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币汇率体制改革的作用期望过高,认为这样就能解决包括美国贸易赤字在内的所有问题,这是非常不现实的想法; • 其三 ,解决美国贸易赤字的真正方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特别是美国政府自身; • 其四 ,国际上有关人民币的讨论并非都是坏事,其实这能要求中国加快改革步伐,避免问题累积。 • 中国人民银行的 新闻官员 也坦率地表示,温家宝总理和周小川行长的表态已经很全面了,既然说不会“仓促”、“贸然”行事,那改革使会非常谨慎的。 • 从中国官方的表态可以看出,中国 并不排斥 对人民币汇率的改革,但同时也不会迫于外方的压力和言论而改变自己的原则与既定政策。 中国政府不仅会从 政治上 考虑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关系,也会从 国家利益、周边国家和地区利益以及改革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等角度 来考虑人民币汇率问题,一步一步有计划地实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我国学者的态度 反对者的声音: 人民币汇率的制定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是中国的内政,既然是内政就绝不允许其他外部势力的干涉。 人民币汇率政策要考虑本国的对外经济、国际收支平衡等多方面因素,而不是个别国家的贸易逆差或者顺差。 另外,美元近期来也在不断贬值,美国凭什么还要求人民币升值。 ” •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升值可能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健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 首先,人民币的升值有可能引发中国经济泡沫 ,如同当年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十多年的衰退和不景气。 • 其次,人民币升值将打压中国的出口贸易和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 第三,人民币升值将提高中国的生产成本,阻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 第四,人民币升值将增加中国的就业压力,并且将直接打击中国的制造业。 •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的 贺强 教授用一个简单易懂的线条结构关系来解答这些民众的疑惑 : • 汇率调整不当 → 中国出口受阻 → 压抑工业发展 → 下岗人数增加 → 丧失长远利益。 • 在当今欧洲和日本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美国单方面强迫人民币升值,一旦妨碍了中国这个“ 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的正常运转,将打乱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格局,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 赞同者的声音 : 他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可以解决 宏观经济 中的许多问题。 首先,有利于缓和当前通货膨胀压力。 人民币汇率被明显低估其后果必然是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当前中国同时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和货币对外升值压力,可借助人民币升值,大量进口粮食等基本消费品,能源、钢材等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一来可平抑国内物价上涨,防止经济进一步过热,二来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 其次,人民币升值可以有效增强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 在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下,人民银行的货币发行过程实质上只是被动地应付外汇的购入,外汇占款成为人民银行货币发行的主要手段。 在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情况下,人民银行疲于应付过多的外汇占款,根本无法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社会总需求,只能求助于行政手段。 人民币升值是最有效的恢复国内外经济平衡的经济手段,可以迅速降低外汇占款,增加货币政策操作空间,降低进口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 第三,把人民币的隐性升值转化为显性升值 ,从而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 随着中国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及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日益增大。 虽然中国暂时顶住了外部压力,坚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但外国针对中国的间接报复日益频繁。 在当前汇率水平上,由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商品出口较多,导致中国国内商品供给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出口成本也相应增加,这会导致企业出口创汇能力下降,这实际上是人民币的隐性升值。 • 如果让人民币 显性升值 会带来进口原材料和商品的人民币标价下降,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则抑制了消费品的价格上升。 虽然人民币的汇率表面上升了,但由于利用外部资源平抑了物价,企业出口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民币名义汇率上升带来的冲击。 • 第四,人民币升值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提升。 中国过去奉行的汇率政策是倾向于低估人民币汇率。 这样可促进出口、限制进口,从而通过净出口的增加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但也要看到,在每一次的经济扩张中,低水平重复建设像一个顽疾始终伴随着。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 产业结构 的提升。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理应有外部压力来促使其通过提高技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而非在低水平上简单地扩大再生产。 