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做不可替代的员工》(培训课件-新员工培训)内容摘要:

员工培训《做不可替代的员工》(培训课件-新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做不可替代的员工机会是拼出来的在职场上打拼,成功莫过于取得老板和上司的信任,争取获得被重用的机会。 问题在于,你要怎样脱颖而出。 他们为何垂青于你。 机会只留给肯“拼”的人。 这个拼就是“爱拼才会赢”的拼,“拼搏进取”的拼,而不是“拼命”的拼。 做公司里不可替代的员工,做一个 工,做老板眼里的红人,实现从职场龙套到主角的转变,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机会是拼出来的 做不可替代的员工前言对于人的一生而言,职场生涯几乎占据了人生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每个人在职场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折射出他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 职场上的挫折,大约只有 10%可以归结为个人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其余的 90%都源于我们自身的不足。 这些不足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抓不住机会,二是我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以及不成熟的为人处世之道。 作为一个普通的员工,你肯定常常想:老板心里在想什么呀。 他欣赏不欣赏我呢。 他注意到我了吗。 我做的事他满意吗。 同事怎么看我,他们在背后怎么议论我。 这个月月底,老板会给我加薪吗。 听说有个组的主管要离职了,老板会提拔我吗。 张三好像更有机会,不过李四也不弱,我能有机会吗。 再看看,王五这几天那么殷勤,鞍前马后地围着老板团团转,据说还打了某某的小报告,真是一个小人。 老板会上他的当吗。 他有机会吗。 哎呀,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那么,职场上的机会到底在哪里呢。 我从前给别人打工的时候,和大家一样,也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但想法归想法,事情还是要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去做,靠业绩说话,自己努力,相信老板、上司、同事都会看得见的。 机会只留给肯“拼”的人。 这个拼就是“爱拼才会赢”的拼, “拼搏进取”的拼,而不是“拼命”的拼。 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有年轻的朋友问我是怎么取得成功的,成功有什么秘诀。 他们很希望能从我的个人经历中找到答案,或者给他们什么启示。 我很理解这些年轻人的渴望、梦想和激情,因为我自己也曾经历过他们这个年纪,和他们拥有一样的情怀、一样的处境、一样的企盼。 作为过来人,到了今天这个年纪,经历了打拼路上的诸多事情,接触过那么多的人,对成功的话题,我虽说不上有什么独家的经验,但起码能和年轻的朋友分享一些心得吧我是很乐意和大家分享自己年轻时走过的那些路,以及其中的苦与乐。 不过,说实在话,我不喜欢把从前的那些苦难经历展示给大家,因为这样很容易给大家一个印象,那就是所谓的成功,都是伴随着眼泪和辛酸,伴随着痛苦与失落。 而如何取得成功,对于在职场上打拼的朋友们来说,莫过于取得老板和上司的信任,争取获得被重用的机会。 也就是说,做公司里不可替代的员工,做一个 工,做老板眼里的红人,实现从职场龙套到主角的转变,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要想成为不可替代的员工,得到升职与加薪的机会,你必须努力,争取得到上司的信赖和重用,否则机会无处可寻。 我出生于香港一个很穷的家庭,家境不好,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就是出身于纯粹的草根阶层,别人有的是背景,我有的是背影。 没有可以仰仗的家族势力,父母能提供给我的就是一日三餐和接受平民教育的机会。 我家所在的那片社区很穷很破旧,很小的时候,我总和一帮小伙伴在堆满垃圾的小区四周打闹、捉迷藏。 再大一点,我就去了一个很平常的学校上学,小学、中学,都是一般的学校。 总之,我念书时的经历和一般的香港人没有什么区别。 我的机会是拼出来的? 我的机会是拼出来的中学毕业以后,我选择了电视机专业。 因为在当时的 20 世纪 80 年代,香港的电视机行业如日中天。 对于家庭来说,这样能减轻父母的负担,不用再花他们的钱去读书,而且毕业以后就可以找到一份很热门的工作,投入少见效快。 从学校出来,我选择了去一家电视机工厂打工。 这家生产和销售电视机的工厂是亚洲电视的前身,是英国人办的一家企业。 公司的名字叫“丽的呼声”,生产“丽的呼声”牌电视机。 公司很大,有几百名员工。 在当时的香港,这已经属于比较大型的企业了。 我从事的具体工作是修理电视机。 