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断桥铝型材生产工艺及设备内容摘要:

注胶式 把隔断材料熔化后 , 再把胶状隔断材料注到型材内。 注胶式的设备投资大 , 生产效能较低。 滚压式的生产能力比注胶式高约 50 % , 在公差控制、剪切力、隔热性能方面优于注胶式生产的断桥型材。 因此 , 实践中滚压式成为比较通用的方式。 隔热断桥加工工序 一般是先进行铝型材的表面处理 , 然后再进行隔热断桥加工。 这是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考虑 : ① 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的工艺条件 , 多在酸碱、高温环境中 , 虽未超出隔热条保持弹性形变所允许的范围 , 然而隔热条老化过程比在自然条件下要快得多。 严重时会使隔热条内部产生气孔 , 甚至 导致断裂。 ② 隔热条是绝缘体 , 没有任何导电性。 铝型材表面处理 , 如阳极氧化、着色、电泳涂装、粉末静电喷涂工序 , 都涉及导电问题。 若先进行隔热断桥加工 , 后进行铝型材表面处理 , 不仅增加改造设备的投入 , 而且表面处理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这是先进行铝型材表面处理 , 后进行隔热断桥加工的重要原因。 铝型材隔热断桥滚压式加工的工艺流程 滚压式生产流程一般分为三个工序 : 开齿 → 穿条 → 滚压、附带剪切力检测。 目前 , 已有改进型的隔热铝合金型材生产线 ,将开齿、穿条在同一设备上一次完成 ,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开齿 开齿的目的是使铝型材卡槽内表面产生相对均匀排列的齿口。 开齿的作用有两个方面 : ① 可除去卡槽内铝型材在表面处理时形成的涂层 , 增加卡槽 内侧的粗糙程度 , 加大型材与隔热条之间剪切时的摩擦力 ; ② 齿口的突出部分在滚压时可适当地嵌入隔热条内 , 提高了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