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要点内容摘要:

CP(传输控制协议) 连接到因特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用于空间定位,这个地址被称为 因特网地址。 因特网地址的格式有两种: 数字地址 (即 IP 地址)和 文字地址 (即域名) ( 1) IP 地址 是由 4 个 小 于 256 的 正整数 组成,每个正整数之间用“ . ”隔开 ( 2)由于 IP 地址过于难记,人们采用域名,即用一个字符名称来表示计算机的地址 域名服务器 (DNS):计算机只接受数字地址, 域名服务器 是负责把域名 转换 成IP 地址的服务器。 每一个域名对应一个 IP 地址,但并不是每一个 IP 地址都有一个域名与之对应。 也即一个 IP 地址可以有多个域名。 域名的 表示形式 为:计算机名 .网络名 .机构名 .顶级域名 如: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网  常见顶级域名 中国 us 美国 uk 英国 jp 日本 tw 台湾  常见二级域名(机构名) ac 科研机构 商业机构 edu 教育部门 gov 政府部门 mil 军事部门 网络服务机构 int 国际组织 各种非赢利性的组织 bj 北京 sh 上海 sd 山东 qd 青岛 因特网 接入方式 有两种: 局域网接入 和 单机接入 (拨号上网 ) 我国在 1986 年开始进入因特网, 四大主干网 是: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 中国金桥信息网 、 中国科技网 17 第二章 网海采撷 WWW 的全称是 World Wide Web,中文名称叫全球信息网或 万维网 网页是用 超文本 (Hypetext)的格式写成的,并以文档文件的形式分布在世界各地的 Web 网站 (专门用于提供网页的计算机 )上,网页的内容可以包括文本、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和交互式功能。 常用的网页浏览工具有: Inter Explorer(又称 IE 浏览器 )、 Netscape 等 URL 的中文名称叫 统一资源定位器 , 它由四个部分组成: 协议方式 、 网站地址 (域名 )、 服务器目录 、 文件名。 如: 协议方式 网站地址 (域名 ) 服务器目录 文件名 了解 IE 常用 工具栏常用按钮 的作用,如 历史 、 主页 、 后退 按钮等 (第二册课本14 页 ) 后退:回到浏览器访问过的上一个网页。 前进:回到浏览器访问过的下一个网页; 停止:停止下载当前网页; 刷新:重新下载当前网页; 主页:返回起始页,即 IE 浏览器的主页 搜索:搜索 WWW 的资源,利用 IE浏览器设定的快捷键,登录到指定的搜索网站。 历史:列出最近访问过的网页、网站 浏览器工作的机制:浏览器先将 Web 文档 (包括图片 、声音等 )下载到自己的计 18 算机上 (以临时文件的形式 ),然后通过浏览器的解释后,在浏览器窗口显示网页文档。 建立 网页的快捷方式 (第二册课本 15 页 ) 选择“文件――发送――桌面快捷方式”菜单项 将网页 添加到收藏夹 (第二册课本 16 页 ) 选择“收藏――添加到收藏夹„”菜单项 将网页上的 图片保存 到本地硬盘 (第二册课本 17 页 ) 在图片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 择“图片另存为„” 设置 IE 浏览器的主页 (第二册课本 21 页 ) 方法一: 选择“工具 /Inter 选项„”菜单项(如下左图),在对话框中地地址栏中输入主页地址,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方法二: 在桌面的 IE 浏览器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 菜单项,在对话框中地地址栏中输入主页地址,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1 浏览网页时,保存整张网页,可以选择“文件 /另存为„”菜单项 1关闭浏览窗口中的图片显示:“查看”――“ Inter 选项”――“高级”――“显示图片”复选框。 第三章 网上搜索 19 搜索工具 (又称搜索引擎 )是位于某服务器上,并具有搜集、存储、分类等功能的处理程序。 具有搜索工具的网站叫作搜索网站,如搜狐、雅虎等 常用的搜索方式有两种:按专题目录搜索和按关键词搜索 (第二册课本 25 页 ) 写出按“关键词”查询北京大学的步骤 (第二册课本 26 页 ) ① 登录搜狐网站(或其他搜索网站) ②单击网页搜索框,输入“北京大学” ③点击搜索按钮 ④在搜索结果中找到“北京大学”关键词,单击即可进入北京大学网站 缩小搜索范围的策略:( 1)改变关键词;( 2)尽量少用通配符与含糊的词;( 3)使用逻辑控制符 AND 进行限制;( 4) 使用“引号”将必然连在一起的词变成词组来搜索。 网上下载软件的方式: Web 网页下载、 Ftp 下载; (第二册课本 31 页 ) 拨号上网需要用到的硬件和软件是什么。 硬件 :计算机、电话线、调制解调器 Modem 软件 :一套专用的通信协议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 :电话线一般都使用模拟信号,计算机内部工作只使用数字信号。 调制解调器的功能就是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种信号之间的转换。 