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张拉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板内安装完毕后,应将其端部封闭好,防止水或其他杂物进入。 预应力筋安装: ① 预应力筋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或之后穿入管道,将几根钢束编束后整体、逐一装入管 道中。 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准确,孔道内应畅通,无水和其他杂物。 ② 预应力筋安装后的保护: 8 1)对在混凝土浇筑及养生之前安装在管道中但在下列规定时限内没有压浆的预应力筋,应采取防止锈蚀或其他防腐蚀的措施,直至压浆。 不同暴露条件下,未采取防腐蚀措施的力筋在安装后至压浆时的容许间隔时间如下: 空气湿度大于 70%或盐分过大时 7d 空气湿度 40%~ 70%时 15d 空气湿度小于 40%时 20d 2)在预应力钢束安装在管道中后,管道端部开口应密封以防止湿气进入。 采用 蒸汽养生时,在养生完成之前不应安装力筋。 3)在任何情况下,当在安装有预应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时,对全部预应力筋和金属件均应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其他损坏。 ③ 对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束的管道,预应力筋安装完成后进行全面检查,以查出可能被损坏的管道。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将管道上一切非有意留的孔、开口或损坏之处修复,并检查预应力筋能否在管道内自由滑动。 预应力筋张拉程序的一般要求 : 为了保证混凝土获得必要的预压应力,除了必须正确确定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外,还要采用恰当的张拉程序,使预应力损失值不超 过允许值。 ( 1) 施加预应力的准备工作: ① 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必须完成或检查以下工作: 施工现场应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 现场已有具备预应力施工知识和正确操作的施工人员; 锚具安装正确,对后张构件,混凝土已达到要求的强度; 施工现场已具备确保全体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必要的预防措施。 ② 实施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 ( 2)预应力筋张拉时要求 : 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和它同时发生预应力,当箱梁梁体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 90%时,养护龄期≥ 7 天,冬天≥ 10 天 ,方可进行张拉预应力钢束。 预应力筋张拉前,必须检查混凝土的振捣质量,如发现预压区有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是,必须按规程进行补强处理,待补强的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时,才 9 可以张拉预应力筋。 装设张拉设备和锚具时,应使它们的中心线对准孔道中心线,以保证预应力筋位置正确并避免在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与锚具或孔道发生额外的摩擦而损失预应力。 ( 3) 预应力张拉控制依据: ① 钢 绞 线 张 拉 采 取 “ 应 力 应 变 双 控 ”, 张 拉 控 制 应 力 δ k==,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 控制在 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再继续张拉。 ②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Δ L( mm)按下式计算: Δ L=PpL/ApEp 式中 : P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 N) L—— 预应力筋的长度( mm) A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mm2) E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N/mm2),由厂家提供材质单,取平均值得到。 ③ 张拉应力控制: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pp=p(1e(kx+μθ ))/(kx+μθ ) 式中: p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 N); 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 N),由图纸提供,为 1395Ap( N)。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m); θ ——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 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 ——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x值按图纸设计设平弯和竖弯,并实际放样得到。 注意 x值第一孔要减去固定端握裹在混凝土中长度,最后一段要减去封锚长度。 另外,每段钢绞线还要加 10 上千斤顶工作长度。 θ值 是在 CAD 制图软件中绘得钢束大样图后利用测角功能得到。 预应力张拉程序: ( 4)预张拉 计算: 钢束设计伸长值是一种理论数据,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孔道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误差、摩阻系数变化、钢绞线实际弹模 E值的变化以及其他原因会造成一定的计算偏差,故在施工前宜对钢绞线伸长值进行修正。 修正公式为: Δ L=Δ L1 EY/ES 式中: Δ L—— 施工控制伸长量; Δ L1—— 设计控制伸长量; EY—— 设计弹模; ES—— 实测弹模。 张拉前除对设计伸长值修整,对通长束还应进行预张拉,主要因为孔道曲线变化大,摩阻系数不一,加之施工 误差积累,如果草率的直接张拉至 100%控制应力会加大施工风险,易造成张拉质量事故。 因此将对通长束进行 10%阶段 控制应力的预张拉,并增加阶段观测,根据伸长量反算出孔道摩阻系数和重新修正伸长量,确保预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本桥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采用分段法进行伸长值计算,计算结果和图纸相吻合。 ( 5)预应力操作程序: 张拉器具根据设计要求,使用 YCW 500 套筒千斤顶全部张拉。 张拉流程:准备工作→张拉设备安装→锚具、孔道、千斤顶三心一线→记录夹片外露量→张拉初应力 con→划伸长量基点→核对夹片回缩量→(根据 行程倒顶)→张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