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实训)内容摘要:

线度和与基准面的垂直度误差大;不按线加工造成位置尺寸不 正确;表面粗糙度大、纹理不整齐等。 练习时应注意避免。 质量检查及评分 锉削曲面评分见表 J53。 表 J53 锉削曲面评分表 总得分 ___________ 项次 项目与技术要求 实测记录 单次配分 得分 1 锉削姿势正确 10 2 尺寸要求 32177。 ( 2组) 10 3 R16 间隙 10 4 垂直度 5 5 R3 圆弧正确( 8 处) 1 6 尺寸要求 30mm( 3 组) 2 7 尺寸要求 16177。 5 8 平面度 ( 2 处) 10 9 倒角 45omm( 2 处) 5 10 m 6 11 安全文明生产 5 课题六 钻孔、锪孔、铰孔 钻孔、锪孔、铰孔(图 J61) 教学要求 ( 1) 锉削外形,进一步提高锉削技能。 ( 2) 了解台钻、立钻规格及其使用方法。 ( 3) 掌握麻花钻正确刃磨方法。 ( 4) 初步掌握钻、锪、绞孔的基本操作技能。 ( 5) 做到安全和文明生产。 使用的刀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钳工锉;麻花钻;锪钻;绞刀 ;角尺;游标卡尺;划规;台虎钳等。 训练步骤 ( 1) 按锉削平行面和垂直面的方法使四方铁达到尺寸 60mm 60mm,垂直度、平行度 要求,并去毛刺。 ( 2) 从 A、 B 基准面出发,划 2Φ 5mm 通孔中心线(中心线尺寸 20mm 20mm, 20mm38mm);划 2— Φ 10mm 通孔中心线(中心线尺寸 10mm 20mm, 50mm 52mm);划 4—Φ 6mm 通孔中心线(中心线尺寸 50mm 8mm, 50mm 22mm, 50mm 38mm, 50mm52mm)用游标卡尺复查、达到孔距准确。 ( 3) 用样冲打正中心样冲眼。 ( 4) 用划规分 别划 2Φ 5mm, 4— Φ 6mm, 6— Φ 10mm 孔的圆。 还应划几个检查圆线,以便借正、准确落钻定心。 ( 5) 分别钻 2Φ 通孔, 2Φ 通孔, 4— Φ 6mm 通孔。 达到尺寸精度和孔与孔之间距离 20177。 、 30177。 、 50177。 、 8177。 、 10177。 、22177。 、 52177。 、 50177。 要求。 ( 6) 用柱形锪钻 2Φ 10,用 90o 锥形锪钻锪 90o 孔。 将零件转 180o 按上述方法锪另一面。 ( 7) 用手绞刀绞 2Φ 10H7 通孔和 1: 50 锥孔。 注意事项 ( 1) 在刃磨 麻花钻时,做到姿势动作正确,钻头的几何开关和角度正确。 ( 2) 用钻夹头装夹钻头时,要用钻头钥匙,不可用扁铁和手锤敲击。 ( 3) 锪孔时,要先调整好工件的螺栓通孔与锪钻的同轴度,再夹紧工件。 工件夹紧要稳固,以减少振动。 ( 4) 锪孔的切削速度应比钻孔低,手动进给压力不宜过大,并要均匀。 ( 5) 铰孔时,由于绞刀排屑功能差,须经常取出削屑,以免绞刀被卡住。 绞定位锥销时,因锥度小有自锁性,其进给量不能太小,以免绞刀卡死或折断。 ( 6) 掌握好钻、锪、绞孔中常见问题及产生原因,以便练习中及时加以注意。 钻孔、锪孔、绞孔评分见表 J61。 表 J61 钻孔、锪孔、绞孔评分表 总得分 __________ 项次 项目与技术要求 实测记录 单次配分 得分 1 绞 1: 50 锥孔 12 2 绞 2Φ 10H7 4 3 钻 4Φ 6 3 4 锪 2Φ 10 两面( 4 处) 2 5 锪孔深 6+( 4 处) 3 6 锪锥孔 m 10 7 45o 2 8 孔距 20177。 ( 2 处) 30177。 2 9 孔距 50177。 、 50177。 、10177。 2 10 孔距 8177。 、 22177。 、 38177。 11 孔距 38177。 、 52177。 12 安全文明生产 课题七 攻螺纹、套螺纹 攻螺纹、套螺纹 教学要求 ( 1) 掌握攻螺纹底孔直径和套螺纹圆杆直径的确定方法。 ( 2) 掌握攻螺纹和套螺纹的方法。 ( 3) 掌握丝锥锥折断和攻螺纹、套螺纹中产生废品的原因和防止方法。 ( 4) 提高麻花钻的刃磨技能。 使用的工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麻花钻;丝锥; 钻床;台虎钳;游标卡尺等。 训练步骤 ( 1)攻螺纹 ① 按图样要求划出螺孔的加工位置线,钻螺孔底孔并对孔口进行倒角。 ② 攻 M M 2M1 4M16 以及 3M20 螺纹。 用相应的螺钉进行配检。 ( 2)套螺纹 ① 按图样尺寸落料。 ② 套 M M M12 三件双头螺柱的螺纹。 用相应的螺母进行配检。 注意事项 ( 1)在钻 M20 螺母底孔时,必须先熟习机床的使用、调整方法,然后再进行加工,并注意安全操作。 ( 2) 起攻、起套时,要从两个方向进行垂直度的及时借正,这是保证攻螺纹、套螺纹质量的重要一环。 特别是在套螺纹时,由于板 牙切削部分的锥角 2Φ 较大,起套时的导向性较差,容易产生板牙端面与圆杆轴心线的不垂直,造成切出的螺纹牙形一面深一面浅,并随着螺纹长度的增加,其烂牙(乱扣)现象将按比例明显增加,甚至不能继续争削。 ( 3) 起攻、起套的正确性以及攻螺纹时能控制两手用力均匀和掌握最大用力限度,是攻螺纹、套螺纹的基本功之一,必须用心掌握。 ( 4) 掌握攻、套螺纹中常出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以便在练习中及时加以注意。 质量检查及评分 攻螺纹、套螺纹评分见表 J71 表 J71 攻螺纹、套螺纹评分表 总得分 __________ 项次 项目与技术要求 实测记录 配分 得分 1 螺纹牙型尺寸正确 40 2 螺纹垂直度 20 3 螺纹光表粗糙度 20 4 螺纹长度 10 5 安全文明生产 10 课题八 弯曲三角形 弯曲三角形(图 J81) 教学要求 ( 1) 掌握圆钢弯曲的落料计算。 ( 2) 初步掌握圆钢的矫直、弯曲方法。 使用的工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划针;钢直尺;手锯;钳工锉;手锤;平板;垫铁; 60oV 形架等。 训练步骤 ( 1) 计算落料长度、下料。 ( 2) 锉平圆钢的两端面。 ( 3) 矫 正 ф 10mm 圆钢,划弯曲线。 ( 4) 弯曲 R25 成形。 ( 5) 矫平弯曲后的变形。 ( 6) 将已弯成的三角形初步矫平,检查形体是否均等。 ( 7) 修整接口处的错位和间隙(均不大于 ) ( 8) 全面检查、修整后送检。 注意事项 ( 1) 若圆钢横放在 60oV 形架上,连同 ф 10mm 棒料利用台虎钳的夹紧力弯曲成形时,一定要注意,弯曲线与棒料轴线平齐,棒料必须在 V 形架的两对称面上。 ( 2) 做弯曲锤击时,必须用手扶住圆钢的上端,避免发生弹跳。 ( 3) 两端接口处,在接口前应稍弯过一些,利用回弹将接口处接得平整。 ( 4) 矫平时由于工件有回弹,应在工件下边垫上垫铁。 质量检 查评分 弯曲三角形评分见表 J81 表 J81 弯曲三角形评分表 总得分 __________ 项次 项目与技术要求 实测记录 配分 得分 1 R25mm 正确 30 2 形体平整 25 3 接口处间隙不大于 10 4 接口处错位不大于 10 5 三角形均等 10 6 锤击处无深痕 10 7 安全文明生产 5 课题九 制作内、外卡钳和划规 一、内、外卡钳 3 内卡脚 Q235 2 2 半圆头铆钉( ф 5 16) Q235 1 1 垫片 35 钢 2 序号 名称 材料 数量 工件名称 件数 工时, h 6’’内卡钳 1 8 教学要求 初步熟悉板料的弯曲、铆接操作方法。 使用的工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钳工锉;划针;钢直尺;划规;手锯;整形锉;异形锉;钻头;铰刀;游标卡尺;木板;手锤;垫片;半圆头罩模;半圆头铆钉等。 制作内卡钳训练步骤 ( 1) 检查来料。 ( 2) 矫平板料,使之达到放在平板上能贴平,无翘曲现象。 ( 3) 将薄板料用圆钉装夹在木板上(图 J93),然后夹在钳口内,粗锉两平面尺 寸 左右(同时加工两件)。 ( 4) 按展开尺样板划卡脚线。 ( 5) 将两件贴合,钻孔 ф ,绞孔达尺寸ф 5mm,保证与铆钉紧配,孔口倒角 45o。 ( 6) 将两内卡脚合并,用 M5 螺钉与螺母拧紧,按划线粗锉外形(留 左右余量)。 ( 7) 两卡脚按图 J94 弯曲,达到图样要求。 ( 8) 分别将卡脚重新钉在木板上,夹在钳口内,然后粗锉两平面,使之达到目的尺寸 2177。 、平行度 、表面粗糙度 Ra≤ 16μ m 的要求。 ( 9) 用铆钉通过 ф 5mm 将工件串叠在一起,同时在两侧垫上ф 18mm 垫圈。 将圆头放入顶模,用压紧冲头压紧, 然后将铆头伸出部分镦成蘑菇形,再用罩膜修整。 使之半圆头圆滑,两脚活动松紧均匀。 ( 10) 按图样尺寸修整外形,锉好两脚斜面,使两脚尺寸开关相同。 淬火,使其硬度达45~50HRC,最后用砂布打光。 制作外卡钳的训练步骤 ( 1) 来料检查。 ( 2) 矫平板料,使之达到放在平板上能贴平,无翘工现象。 ( 3) 按内卡钳卡脚的加工方法,分别粗锉两件的两平面。 ( 4) 按展开尺寸样板划线,钻孔、铰孔、孔口倒角 45o。 ( 5) 两件合并起来按划线粗锉外形。 ( 6) 用特制的弯曲工具(图 J95)将外卡脚弯曲成型,使其符合图样弯曲形状。 然后用铆钉插入孔内,检查两脚的弯 曲开关是否一致。 ( 7) 细锉两平面,达到尺寸 2177。 、平行度 、表面粗糙度 Ra≤ 16μ m 的要求。 ( 8) 把两卡脚与两个垫圈用铆钉串好,并铆至符合要求。 ( 9) 修整外形与脚尖。 要求卡脚的测量面对齐、对平。 淬火至硬度 45~50HRC,最后用砂布全面打光。 注意事项 ( 1) 卡钳脚是薄板料,在矫平时必须用木锤敲击。 ( 2) 对外卡钳脚进行弯曲时,要用铜质圆头手锤敲击,敲击时,必须从宽处逐步敲到脚尖处,如相反会出现圆弧太小。 ( 3) 在铆接半圆头时,必须将原头放入顶模凹圆内再铆接,防止未放好就敲击,造成原头圆面损坏。 ( 4) 铆钉长度要计算正 确,如伸出部分的长度太短,则铆合头不完整,太长会使铆合头的半圆头周围产生涨边现象。 ( 5) 铆接时要检查卡脚与卡脚之间,铆接头与卡脚之贴合,不要在出现间隙时还在铆接,使铆接质量不合要求。 ( 6) 用罩模铆合时,必须放正,防止罩模接触垫圈表面而敲出印痕,破坏外形美观。 ( 7) 铆接接触面必须平直,两卡脚的平行度必须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样才能使铆接后松紧一致。 质量检查及评分 内、外卡钳铆接评分见表 J91 表 J91 内、外卡钳铆接评分表 总得分 ______________ 项次 项目与技术要求 实测记录 单次配分 得分 1 卡脚尺寸要求 2177。 (长 30)( 2 粗) 3 2 R9 圆弧正确、圆滑 14 3 铆钉头圆滑( 2 只) 8 4 铆接紧松均匀 7 5 卡脚弯曲半径 R40mm 正确( 2 只) 10 6 两卡脚开关一致,脚尖对齐 8 7 卡脚外形正确 177。 ( 2 只 ) 8 8 表面粗糙度 Ra≤ 16μ m( 4 面) 2 9 安全文明生产 5 10 正确使用工具、量具 损坏每只扣 5 分 二、制作划图(图 J96) 教学要求 ( 1) 掌握条料的矫正方法。 ( 2) 掌握 120o 角的锉配方法,提高锉配技能,并达到规定的精度。 ( 3) 进一步掌握半圆头铆钉的铆接操作。 ( 4) 能按操作步骤正确地完成各种工序的加工,达到图样规定要求。 使用的工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划针;划规;样冲;手锯;整形锉;异形锉; 90i 角尺; 120o角度样板;游标卡尺,千分尺;麻花钻;手锤;绞杠;顶模;罩模等。 训练步骤 ( 1) 对来料作形体及尺寸检查,并矫平,使之达到放在平板上,基本贴平载翘曲现象。 ( 2) 锉两脚 6mm 厚的外平面,达到平直。 ( 3) 锉两脚 9mm 宽的内侧平面,保证与外平面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