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轻钢厂房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现场,先应拼装。 钢梁扶正需要翻身起板时采用两点翻身起板法,人工用短钢管及方木临时辅助起板。 钢梁翻身就位后需要进行多次试吊并及时重新绑扎吊索,试吊时吊车起吊一定要缓慢上升,做到各吊点位置受力均匀并以钢梁不变形为最佳状态,达到要求后即进行吊升旋转到设计位置,再由人工在地面拉动预先扣在大梁上的控制绳,转动到位后,即可用板钳来 定柱梁孔位,同时用高强螺栓固定。 并且第一榀钢梁应增加四根临时固定揽风绳,第二榀后的大梁则用屋面檀条及连系梁加以临时固定,在固定的同时,用吊锤检查其垂直度,使其符合要求。 ( 2)钢梁的检验主要是垂直度,垂直度可用挂线球检验,检验符合要求后的屋架再用高强度螺栓作最后固定。 ( 3)在吊装钢梁时还须对钢柱进行复核,采用葫芦拉钢丝绳缆索进行检查,待大梁安装完后方可松开缆索。 对钢梁屋脊线也必须控制。 使屋架与柱两端中心线等值偏差,这样各跨钢屋架均在同一中心线上。 钢结构安装和校正 ( 1)钢结构安装前,应对钢构件的 质量进行检查。 钢构件的变形、缺陷超出允许偏差时,应进行处理 ( 2)钢结构安装的测量和校正,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相应的工艺。 厚钢板和异种钢板的焊接、高强度螺栓安装、栓钉焊和负温度下施工等主要工艺,应在安装前进行工艺试验,编制相应的施工工艺。 ( 3)钢结构采用扩大拼装单元进行安装时,对容易变形的钢构件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钢结构采用综合安装时,应划分成若干个独立单元。 每一单元的全部钢构件 14 安装完毕后,应形成空间刚度单元。 ( 4)大型构件采用单机或多机抬吊安装及高空滑移安装时,吊点必须经计算 确定。 ( 5)钢结构的柱、梁、屋架、支撑等主要构件安装就位后,应立即进行校正、固定。 当天安装的钢构件应形成稳定的空间体系。 ( 6)钢结构安装、校正时,应根据风力、温差、日照等外界环境和焊接变形等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 7)利用安装好的钢结构吊装其他构件和设备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应进行验算,采取相应措施。 ( 8)设计要求顶紧的节点,接触面应有 70%的面紧贴。 用 厚塞尺检查,可插入的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接触顶紧总面积的 30%;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 钢结构安装的连接和固 定 ( 1)钢构件的连接接头,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紧固或焊接 ( 2)安装使用的临时螺栓和冲钉,在每个节点上穿入的数量,应根据安装过程所承受的荷载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不应少于安装孔总数的 1/3; B、临时螺栓不应少于 2个; C、冲钉不易多于临时螺栓的 30%; D、扩钻后的 A, B 级螺栓孔不得使用冲钉。 ( 3)永久性的普通螺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个螺栓一端不得垫 2 个及 2 个以上的垫圈,并不得采用大螺母代替垫圈。 螺栓拧紧后,外露螺纹不应少于 2个螺距; B、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扩孔; ( 4)安装焊缝的质 量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和钢构件制作的有关规定。 ( 5)安装定位焊缝应符合规范规定。 当承受荷载时,焊点数量、厚度和长度应由计算确定。 ( 6)焊接与高强螺栓并用的连接,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应按先栓后焊的顺序施工。 ( 7) 由制造厂处理的钢构件摩擦面,安装前应复验所附试件的抗滑移系数, 15 合格后方可安装。 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进行试验,并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 8)钢构件拼装前,应清除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 摩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并不得在雨 中作业。 ( 9)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板叠接触面应平整。 当接触有间隙时,小于 的间隙可不处理; ~ 的间隙,应将高出的一侧磨成 1: 10 的斜面,打磨方向应与受力方向垂直;大于 的间隙应加垫板,垫板两面的处理方法应与构件相同。 ( 10)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批号分别存放,并应在同批内配套使用,在储存、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不得混放、混用,并应轻装、轻卸,防止受潮、生锈、玷污和碰伤。 ( 11)施工前,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按出厂批号复验扭矩系数,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GJ8291)的规定;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出厂批号复验预拉力,其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GJ8291)的规定。 ( 12)安装高强度螺栓时,螺栓应自由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并不得气割扩孔,穿入方向宜一致并便于操作。 高强度螺栓不得作为临时安装螺栓。 ( 13)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应按一定顺序施拧,宜由 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并应在当天终拧完毕。 ( 14)高强度螺栓的拧紧,应分初拧和终拧两步进行。 对于大型节点应分初拧、复拧和终拧三步进行。 复拧扭矩应等于初拧扭矩。 ( 15)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初拧扭矩宜按下列公式计算(终拧应采用专用扳手将尾部梅花头拧掉): T0 = Pc = P + △ P 式中 T0—— 初拧扭矩( ); Pc—— 施工预拉力( kN ); P —— 高强度螺栓设计预拉力( kN ); 16 Δ P—— 预拉力损失值( kN ),宜取设计预拉力的 10%; d —— 高强度螺栓螺纹直径( mm )。 ( 16)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的初拧扭矩宜为终拧扭矩的 50%;终拧扭矩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Tc = KPcd Pc = P + Δ P 式中 Tc—— 终拧扭矩( ); K —— 扭矩系数。 ( 17)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施拧采用的扭矩扳手和检查采用的扭矩扳手,在每班作业前后,均应进行校正,其扭矩误差应分别为使用扭矩的177。 5%和177。 3%。 ( 18)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结束后,应以目测尾部梅花头拧掉为合格;高强度螺栓大六角头螺栓终拧结束后,宜采用 ~ 的小锤逐个敲检,且应进行扭矩抽查,欠拧或漏拧者应及时补拧,超拧者应予更换。 ( 19)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扭矩检查应在终拧 1h 以后、 24h 以内完成。 扭矩检查时,应将螺母退回 30176。 ~50176。 ,再拧至原位测定扭矩,该扭矩与检查扭矩的偏差应在检查扭矩的177。 10%以内。 检查扭矩应按下式计算: Tch = KPd 式中 Tch 为检查扭矩( )。 钢结构安装偏差检测 ( 1)钢结构安装偏差的检测,应在结构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并连接固定后进行。 ( 2)构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中的规定。 墙面、屋面彩板安装 安装工艺规程 ( 1)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穿球鞋或软底鞋,严禁穿带铁掌的鞋,以免划伤 彩板。 ( 2)彩板安装前,应将板内外擦拭干净,不准有灰尘、污渍及泥土,以保证复合板清洁、干净、美观。 ( 3)彩板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彩板下面应铺垫干净的 17 塑料布,不用时应用塑料布盖好。 不准在堆放的彩板上乱踩乱走,保护彩板不受损伤。 屋面夹心板的安装 ( 1)安装屋面顶板前,应将顶板擦拭干净,板上不准有灰尘、污渍及泥土。 ( 2)安装屋面顶板时,应从山墙处 上板,上板时应用不易划伤彩板的材料作滑道,如:细麻绳、尼龙绳等。 ( 3)安装屋面顶板前,应先铺设超细玻璃棉,铺设超细玻璃棉时两头必须拉紧拉展,搭接处应严密不漏缝隙,搭接量应不低于 200 ㎜,以保证保温效果。 ( 4)安装第一块屋面顶板时,应进行拉线找正,避免造成歪斜,影响安装质量。 屋面板应自然搭接,不准出现搭接过多或过少的现象。 压型金属板在支承构件上的搭接长度及压型金属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见附表。 ( 5)屋面顶板安装时,板与板之间搭接时,搭接处应用双面密封胶带进行密封。 ( 6)屋面顶板安装时,安装固定好前面的板后, 再固定下一块板,严禁将整个屋面顶板先临时固定,最后再进行补钉,出现打空钉或将钉打偏的现象。 ( 7)将屋面顶板通过滑道拉到屋顶时,应将板抬起,离开已安装好的板面,以免划伤已安装好的屋面顶板。 严禁在安装好的屋面顶板上拖着板行走。 ( 8)屋面上的施工人员走动时,应踩在彩板波谷处,严禁踩在波峰处,以免踩折屋面顶板,影响彩板的使用寿命。 ( 9)用自攻钉固定屋面顶板后,应用密封胶将自攻钉头部密封好。 用铆钉固定异形件后,铆钉头部也应用密封胶进行密封。 ( 10)屋脊处及屋檐檐口处应做挡水板和滴水沿,屋脊处用堵头进行密封。 ( 11)安装屋面底板前,首先要将板擦拭干净,不准有灰尘、污渍和泥土,保证屋面底板干净、整洁、美观。 ( 12)安装屋面底板时,若钢架跨度大、屋面底板单坡过长,需分两部分安装时,应先安装上边的板,再安装下边的板,即下板压上板。 ( 13)用自攻钉固定屋面底板时,自攻钉必须保证在一条直线上,且必须固定在波谷的 正中位置,其直线度不应大于 10 ㎜。 18 墙面夹心板的安装 ( 1)安装内(外)墙板前,首先要将板擦拭干净,不准有灰尘、污渍和泥土,保证板面清洁、干净、美观。 ( 2)安装第一块内(外)墙板时,应进行找正,以免 造成歪斜,影响彩板的安装质量。 墙板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上表中“压型金属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 3)安装外墙板之前,先铺设超细玻璃棉,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