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张拉试验方案内容摘要:

() 10% () 第四 循环 10% () 30% () 50% () 60% () 50% () 30% () 10% () 第五 循环 10% () 30% () 50% () 70% () 50% () 30% () 10% () 第六 循环 10% () 30% () 60% () 80% () 60% () 30% () 10% () 观测 时间 (min) 5 5 5 10 5 5 5 施加应力与压力表读数对应数值表 百分值 (%) 施加应力 X( KN) 压力表读数y=+ 补偿值 52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6)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下列现象其中之一即视为锚固体破坏: ① 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位移量 增量 的两倍; ② 锚头位移不收敛; ③ 锚头总位移量超过设计允许位移量。 荷载计算 (1)差异伸长量计算 因破坏荷载未知,故 计算差异伸长量采用超张拉设计荷载 550KN 进行计算。 按平均分配法计每根钢绞线拉力为 550/4=。 根据设计文件,锚索张拉采用差异分步张拉,根据试验孔的锚索长度不同,分别计算差异伸长量,钢绞线伸长量△ L( mm)按以下公式计算: △ L =EAPL ,式中: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取 ); L—— 预应力筋的长度( mm); E——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取 105MPa,从试验报告取平均值所得); A—— 预应力筋的截面积(取 140mm2)。 (2)差异荷载计算 △P1 =EA ( △L 12/L1) 2 a: SY1 锚索 : 已知: E= 105MP; A=140 mm2 锚索长 L1=24m, L2=19m (锚固长度为 10 米) 补偿张拉力 P=500*∆L1=P*L1/EA=, ∆L2=P*L2/EA= ∆L12=∆L1∆L2= ∆P1=EA*∆L12*2/ L1= = b: SY2 锚索 : 锚索长 L1=24m, L2=19m (锚固长度为 10 米) 补偿张拉力 P=500*∆L1=P*L1/EA=, ∆L2=P*L2/E。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