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高空作业安全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模后形成的临边或洞口,应按本规范有关章节进行防护。 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混凝土浇筑悬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脚手板、吊篮、吊笼、平台等设备,均需经过 技术鉴定或检证方可使用。 ,必须系好安 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 、 钢筋绑扎悬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脚手板、吊篮、吊笼、平台等设备,均需经过技术鉴定或检证方可使用 , 钢筋绑扎时的悬空作业,必须在满铺脚手板的支架或操作平台上操作。 、攀登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现场登高应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也可采用载人的垂直运输设备。 进行攀登作业时可使用梯子或采用其他攀登设施。 ,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 供人上下的踏板其使用荷载不应大于 1100N。 当梯面上有特殊作业,重量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加以验算。 ,均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验收其质量。 ,不得垫高使用。 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 立梯工作角度以 75176。 177。 5176。 为宜。 踏板上下间距以 30cm为宜,不得有缺 档。 ,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 1处。 连接后梯梁的强度,不应低于单梯梯梁的强度。 35176。 ~ 45176。 为宜,铰链必须牢固,并应有可靠的拉撑措施。 梯宽不应大于 50cm,支撑应采用不小于 L70 6的角钢,埋设与焊接均必须牢固。 梯子顶端的踏棍应与攀登的顶面齐平,并加设 1~ 1. 5m高的扶手。 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 5m为宜。 超过 2m时,宜加设护笼,超过 8m时,必须设置梯间平台。 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其他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也不得任意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搭设临边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措施 ,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原木横杆上杆梢径不应小于 70mm,下杆梢径不应小于 60mm,栏杆柱梢径不应小于 75mm。 并需用相应长度的圆钉钉紧,或用不应小于 12号的镀锌钢丝绑扎,要求表面平顺和稳固无动摇。 ② 钢 筋横杆上杆直径不应小于 16mm,下杆直径不应小于 14mm,栏杆柱直径不应小于 18mm,采用电焊或镀锌钢丝绑扎固定。 ③ 钢管横杆及栏杆柱均采用声 48 (2. 75~ 3. 5)mm的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 ④ 以其他钢材如角钢等作防护栏杆杆件时,应选有强度相当的规格,以电焊固定。 ,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 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 ~ ,下杆离地高度为 ~。 坡度大于 1:22的屋面,防护栏杆应高 ,并加挂安全立网。 除经设计计算外,横杆长度大 于 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② 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 1000N外力。 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 九、 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电气操作人员取得“电工作业操作证”后,持证上岗作业。 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的规程、条例进行操作。 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进行施工用电设计,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方式。 现场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大于 4Ω;供电线路始段、末端作重复接地。 自备发电机组采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 电阻值不大于 4Ω。 发电机组与外电线路电源联锁,防止并列运行。 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开关;保证漏电保护器与设备相匹配,定期检查。 在金属容器内作业或特别潮湿的环境中使用 12V 安全电压。 架空线采用绝缘导线,并架设在专用电杆上。 架空线路之间及与各种设施之间最小安全距离满足规定要求。 横跨通道地段,其架设高度保证满足安全和限高要求。 电线、电缆横穿路面的进行挖沟暗埋处理。 安全用电,结合每月施工安全大检查同步进行。 发现安全用电隐患,填写“不符合整改通知单”及时进行整改,将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间及验证情况认真 落实。 十 、安全保证体系 严格执行国家和 交通 部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安全培训、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全员安全意识,形成自觉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氛围。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证投入足够的安全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