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劳动经济学(ppt39)第一讲劳动经济学绪论-经济学科(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会在工资决定机制中的作用。 邓洛普和罗斯都对工会所追求的工资政策进行了细致的经济学分析。 邓洛普将工会视为经济理论中一个组织,利用理性决策者模型对之进行分析。 罗斯认为不能将工会视为一个经济组织,工会是一个政治组织。 17 来自 料库下载 • 60年代,刘易斯对工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市场运行结果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其贡献在于重新指明了劳动经济学向分析和定量的角度发展的方向。 他把经济理论和计量方法应用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市场 /非市场活动的时间配置、劳动力配置以及劳动力的补偿问题的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舒尔茨和贝克尔在劳动经济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们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 18 来自 料库下载 ( 2)理论框架 理论之一:人类行为的本质 三个基本假设: 人类在在面临约束下具有最大化其利益的行为。 人类具有进行理性选择的认识能力。 人们都是个人主义者,不受他人的影响。 19 来自 料库下载 理论之二:关于市场的本质和市场运行 • 认为劳动市场虽然有其特点,但分析产品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某些理论模型或手段也同样适用于劳动市场。 此外,通常假设:劳动市场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存在着大量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很容易进入和退出市场。 这些假定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保证了需求和供给的力量能够决定一个稳定的均衡,非人格化的市场性因素成为工资的主要决定者和劳动力资源的主要配置者,市场的运行结果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0 来自 料库下载 ( 3)新古典理论方法论 特点:  它经常从可检验的一般假设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来推断某些理论上的预测。  主要运用边际决策规则。 21 来自 料库下载 制度学派  根据多夫门( Joseph Dorfman)的观点,制度学派的创始人主要有三个,他们是凡勃伦( Thorstein Veblen)、康芒斯( John Commons)和米契尔( Wesley Mitchell)。 22 来自 料库下载 ( 1)思想渊源  制度学派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大体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  第一阶段是以康芒斯为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康芒斯在威斯康星大学的追随者所形成的威斯康星学派。  利用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来解释市场运行的结果是制度主义的主要特征。 23 来自 料库下载  第二阶段在 20世纪的 40年代至 50年代,通常称为新制度学派。 以 John Dunlop,Lloyd Reyndds, Clark kerr, Arhtur Ross 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