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混凝土施工时,重物不得冲击墙柱竖筋,造成钢筋弯曲。 重点控制悬挑构件,施工中严格把关,重点检查面筋是否正确,箍筋是否到位。 地下室剪力墙属底部加强区,要重点控制箍筋加密区、纵筋锚固、搭接长度、位置及该部位钢筋的绑扎质量。 七、成品保护原材架空堆放,场地排水良好,在原材上不进行油物、油漆操作,雨天施工,在钢筋上铺设麻袋或草帘,防止鞋上带泥污染钢筋。 梁、板混凝土浇筑后如有钢筋污染应及时清理,保证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同时可防止脱模剂污染钢筋。 板筋绑扎时,架设跳板,施工人员在跳板上操作预埋铁件及洞口模板,安装电管、水管或其他设施不得任意切割或破坏钢筋。 浇灌楼面砼时要搭设浇灌通道,砼浇灌过程中作好钢筋的复位校正工作。 对水电暖等设备预埋管线的产品保护第四节 模板工程一、模板的选用177。 1)筏板四面外侧及柱基采用粘土实心砖。 2)局部落深基坑高出筏板、承台面的模板采用木模进行配置组合,支撑采用Φ48。 3)地下室墙大面采用高强镜面竹胶合板模板,筏板、承台、顶板采用多层胶合板模板,以适应地下室结构与上部的较大差异性。 二、模板设计及施工地下室承台及墙模板1)模板设计由于地下室砼墙与上部结构不同,层高不同不能形成工具化作业,因此地下部分砼墙模板全部采用散拼散拆方案,以适应地下室结构与上部的较大差异性。 (1)筏板基础地胎模:底板西边模内侧用MU10标砖,砖模内侧用1:,阴阳角部位抹成R=200mm圆弧,以满足防水施工。 (2)筏板承台模板:采用多层胶合板模板支设吊模,沿承台长度方向在钢箍上焊接Ф10@600钢筋,作为承台侧边吊模底部支撑及定位;采用Ф12对拉螺栓(外承台带止水片)间距600对拉加固。 吊模底部支撑及定位钢筋形式如下: Ф12@600 80 750对拉螺杆形式如下: 40*40δ3止水片 Ф12Ф8定位卡 用于防水构件(普通构件无止水片及定位卡) 构件厚+430mm(3)地下室外墙导墙:由于地下室外墙具有防水要求,施工缝留设在承台上200mm处,因此地下室外墙需支设导墙模,采用多层胶合板模板支设吊模,吊模底部支撑及定位方法同上。 (4)地下室墙模采用高强镜面竹胶合板模板,模板拼缝处加海绵条,并粘贴胶带纸,彻底消除从该处漏浆。 墙体采用Ф12对拉螺栓(带止水片)双向间距400对拉,地下室施工拆模后,外墙螺栓头用切割机齐墙切掉,并向内錾2030mm,用防水砂浆抹平,地下室内墙,在螺栓外套PVC 管,拆模后将螺栓抽出重复利用。 内墙模板内支撑采用Ф12钢筋双向间距400,限位支撑既限制了两排钢筋的宽度,又防止模板靠钢筋过近,保证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 2)施工要点①准备工作,安排好模板的制作及堆放场地。 、尺寸、穿墙拉杆孔是否完全正确。 ,制作穿墙拉杆套管(PVC 管)。 ,弹模板线。 ②工艺流程模板清理→刷涂脱模剂→弹好控制线→砂浆找平→安装模板→安装对拉螺栓→校正模板垂直度→浇筑混凝土→拆模→ 模板清理→ 刷涂脱模剂→二次施工③立模方法定位基准的设置采用钢筋定位,一般宜采用φ12钢筋切割成与墙厚相等的长度点焊在墙的主筋上,点焊时应以墙体轴线为准,以保证模板安装位置准确。 支模时,依据剪力墙墨线在内墙根部上150mm范围内,竖向钢筋上焊接同墙板厚度的横向钢筋短头,以控制模板根部位置和几何尺寸;对于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外墙,应在筏板砼浇筑时梁顶加高200mm,作为砼导墙,可不焊接横向导墙筋,确保砼施工质量。 地下室顶梁板模板地下室顶板梁板的模板搭设时,在顺序上要先撑好梁模板后再铺平台板。 平台模板采用多层胶合板,采用木格栅排距,顶撑用直径φ48mm的钢管。 顶撑的纵横间距为120cm120cm。 主梁顶撑在沿梁长方向两侧的立杆间距为120cm,主梁梁底附加钢管顶撑间距为120cm,次梁沿梁长方向顶撑间距为120cm。 梁的侧模板采用多层板模,外面设置水平加强肋,梁底模采用18mm厚多层板板,梁高超过50cm时要用对拉螺栓拉紧,所有顶撑的受力扣件一律采用双扣。 (1)支设方法现浇顶板采取支撑+木龙骨+多层胶合板的散支散拆支模方案。 顶板模板选用18厚多层胶合板,为满足板面平整度要求,全部木方采用压刨将接双面刨平。 (2)施工要点①支模程序复核梁或板底标高→搭设钢管支撑系统→安放龙骨→安装模板→安装梁、板节头模板→安装预埋件及预留孔模板→模板接缝修补处理→涂刷模板隔离剂→核查校正→交付验收②施工要点、板支撑安装根据楼层标高、楼层顶板厚度及模板设计要求从房间的一边开始、依次逐排安装结构梁、板模板支撑架,靠近跨边的第一排楼板支柱到跨边的距离不宜超过300mm。 