,钢轨末端滑下顺坡小车前端后槽后立即停车。 6 用拉轨器把钢轨拖拉到位,与已铺好的轨道连接,安装钢轨连接器。 “纵向推送法”铺设长钢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卸轨起点约 9m、 16m及 26m 处一次组装 A 字型龙门顺坡架。 通过三台龙门顺坡架将长钢轨由平车高度卸至承轨槽 滚筒上。 2 推送长钢轨时应设专人引导。 轨头送入推送机构时,位置要准确,拖拉要平稳。 3 长钢轨终端距长钢轨推送机构 ,松开长轨推送机构夹持油缸,完成推送阶段。 4 长轨列车带放送车退后 6m,长轨终端下落位置应采用短枕木头进行防护,人工配合机具推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