第四章 网上快递 Email 常用的 Email收发软件有: Outlook Express、 Foxmail 等 电子邮件收发工具 Outlook Express 的启动 :依次单击“开始 /程序 /Outlook Express”选项 Email 地址 是唯一的,每个地址有三个部分组成:用户名、分隔符、域名 如 用户名 分隔符 域名 20 收件人:接收人的 E- Mail地址,可写多个。 抄送:是发送给收件人同时再发给另外的收件人的 E- mail地址,可写多个。 密件抄送:也是发送给收件人同时再发给另外的收件人的 E- mail 地址。 但所抄送地址不会出现在主要接收人和其他抄送人的邮件中。 附件的收发: 邮件的正文一般只能放文本 内容,如果想发送 word 文档、声音、图片、影像等给别人,就要使用附件来发送。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MTP 和办公邮件发送协议 POP 都是 E- mail的通讯协议。 BBS 是电子公告板系统的缩写。 第二单元 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关于数据:  计算机上所指的数据包括 数值型数据 (如 123456789)和 非数值型数据 (如声音、图像、动画等) 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管理和操作的 系统软件。 Microsoft Excel2020 电子表格软件基本操作 一些必记 的知识要点:  工作簿的组成:由一张张工作表组成,一个工作簿默认有 3 张工作表,最多可有 255 个工作表。 每个工作表共有 65536(216)行和 256(28)列  单元格的表示: 列标 + 行标,列标 用大写字母 (A, B……AA , AB……IA , IB,IV)表示, 行标 用阿拉伯数字 (1,2, 3……65536) 表示 如 : A2:表示第 2 行第 1 列的单元格 B1:表示第 1 行第 2 列的单元格 IV65536:表示第 65536 行第 256 列的单元格( 工作表的最后一个单元格 )。  区域表示:( C4: F10)表示从 C4 单元格到 F10 单元格的一个连 续区域。  输入字符型数据(如 001 或 3/5 类数据)时,须以 单引号 开头。 21  默认情况下单元格里面的 文字 是 左 对齐, 数字 是 右 对齐  几个常用函数: SUM 求和、 AVERAGE 求平均数、 MAX 求最大值、 MIN 求最小值、 ABS 求绝对值、 COUNT 计数  Excel 的窗口界面  几个常用按钮 (自动求和 )(粘贴函数)(升 /降序)(图表向导)(合并及居中)(边框) 一、 Excel 2020 的打开(启动) 打开方法有很多,如: 菜单栏 标题栏 常用工具栏 格式栏 编辑栏 活动 单元格 当前工作表窗口 当前工作表 (最多 255张 ) 状态栏 全选 22 依次单击“开始――程序―― Microsoft Excel”菜单, 双击桌面上的 Excel 快捷方式图标双击该选择项 双击任何一个以 .XLS 为扩展名的文件也可启动 EXCEL 并打开该文件。 二、 新建一个工作簿 方法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 方法 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三、 工作表的行列操作 选定整行:在工作表上单击该行的行号即可。 选定整列:在工作表上单击该列的列号即可。 选取整个工作表:单击 “全选”按钮(工作表左上角行号跟列号的 交叉点位置) 选取不连续的区域:选定不相邻的区域时,首先按下 Ctrl 键,然后单击需要的单元格。 四、 单元格的操作 插入单元格: ①将单元格指针指向要插入的单元格,使该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 ②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单元格”命令,弹出“插入”对话框 ② 在对话框中的选项框中有四组选择,单击某一个框,按下“确定”按钮即可。 删除单元格 ① 先将单元格指针指向要删除的单元格,使该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 ② 在“编辑”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弹出“删除”对话框 ③ 在对话框中的选项框中有四组选择,单击某一个框,按下“确定”按钮即可。 插 入列:将鼠标指向列编号,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列”命令。 插入行:将鼠标指向行编号,在“插入”菜单中选择“行”命令。 23 删除行:选定要删除的“行”编号,在“编辑”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 选定要删除的“列”编号,在“编辑”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 五、 改变行高或列宽 改变行高 ① 在“格式”菜单中选择“行”中的“行高”命令,弹出“行高”对话框 ② 在“行高”框中输入行高的值,按“确定”按钮即可。 改变列宽 ① 在“格式”菜单中选择“列”中的“列宽”命令,弹出“列宽”对话框 ② 在“列宽”框中输入列宽的值,按“确定”按钮即可。 利用鼠标操作调整 列宽 (行高) ① 将鼠标指针指向要改变的 列 (行)的与其下一 列 (行)之间的 分隔线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