支柱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确定(楼板支柱间距一般为800—1200mm,梁支柱间距600—1000mm),当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位于同一条竖向中心线上,各层支柱之间应设水平拉杆和剪刀撑。 水平拉杆应根据支柱高度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在距离楼、地面200—300mm 位置处设置一道扫地杆,往上在支柱的纵、 左右设置一道水平拉杆,并应经常检查,确保支撑牢固。 先调整梁支柱标高,安装梁底板模板,并拉线找平,然后,根据梁的位置线按照“边模包底模”的原则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及斜撑等,并拉线校核梁侧模板的平直度。 梁侧模板的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楼板及模板厚度来确定,当梁高超过750mm 时,梁侧模板宜加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对拉螺杆用直径Φ12钢筋,加工长度L=B+430mm“B”为梁宽,水平间距A=800MM。 通线调节楼板支柱标高,按照模板排列图架设龙骨并找平,然后从房间四周铺设模板,在中间收口,对梁、板交接部位铺板时,应使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板上。 楼面模板龙骨间距应根据楼板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由模板设计确定。 一般情况下,大龙骨的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的间距为200—300mm。 对跨度L≥4m 的现浇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若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当主次梁交接时,应按照“先主梁、后次梁”的顺序进行起拱。 模板安装结束后,应对模板安装质量进行认真检查(如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接缝是否严密等)。 ③模板的保护措施传统的支模方法将顶板模板支靠于已浇筑成型的立面墙体上,拆模时,在撬动模板时极度易损坏板材边缘。 而设计中,在支设顶板模板时,沿板的边缘设置木方带拆模撬动木方便可带动模板下落。 这样,既保护了模板材料,增加了模板周转次数又避免了边角处跑浆。 ④顶板模板拼缝的密封顶板模板拼缝的严密与否,直接影响顶板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清水混凝土外观的关键。 在本设计中,我们提供了可靠的构造密封及材料密封设计,解决了拼缝的密封问题,使其接缝严密,棱角方正,不漏浆,混凝土表面无明显痕迹,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观感质量。 楼梯模板1)模板设计楼梯模板采用多层胶合板模板、钢管支架、散拼散拆的施工方法。 2)施工要点楼梯模板安装时,先要按设计要求划出楼梯段,楼梯踏步及平板、平台梁的位置,先安装平台梁、平台板的模板,然后在楼梯基础侧板上钉托木,楼梯模板的斜楞钉在基础和平台梁板外的和托木上,在斜楞上面铺钉楼梯底模,下面立斜向支撑,用拉杆拉接。 再沿楼梯立外帮板,用外帮板上的横档木将外帮板钉固在斜木楞上。 再靠墙的一面把反三角板立起,反三角板的两端可钉于平台梁的侧板上,然后在反三角板上外帮板逐块钉上踏步板,踏步侧板上头钉在外帮板的木档上,另一头钉在反三角上的木块侧面上。 在楼梯段模板放线时,要注意每层楼梯第一步与最后一步高度,常因疏忽了楼地面厚度的不同,而造成高低不同的现象,影响使用。 预埋件和预埋孔洞的安装应在模板上弹线定位要求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模板安装完后,应复核模板面标高或板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埋孔洞不得漏设,支撑架必须稳定牢固,模板超过规定时,应进行校正。 特殊细部设计(1)梁、板模板:所有木模的接缝及梁、板转角处均粘贴海绵条,防止漏浆。 (2)预留洞(孔)、预埋铁件固定方法 现浇砼构件的垂直立面或底平面上安装预埋铁件时,习惯把预埋铁件焊接或绑扎在相应位置的钢筋上,这样做的效果不理想,同时往往找不到预埋件,操作起来费工、费料、费事。 若采用两点固定方法,效果很好,拆模后预埋件自然外露、平整、位置准确,节省焊接工时。 具体固定办法:在制作预埋件铁件时,预先钻两个216。 4孔,并在孔内套丝扣,安装预埋件时,在模板上划线定位,找准预埋件的位置。 同时在模板上与预埋件孔的对应位置打两个216。 4孔,从模板外侧用216。 