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内容摘要:
、梯形垫:适用于肢体斜坡处,如肘后部、族踝部。 4、高低垫:适用于锁骨或复位后固定不稳的桡、尺骨。 5、抱骨垫:呈半月状,用于髌骨骨折。 6、葫芦垫:适用于桡骨头脱位时。 5 7、横垫:用于桡骨下端骨折。 8、合骨垫:用于下尺桡关节分离时。 9、分骨垫:用于前 臂桡尺骨骨折等。 四、布带 宽1 .5~2㎝,用双层白布或4~6层绷带缝成,大腿用宽厚布带,上肢用窄薄布带。 五、应用 在手法复位骨折后,按下列步骤行夹板固定: 1、外敷或贴消肿止痛膏药,再以绷带均匀缠绕患肢,切勿加压; 2、放置纸垫:将选好的纸垫,准确地放在骨折的适当部位,正确运用各种类型的纸压垫,并按两点加压,三点加压,错对加压等方法作用于骨折端。 3、安放夹板:按照各部位的具体要求,依次安放选好的夹板,由助手扶托固定。 4、捆绑布带:夹板外缠绷带后以四条布带捆绑夹板。 近侧端一道留在最后。 捆绑时先将布带双 折对齐,平均用力缠绕两周。 检查布带的松紧度,要求布带在捆紧后能不费力地在夹板上下移动1㎝为宜。 六、固定后病人的护理 : ⑴搬送病人:夹板固定后要防止因肢体重量而致骨折移位。 ⑵抬高患肢,观察肢体血运:注意肢体颜色、温度、感觉及肿胀程度,如发现肢端肿胀,疼痛,温度下降,颜色发青,知觉麻木,伸屈活动障碍且伴发剧痛者应即使处理,否则,肢体有发生缺血性挛缩的危险。 ⑶调整布带:一般在复位四日内,患肢肿胀有加重趋势, 应每日将布带放松一点,保持1㎝左右的正常移动度。 以后肢体肿胀渐轻,布带会变松,应每日捆紧一点。 两周后肿胀消退,夹板固定趋向平稳。 6 ⑷复位后不稳定的骨折,最初一周内应复查X线片,如骨折有变位或纸压垫及夹板有移位,应即使调整。 ⑸两周后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应每周门诊复查一次,直至骨折临床愈合。 ⑹及时指导病人进行功能活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⑺骨折临床愈合日期即为解除外固定日期。 外固定架技术 一、定义 将骨折的远近两端用骨针或钉穿过,在皮肤外将穿过骨折两端的骨针固定在外固定架上,从而达到使骨折对位和固定的目 的,即为外固定架技术。 二、作用 1、能保持骨折端的良好对位; 2、可牵开骨折两端以延长肢体; 3、可利用加压技术,促进骨折愈合; 4、可以纠正早期的成角畸形与旋转畸形。 三、适应证 1、开放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病人的转送,方便伤口处理; 2、治疗骨不连; 3、肢体延长术;。骨伤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相关推荐
点 : 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方 案、相关批文、实训教学及管理相关文件、实地考察。 预期目标 : 12 个 /48 个 验收要点 : 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方案、相关批文、实训教学及管理相关文件,实地考察。 预期目标 : 19 个 /53 个 验收要点 : 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方案、相关批文、实训教学及管理相关文件,实地考察。 校外 顶岗 实习 ( 10 人以上) 基地数 27 个 预期目标 :新增
享誉省内外。 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几代人薪火相传,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多年来,学院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学历教育与能力提高并举、师德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的方针,建立比较完善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和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强化双师素质培养,初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 务精干、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学院拥有良好的实训基础和先进的实训设备 ,拥有独具特色的机电厂及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
求 ,面向畜牧兽医、制药等行业,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充分利用专业及专业群的实训基地、实训室、实训中心及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服务平台,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咨询、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横向课题研究、项目开发等,为养殖场、食品厂、兽药厂等提供新技术 、新品种,解决企业生产难题。 通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在建设期内,培训各类人员达 3 万 人次 左右。 年度目标: 1. 发挥学校与社会资源优势开展 技术培训
达标 达标 基本合理 —— —— 达标 基本合理 医院感染及 预防保健指标 100% 格率 100% 、四病报告合格率 100% 100% < 10% 24 小时报告率> 95% < 70% > 50% ≥ 95% ≥ 96% 100% 0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 % 达标 达标 达标 0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63% 10%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15 精 神
半年我科组织多次重大、疑难病例讨论,请全院相关科室参加会诊讨论。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积极准备二甲创建工作。 严格按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细则的各项标准进行逐一完善。 积极完成相关材料的准备,对于中医骨伤科室建设要求进行深入解读,全科人员人人领会,全体人员备战二甲。 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按照二甲评审标准执行,形成有效的记录,存档,人人掌握标准中要求的诊疗常规,实施路径和流程
驾校 车辆管理和车辆跟踪的综合平台。 系统方案图如下所示: 中心 监控 系统 监控调度管理中心是定位业务系统的核心,本系统设两级监控调度管理中心。 其中,一级监控调度管理中心设在总调度监控中心,完成全网内车辆监控、调度及相应管理功能,在总中心不同职责人员分配不同系统权限,二级监控调度管理 中心设在各运营公司 /车队,通过系统的部分授权,监控调度管理本地车辆或特定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