虽然中国经历了 20多年的迅猛发展,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仍然较低,产业结构还比较落后。 这与日本和德国在经济腾飞过程中伴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以及 产业结构 的不断升级优化形成了鲜明对比。 •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 的发展历程显示,一国经济蓬勃发展时,随着该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其货币也必将逐渐升值,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汇率逐渐回归到均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微观基础。 国际上的声音 • 国际上也有反对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但这主要集中在学者界。 在 20xx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 ,世界三大货币权威 分别就这一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斯蒂芬 罗奇 表示 ,在中国金融改革取得更多进展之前 ,过早上调人民币汇率是不合时宜的 ,而且很危险。 他强调指出 ,部分发达国家向人民币施加压力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目前 , 我们放眼全球 , 特别是在美国 , 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 ,尤其是近来美国和日本爆发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 ,实际上是针对中国的。 在我看来美国和日本是把中国当成了他们本国经济衰退的替罪羊。 • 欧元之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罗伯特 蒙代尔 认为 ,人民币应该保持稳定 ,重估人民币币值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他说 , 目前 ,美国有一部分人呼吁人民币应该升值 ,并且不断施加压力 , 但这不是中国应该做的 ,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这只会影响中国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 • 这位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列举了他的 蒙八条 : • 一是 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会延长人民币进入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时间; • 二是 会造成中国农村的萧条 ,农产品的销售会更加困难。 • 三是 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会减缓 ,造成中国经济的衰退。 • 四是 无论城乡 ,失业率都会提高 ,大家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难度增大。 • 五是 会加重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 六是 会造成中国的货币政策不稳定。 • 七是 如果人民币升值 ,在缺乏后续支持的情况下 ,还有再次贬值的可能。 • 八是 目前在中国周边国家 ,人民币起一定的通用货币作用 ,升值后的人民币可能丧失这种地位。 • 作为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的日本经济学家 ,有着日元先生称号的日本前财政大臣 神原英姿 表示 ,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日本经济复苏乃至未来十年整个亚洲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 短期内让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将有可能会让整个亚洲重蹈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 • 他说 , 目前中国没有任何人民币升值的必要 ,或许从一个更长的时间来看有这个必要 ,也许十年以后情况变了 ,也许有这个必要。 所以来自美国和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是不正确的。 一些跨国公司的态度 • 另外,美国的大型企业集团也得出几乎相同的结论。 美国商会驻北京办事处负责人 埃默里 威廉斯 表示,对人民币升值问题“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观点”。 他的话外之意不言自明:公司高层并不太希望人民币升值。 • 同时, 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 也撤销了指控中国操纵货币、违反贸易法并要求对其实行制裁的行动,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很多成员在中国内地投入了几十亿美元。 • 同时,熟悉国际贸易问题的 专业人士 都已认识到,即使中国升高人民币汇率,对于美国的贸易赤字也是于事无补。 因为,中国是许多产品在世界复杂的生产链上的最后一个环节,比如说,美国进口的电脑液晶显示屏标有“中国制造”的字样,但确切地说,应该是“中国组装”,其实就是中国进口高技术零部件进行装配,然后再发往美国。 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典型产品中,仅有 20%有高附加值。 由于人民币的币值没有影响到其余 80%商品的成本,汇率的变化对产品价格产生的影响很小。 国际游资的态度 • 众所周知,随着金融自由化潮流兴起与信息技术进步,金融工具日新月异,金融资产迅速膨胀,国际游资日益呈现出来去迅速、巨量冲击和机构化特征。 短期投机、牟取暴利是 国际游资 的首要特征。 而投机所依赖的前提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金融动荡,因此利用甚至有意制造动荡已成为国际游资所追求的目标。 •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布什政府已坚定实施 “ 有序贬值 ” 的美元政策,未来美元仍将贬值15%~ 20%。 美元持续大幅贬值,引发国际游资的投机狂潮,导致全球以美元计价的战略资源自 20xx年以来出现大幅上涨。 这给盯住美元或货币篮子中美元比重过高的 亚洲货币 以巨大的升值压力。 国际游资源源不断流入亚洲,意在豪赌亚洲货币升值。 国际游资的这一次兴风作浪,选择了被认为是亚洲货币 “ 中流砥柱 ” 的人民币作为 “ 第一块骨牌 ”。 若能扳倒人民币,该地区其他国家自然无法抵御来自国际政治与市场压力,必将纷纷被迫将本币升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