能进入这样的企业工作,我自然很高兴,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可以说投入了 200%的努力,工作起来非常勤奋,非常用功,非常拼命。 拼命到什么程度。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香港常常遇到刮大风的天气,而且是狂暴的台风。 台风一起,许多企业就会受到影响,无法正常经营。 遇到这种天气,大部分企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往往选择给员工放假,让员工休息。 不过,员工自愿选择加班的,企业也不反对。 在那种情况下,我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在家休息,睡大觉。 没人能说我什么,而且公司就是这样规定的,老板、上司都挑不出我的毛病。 年轻人嘛,总是贪睡的,早上常常起不来。 赶上老天爷眷顾,给自己睡大觉的机会,真是求之不得啊。 第二种选择:去上班。 上班的好处是肯定能给老板和上司留下一个好印象。 不过,说实话,吸引我去上班的真正原因是加班有加班费。 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这一点无疑极富诱惑力。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谈恋爱、交朋友,给父母买礼物,买房子,将来结婚成家了,还要抚养小孩,哪一样不需要钱啊。 钱真是好东西,它能满足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需求。 我们的许多计划、理想、梦想等,都必须建立在拥有一定数量的物质财富的基础上。 物质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金钱,这应该也是许多成功企业家得以扬名、成就一番事业的最原始动力。 对于一个 20 来岁的年轻人来说,为金钱工作,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一点,20 世纪 80 年代的香港和当时的内地可能有点不同。 这些年我常常在内地活动,发现在早些年内地和香港的金钱意识、财富观念确实很不一样,不过最近几年,有点趋同了。 我们叫它拜金也好,利己也罢,直到今天,我还是坚持,要想追求物质的成功,对金钱的追逐意识一点不能落于人后。 否则,你就会缺乏追求成功的原动力。 我认为机会都是拼来的,是埋头苦干的结果。 任何一位上司或老板都力争使自己主管的单位、部门、公司做出卓越的成绩,拿出一些光彩的东西来,这自然需要几名乃至一批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下属,为公司创出业绩。 所以,要想成为老板眼里的“红人”,成为公司里不可替代的员工,首先就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这是我们在领导面前说得上话、办得了事的根本。 因此,企业员工要能吃苦,能沉住气,不为眼前利益所动。 有的员工单凭情绪工作,心情好的时候就好好干一阵,但不会坚持很久,只有三分钟热度;没兴趣时则应付了事,或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在老板的眼里,这样的员工是靠不住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除了敬业精神,还要注意工作效率,注意工作方法。 苦干是老板喜欢看到的,但老板更喜欢巧干、高效率的下属。 能干并不等于蛮干,必须善于动脑子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你和老板同在一条船上你和老板同在一条船上我们努力、我们勤奋、我们工作起来拼命,而有的小人真的会嫉妒我们,他们会想着法子来破坏、使绊子,让我们在不自觉间落入他们的圈套。 所以,当你努力工作的时候,可别轻易听信他们的话。 我是有这方面的教训的。 我那时候年轻,经历的事情少,就曾听信过他们的话,结果丢了工作。 比如说,刮大风的时候,我照常去上班,在他们眼里,我是那么另类,那么不合群,显得比较蠢。 平常周围的很多同事,一天平均做五六个单子,因为我比较拼,往往能做到 10 个单子,做得既快,而且质量还好,老板、上司对我很满意。 那时,在几百个员工中,我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所以没多久,老板、上司就发现了我,他们觉得我是在努力工作、用心做事,自然对我就更好了。 用香港话来说,就是很宠我。 对此,我自己也很高兴。 也许是我得意忘形了吧,我竟没有留意到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愿意和我玩的同事越来越少。 他们日益疏远我,不再和我一起玩了。 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正处于被肯定、被接纳、渴望交流的年纪,却被周围的伙伴孤立起来,其痛苦简直不可想象。 我常常自责:“我为什么这么惨。 为什么他们不喜欢和我玩。 我得罪他们了吗。 我到底做错什么了。 他们为什么这样对我。 ”后来有一位好心的朋友为我拨开了迷雾。 我向他请教如何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怎样才能让大家重新接纳我。 他说:你不要做这么快,你不要做这么多嘛。 