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水土保持监理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开工。 施工阶段 水土保持 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 审查承包单位现场 水土保持 相关制度 的建立,人员设置, 水土保持措施及应急预案是否满足相关规定; 2) 检查承包单位落实设计文件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3) 对施工场所进行巡检,掌握环 水土保持 措施的落实情况; 4) 对承包单位违反设计文件中 水土保持 要求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承包单位进行整改,并对整改的结果复查。 监理工作目标包括对该项目的 水土保持 工程实施 安全控制、 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 环水保控制 实行项目的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简称为 “ 五 控制、二管理、一协调 ” ,为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服务。 其具体目标如 下: 1) 五 控制 ” 即 安全控制、 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 、环水保控制 质量控制目标:使其所有工程质量均符合合同文件中列明的质量标准或监理工程师同意使用的其他合理标准。 进度控制目标:使其工程进度满足施工进度安排,即该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的工程措施在 2020 年年中落实实施;在不受施工影响的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植物措施要求在 2020 年完成,余下的植物措施在 2020 年 年初 全部完成。 投资控制目标:在不受施工、其他 12 自然或人为因素变化影响的情况下,使其水土保持投资控制在水土保持方案概算范围内。 2) “ 二管理 ” 即项目合同管理和信 息管理 合同管理目标:使其各合同规定的责任事项和法定承诺得以妥善履行。 信息管理目标:做到信息准确、及时、通畅,并且满足建设过程中设计、材料和设备供应等符合施工节奏,保证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得到及时整理。 3) “ 一协调 ” 即协调参与工程建设及相关各方关系。 环保、水保评价及批复文件要求 . 1 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须对取、弃土场进行平整,并根据占地类型分别进行复垦或绿化;设置挡墙;弃土场侧边坡修建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并对取、弃土场边坡进行绿化。 商业购土(石)的需提供购土(石)协议。 已移交地 方进行恢复的取、弃土场需提供移交手续。 . 2 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修建弃渣场挡渣墙、截排水沟,对渣场边坡和渣场顶部清理、平整、绿化或复耕;对弃置于水体的弃渣,应将弃渣清理出水体;桥梁弃渣于桥下的要清理平整。 . 3 对未移交地方政府的,或无法提供移交协议的制梁场、拌合站、施工场地、营地,应拆除地面建筑物及设施,进行复垦或恢复为原使用性质。 对移交地方政府或地方规划留用的,要提供移交协议。 施工过程中的 水土保持 监理 施工过程中的环 水保 保护 , 列入总开工报告 、 施工组织计划以及各 分 13 项开工报告中,不单独进行开 工 报告的编制和审查。 但承包人应在前述各开工报告中详细叙述就水土流失,废 渣 废料处理,施工噪音、扬尘、污水排放,构造物施工废弃物、泥浆及其障碍物的清理,复垦措施等内容的环水 保措施。 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方可开工。 . 2 检查施工现场环 水 保工作 由环 水 保监理工程师、 各监理分部、驻地监理工程师 检查施工现场,如果达到了规范及招标文件的要求,即可通知承包人进行下一步工作。 . 3 工程验收 各工序实施过程中, 驻地监理工程师 、 各监理分部、 环 水 保监理工程师应分阶段检查验收,完成并达到相 关要求后方可对其工程进行验收。 1) 开工前 审核 承包人提交 的 开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路基段的位置,设置部位、长度、绿化类型、材料的品种、采购及运输,数量和相关试验(鉴定)资料,施工方案和自检系统等,最重要的是施工组织计划及保证措施。 按规定程序报批后, 方 可开工。 2) 绿化施工前督促站前单位做好边坡种植土回填,严把边坡移交关,确保绿化种植条件达到要求。 3) 监理分部和驻地监理工程师 按工序报 验 程序对以下工序进行检查验收,每道工序检查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 1) 填种植土 ;( 2) 挖穴点播灌木 、喷播草种 ;( 3)种植乔木、灌木、攀藤植物;( 4)绿化养护。 4) 分项工程完工,承包人进行自检合格后,将自检资料及检验申请单报 驻地监理工程师、监理分部、绿化负责人 组织验收。 14 监理工作时段 、 范围 和监理工作任务 铁路工程施工中发生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其重点防治措施。 目前铁路工程在主体工程区和临时工程区防治水土流失,主要综合采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两种方法。 工程措施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强调工程结构安全与质量的有效性原则;而植物措施则强调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乔木、灌木和植草,以及符合水土保持规范植物种类选择的适 地适树性原则。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主要是施工过程的监理,工作时段从施工准备、施工阶段 至 工程验收 阶段。 . 1 施工准备阶段 1)在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时,根据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环水保设施监理工作相关内容。 2)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环水保方案和采取的相关措施,严格执行环水保方案批复文件的有关要求。 3)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控制好临时工程实施和主体工程施工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诸如临时施工便道修建、施工营地建设、树木砍伐、地表水系破坏、施工取土 弃渣及取土场和弃土场的使用等问题。 根据监理合同,监理工程师及时进入施工现场,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监理 ;监理部 督促建设单位按建设合同提供各种施工条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作好各项开工准备工作,发布开工令。 根据设计,结合施工技术要求和技术规范等,编制监理细则。 . 2 施工阶段 15 按监理合同要求,监理单位的监理机构、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 安全、 质量、进度、投资 、环水保 控制, 建立健全 监理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协调建设各方 的 关系,确保按合同规定达到 建设 项目的 预期 目标。 监理工程师加强对环水保设施施工地段的检查,确保各项环水保设施的落实。 发现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现场监理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确保环水保设施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1) 主体工程区 ( 1) 线路及站场 路基 (路堤、路堑 ) ① 我标段范围线路工程大部分位于低山丘陵区。 开山填谷形成的高陡、不稳定的人工开挖边坡,改变了原始坡面结构,使基岩裸露,降低了边坡稳定性和安全系数,受自然因素和施工影响的双重作用,易出现因边坡失稳而发生崩塌及滑坡等重力侵蚀现象。 按照“以挖作填和就近取土”原则,对土石方工程施工数量较大的路基,合理优化 土石方调配方案:首先充分利用路堑、隧道开挖的土石方作为路堤填料,以减少取土场和弃土 场的数量;其次结合地方规划和开发的需要,尽量在铁路沿线就近取土。 站场路基边坡按设计要求与线路路基边坡采用相同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防护;而站场范围内的站房及其 它 生产和生活房屋周围,按空地面积的 30%采用乔、灌、草相结合进行绿化。 ② 按设计要求采取了以下工程措施:对路基高路堤、深路堑地段分别采用浆砌片石护坡、锚杆框架梁、土工格栅、挡土墙、桩板墙、预应力锚索等进行防护,并将基坡面的排水和截排水系统与 地方 既有沟渠 有效 顺接 ,经 雨季证 明排水效果良好,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 与此同时采取如下植物 16 措施:在路基边坡浆砌片石拱形骨架、锚杆框架梁护坡内种草灌结合等进行绿化防护 ; 而在铁路用地界红线内的路基两侧,在不妨碍行车瞭望及信号机显示的适当位置进行种植乔木绿化 ;边坡绿化覆盖率和成活率均达到验标要求。 ( 2) 桥涵 桥台锥体 按设计要求 进行了 填土外包浆砌片石护坡。 桥涵防护工程以桥台浆砌片石锥体护坡以及河岸浆砌片石护坡为主,涵洞入口也采用浆砌片石防护。 根据地形、地貌,结合铁路排水系统的设置,疏通和改造地方水系,防止水流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我监理管段 所有过水涵 洞均顺接水沟,使之与地方水系连通, 交通、排洪等使用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植物防护措施与路基两侧绿化统一 实施 ,桥台种植爬藤植物满足绿化要求。 ( 3) 隧道 隧道进出口仰坡山体开挖 ,坡体稳定性下降,易局部坍塌,成为潜在的水土流失部位。 隧道工程 进出洞口的山体防护是 防护 的 重点。 另外,隧道掘进容易导致地下水漏失,影响地表植被生长。 防治对策是用含有防水功能的混凝土对地下水漏失通道进行堵塞封闭,切断地下水的渗漏途径。 隧道施工出碴的堆放场所选择和防护措施不当,遇雨季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为此,我监理部管段所有 隧道进出口洞门 仰坡 和两侧 边坡均按设计要求进行了骨架防护,并 种植乔木、灌木和 植 草,进行植物防护。 路堤、路堑坡面 (含站场 )、隧道洞门生态保护工作,按照南广公司批准的、由中铁二院设计及绿色通道优化设计的内容,以及经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四方联合调查后形成的会议纪要所确定的方案实施。 锚杆框架 17 梁、 骨架 护坡 等防护工程 一经完工,督促站前施工单位及时培种植土,绿化 范围 内播撒草种、种植三角梅、朱槿、山毛豆、猪屎豆等植物,进行上下立体绿化。 路基 两侧骨架护坡及隧道边仰坡上均为草灌结合,并间种花灌木;在石质路堑上采取挂铁丝网种植或植生袋种植。 同时督促绿 化施工单位做好绿化路段浇水、施肥、补种等养护工作,确保 种植的草灌木、花灌木、乔木的成活率、覆盖率达到验收标准。 2) 临时工程区 在临时工程区施工结束后,应及时采取清理、平整、植树、种草绿化等措施,恢复原地貌。 目前,我标段管辖范围临时工程区均按设计要求完成施工,并已办理相关书面移交文件交付地方政府。 ( 1) 取土场 取 土场开挖取土后破坏原地表植被,改变土层结构,使表土裸露、颗粒松散,土壤抗蚀性变差,裸露地表丧失水土保持功能。 按照设计要求“以挖作填和就近取土”,合理布局取土场的原则,取土场水土流失的防护重点是 取土 后的治理及恢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