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制作安装方案内容摘要:

边所需量。 图 33 矩形弯头下料及余量留法 弯头上下盖板和弯头两侧板的展开长度分别为。 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的留量与侧壁相同(见图 33中的虚线)。 矩形弯管按图 3. 10. 21所示分内外同心弧型、内弧外直 角型、内斜线外直角型及内外直角型,其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矩形弯管宜采用内外同心弧型。 弯管曲率半径宜 为一个 平面边长,圆弧应均匀。 2矩形内外弧 型弯管平面边长大于 500mm,且内弧半径 (r)与弯管平面边长 (a)之比小于或等于 0. 25时应设置导流 片。 导流片弧度应与弯管弧度相等,迎风边缘应光滑,片数及设置位置应按表 3. 10. 2. 1及表 3. 10. 22的规定。 图 3 10. 3. 10. 21内外弧型矩形弯管导流片数 及 设置位置 弯管平面边长 a(mm) 导流片数 导流片位置 A B C 500a≤ 1000 1 a/3 1OOOa≤ 1500 2 a/4 a/2 a1500 3 a/8 a/3 a/2 3矩形内外盲角型弯管以及曲长大干 500mm的内弧外 直 角型、内斜线外直角型弯管应按图 3. 10. 2— 2选用并设置单弧形或双弧形等圆弧导流片。 导流片圆弧半径及片距宜按表 3 .10.。 图 l弧形或双弧形导流片形式 (a)单弧形; (b)双弧形 表 3. 10. 22单弧形或双弧形导流片圆弧半径 及 片距 (mm) 单圆弧导流片 双圆弧导流片 R1=50 P=38 R1=115 P=83 R1=50 R2=25 P=54 R1=115 R2=5l P=83 镀锌板辱度宜为 镀锌板厚度宜为 变径管单面变径的夹角 (日 )宜小于 30176。 ,双面变径的夹 角宜小于 60176。 (图3. 10. 4)。 图 3 10 4单面变径与双面变径夹角 对三通、弯头等管件检查达到要求后,按加工草图把某一个系统相邻的三通或弯头,用螺丝临时连接起来,计算出两个三通之间需要连接的直管长度。 求出直管长度后,应对加工好的直管进行检查,不合适的应加长或剪掉,要保证所需要的长度,然后再把直管的法兰套上,并进行翻边或铆接。 三通和三通、三通和弯头之间的直管段,应留出一根直管,其法兰只铆接一端,另一端到施工现场再铆接。 只有当尺寸很有把握时,才把两端法兰都铆接。 铆接的法兰,要把三通和弯头的方向找正后,螺丝孔对正并做好记号后再铆,以免支管歪斜,造成返工。 150~ 250 mm,其接缝处应严密和牢固,安装时应注意松紧要适当,不得扭曲,并不得作为异径管使用。 柔性短管按不同系统采用不同的材质。 ,应垫合适的法兰垫料: 一般空调通风系统风管法兰间垫片采用 3mm厚 8501 阻燃密封胶带 .防排烟系统风管法兰间垫料采用 3mm厚的石棉橡胶板 ,排烟系统风机处软接头要求采用不燃材料 ,吊装于排烟区域内的排烟风机及其管道和吊架均要求做防火防护处理 ,其耐火极限要求不低于。 垫料要与法兰齐平,不得凸入管内。 风管法兰的连接螺栓应均匀拧紧,防止因不平整引起的漏风。 连接法兰的螺丝、螺母应在同一侧(整根风管)。 风管立管法兰穿螺栓,要从上往下穿,螺杆方向朝下,以保护螺纹不被水泥砂浆等破坏。 f风管系统 安装前,应进一步核实风管及送回(排)风口等部件的标高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并检查土建预留的孔洞预埋件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并将预制加工的支(吊)架、风管及部件运至施工现场,根据工程量大小分段进行安装。 支、吊架安装是风管系统安装的第一道工序,支、吊架的形式应根据风管截面的大小及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考虑保温余量。 风管支、吊架的吊杆若是单吊杆,应安装在风管的中心线上;若是双吊杆,应按托架角钢的螺孔中心间距和风管中心线对称安装,但不能直接吊在风管法兰上。 安装立管卡环须用线锤吊正,保证风管的垂直度。 风管支 吊架安装 ① 本工程采用综合吊架技术,装配式管线支吊架的安装部位为: :制冷机房 及管理用房区的走廊吊顶内; 水泵 用房区走廊吊顶内及站台层设备用房两侧公共区吊顶内。 b、部分工点公共区吊顶管线密集处。 综合吊架采用 现场加工 产品, 根据 深化设计 图设计的 综合吊架 要求制作。 ② 针对部分区域不采用综合吊架的地方,采取人工加工支吊架的方式。 支吊架安装前,按风管的中心线标高,计算出吊杆的长度,并结合 其他机电专业,仔细核查风管安装有无与 其 “打架 ”的现象发生。 风管标高确定后,按照风管系统所在的位置,确定支、吊架等形式。 风 管支、吊架的制作严格按 照国标 08K132 用 料规格和做法制作。 支吊架安装是风管安装的第一道工序。 矩形风管的安装标高通常是从管底算起,安装时应注意保温风管的支吊托架应设在保温层外部,不得损坏保温层;支吊架不能设置在风口、风阀、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