哦,我恍然大悟。 原来问题就出在我太努力了。 可是,努力工作有错吗。 爱拼不好吗。 老师不是教育我们要勤奋么。 老板不是鼓励我们要努力工作吗。 现实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不出其中原因。 这位好心的朋友还教导我:你自己做个选择吧,要么继续这样拼命,没人当你是朋友;要么和大家一样,每天只做五六个单子,你就不再孤单。 我听信了他的话,渴望能回到“朋友” 的圈子里来。 我说:对不起,今后,我会和大家保持一致的。 也就是从我和他们保持一致的那天起,我开始每天只做五六个单子了,他们又开始接纳我,和我称兄道弟,吃喝玩乐,俨然自己人一般。 我也感到很开心。 但好景不长,就在我们过上称兄道弟的日子没多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发生了,毫无征兆,我毫无准备。 公司突然裁员。 二十几年前的香港,生意竞争异常激烈,好多企业都是瞬间破产倒闭的。 一发现某种生意机会,许多人就开始向这一块投资,市场渐渐地就饱和了。 于是,企业开始拼价格战,利润越来越薄,老板赚到的钱越来越少,支撑到最后,实在撑不下去了,就开始裁员,以降低成本。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被老板裁掉,总觉得老板赚多赚少和我没有关系,再说我的表现与大家都一样,要被裁就一起被裁。 何况市场上有那么多公司,我大不了再找一家,有的是机会。 可以说,二十几岁的我,刚刚离开学校,初入职场,丝毫不懂得替企业着想,不懂得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犯了一系列错误,在人生的道路上,摔了第一个跟头。 幸好,公司裁的第一批人当中,没有我。 看着那些昔日的伙伴失魂落魄地离开公司,我暗自庆幸,自己因为表现好,也许能幸免。 第二批被炒的人中,依然没有我,我更是得意了,也许老板看在我表现好的分上,不裁我了呢。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在第三批被炒的名单里,我的名字赫然其中。 悔之晚矣,我非常痛恨自己当初听了那些朋友的话,没有努力、勤奋地干活,因而沦落到和他们一样的下场。 现在没有工作了,我渐渐发现,和那些朋友也就越来越疏远,越来越有隔膜了,联系也越来越少。 什么好朋友、好兄弟、好哥们,都是懒散的人找的借口。 我算是认清了部分“好兄弟” 的真面目了。 但悔恨归悔恨,却于事无补。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当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后,爸爸妈妈见我情绪低落,不开心的样子,就问我发生什么事了。 我把真实情况向他们坦白,得到的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大骂:“你有没有搞错。 人家怎么做,你也跟着怎么做。 三岁小孩子呀。 有没有脑子呀。 人家家里有钱嘛,可以吊儿郎当的,甚至可以不用上班,照样可以生活。 你呢,学他们那样二流子呀。 你想过没有,我们家的情况和别人不一样。 ”骂到最后,爸爸妈妈都几乎哭起来了。 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心里非常难受。 爸爸妈妈说得对,我确实错了。 我打小就知道自己家境与别人不同,只能通过拼命工作,努力赚钱,才能改变卑微的身份,过上有品质的生活。 况且,爸爸妈妈渐渐老了,不能工作了,我得赚钱养他们。 我兄弟姐妹七个,我是老二,所以责任是比较大的。 要赡养父母,要照顾弟妹,要养家,还要供弟弟妹妹上学。 可是现在,我却被“炒鱿鱼” 了。 一时间,我悲从中来,越想越难过。 现在我终于意识到敬业是多么重要。 一个员工敬业与否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不敬业的员工得不到提拔和重用,毫无业绩可言,结果往往抓不住成功的机会;而敬业的员工,其敬业意识深深植根于他的脑海中,做起事来积极主动,并能从中体会到快乐,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把这些事说出来,是想告诉大家,当你拥有一份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懂得珍惜,切不可随波逐流,糊弄老板。 说实在的,糊弄老板确实是很容易的,因为老板那么忙,生产要管,销售要问,没有那么多精力注意每一名员工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对大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老板没有注意你,不表明你就可以开小差,偷奸耍滑,阳奉阴违。 老板都不傻,能当老板,都是从市场上历练出来的,看多了市场上的那些猫腻,你有什么想法,背地里做过什么,即使能瞒得了一时,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迟早会传到老板耳朵里的。 退一步讲,就是老板没有发现,继续信任和重用你,但市场是无情的,它才是检验人才的试金石。 企业赚不到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