4半圆头螺丝将预埋件拧紧并使其紧贴于模板上。 打完砼后立即将螺丝卸下,回收清洗加油保养,以备再用。 立面预留洞可利用胶合板制作定型成洞尺寸的大小,将其固定于相对应的位置,浇筑砼后拆除即可形成所需的洞口;平面孔洞由安装队留设。 三、模板拆除结构浇筑后,需达到一定强度,方可拆模。 不承重的侧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方可拆模。 承重的模板应在砼强度达到下列强度以后,方能拆除。 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m)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悬挑构件100柱先拆斜拉杆,或斜支撑,再卸掉柱箍及墙板加固钢管及对拉螺杆连接件,用木锤轻敲模板使之与砼脱离,然后吊运至地面或其它使用部位。 梁、板应先拆梁侧帮及梯踏,再拆底板模,底板模先拆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承(撑),每根龙骨先留1~2根支承(撑)暂不拆。 操作人员要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撒去近旁余下的支承(撑)龙骨使其自由坠落。 有穿梁螺杆,先拆掉穿梁螺杆,再拆除梁底模。 模板全部脱模后,人工运至平台再吊至地面集中堆放,并及时进行清理、整修涂刷隔离剂,以备重复使用。 四、质量要求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几何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施工荷载。 所配置的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以免影响各砼构件的质量,并要具备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和符合砼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涂刷隔离剂。 模板安装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质量标准。 项 目允许偏差(mm)轴线位置5底模上表面标高177。 5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77。 10桩、墙、梁+4,5层高垂直全高≤5m6全高5m8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表面平整(2m长度上)5五、梁模板支撑架安全计算:梁模板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基本尺寸为:梁截面 BD=250mm45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立杆的步距 h=,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 F = =。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 A、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2+)/=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 均布荷载 q = += 集中荷载 P = =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 I = ;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 N2= 最大弯矩 M = 最大变形 V =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10001000/32400=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 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满足要求! B、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一)梁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最大弯矩 M = == 最大剪力 Q== 最大支座力 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 I = ;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