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定内容摘要:
c 取偏心距 e0; 设计烈度为 9 度时,计算偏心距 e 按下式取值: ` 式中 e0偏心距; L垂直于合力 P 方向上建筑物的长度; 偏心距 e0=0 时,计算偏心距 e 取。 第二节 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和倾覆验算 第 34 条 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可按下式验算: 式 中 Pd顶端等效竖向荷载, H建筑物结构总高度,取结构顶点至基础顶面的距离; Pi第 i 楼层 (包括该层上下各半层高的桂和墙重 )的竖向荷载,楼面活荷载应按规范 TJ974 第 7 条折减; Hi第 i 楼层距基础顶面的距离; EJd验算方向抗侧力结构等效刚度之和,等效刚度按本章第 30 条规定计算;但刚度折减系数β取。 当各楼层的竖向荷载基本上沿建筑物高度均匀分布时,等效顶端竖向荷载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P顶点 (除去作为均布荷载部分以外的 )附加竖向荷载。 第 35 条 墙肢在山墙平面外方向的计算长度取等于上下楼板的中距。 第 36 条 施工 (例如滑模 )期间,若连续若干楼层高度范围内建造墙体而暂未安装楼板时,应注意满足墙体的强度和稳定 性的要求。 第 37 条 高层建筑结构倾覆验算时按设计所用水平荷载计算倾覆力矩。 计算抗倾覆力矩时,楼层活荷载取50%,恒载取全部,抵抗倾覆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第三节 高层建筑水平位移的限制 第 38 条 高层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刚度,避免顺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建筑的使用条件。 在设计水平荷载下,建筑物层间相对位移与层高之比δ /h 不应超过表 6 的限值;建筑物顶点水平位移与建筑物总高度之比△ /H 不应超过表 7 的限值。 δ /h 的限值 表 6 △ /H 的限值 表 7 第 39 条 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及δ计算的数值:考虑地震荷载下结构弹塑性的影响,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及δ取计算值的两倍。 计算水平位移△及δ时采用弹性的计算方法,但应按第 30 条 的规定考虑刚度折减系数β。 计算水平位移△及δ时应考虑第 27 条规定的要求。 第 40条 按第 22条规定进行振型组合分析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水平位移亦应采用相应方法由振型组合得出。 第四章 截面设计和结构构造 第一节 框架结构 第 41 条 框架梁、柱的截面设计应遵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J1074)有关规定进行。 第 42条 叠合梁在施工阶段的挠度宜控制在 f≤ 1 300l(l为梁的计算跨度 )。 在使用阶段应用符合规范 TJ1074的规定。 第 43 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负弯矩可考虑塑性内力 重分布,乘以调幅系数 ~,梁的跨中正弯矩相应增加。 第 44 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标号应不小于 200 号。 注:对设计烈度为 9 度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构造措施除应符合本章的有关规定外,尚需根据结构的特点,通过必要的试验或调查研究,予以适当地加强,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延性。 第 45 条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为了使梁节点有一定的延性,梁支座负钢筋最大配筋率应按下列条件确定: ` 式中 X梁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h0梁截面的有效高度。 第 46 条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柱的轴向压力 Nz 不宜过大,以提高其延性。 第 47 条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柱节点区及邻近处箍筋应加密,加密范围见图 5。 梁、柱箍筋直径,当设计烈度为 7 度时不得小于 6 毫米;设计烈度为 8 度时,不得小于 8 毫米;设计烈度为 9 度时,不得小于 10 毫米。 ` 图 5 梁柱箍筋构造配筋示意图 第 48 条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柱的净高与柱的截面高度 hz 之比不宜小于 4(hz 为平行于侧向力方向柱截面的边长 )。 否则应按第 49 条的规定配置箍筋。 第 49 条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柱,上下端配置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当设计烈度为 7 度时,柱上下端箍筋按构造要求配置,此时箍筋直径不得小于 6 毫米,箍筋间距不得大于 100 毫米。 二、当设计烈度为 8 度或 9 度时,柱端箍筋体积配筋率应满足下式要求: N 设计烈度 为 8 度: ` (14) 设计烈度为 9 度: ` (15) 对于配置单箍的方法,箍筋单肢的截面面积: 式中 μ t箍筋体积配筋率; Ra柱的混凝土轴心抗压设计强度; Rg箍筋抗拉设计强度; α K箍筋单肢的截面面积; LK柱截面核心边长; S箍筋间距。 当柱的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小于 4 时,则上述箍筋应沿柱的全高设置。 第 50 条 框架柱纵向钢筋总配筋率,当抗震设计烈度为 7 度或 8 度时,内柱和边柱应不小于 %,角柱应不小于 %。 当设计烈度 为 9 度时,内柱和边柱应不小于 %,角柱应不小于 %。 第 51 条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其梁、柱筋弯钩尺寸见图 6,弯钩角度应为 135176。 当箍筋用焊接头时,单面焊接缝长度不得小于 10d。 d 为箍筋直径。 图 6 梁、柱箍筋弯钩尺寸 第 52 条 装配式框架节点和预制梁现浇柱框架节点的构造及截面设计,可参照现浇整体框架的设计要求,并根据装配式结构不同类型的结构特点,依据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一、节点的构造及设计应保证节点的整体性和延性。 二、框架节点一般都应进行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强度计算。 三、框架节点在保证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前提下,连接式力求简单,传力直接,受力明确。 四、框架切点在构造上应使安装方便,安装误差易于调整,并且构件连接后能较早地承受荷载,以便于上部结构继续安装。 五、预制梁现浇柱框架节点混凝土标号应不低于柱的混凝土称号。 六、采用工具式柱模施工的现浇柱,应验算拆模时柱子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梁底柱子混凝土的局部承压力。 第 53 条 框架填充墙和隔墙宜采用轻质材料,并应采取措施与框架梁柱拉接。 当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在柱和砌体填充墙交接处,应沿墙高度每隔约 500 毫米用 2φ 6 钢筋拉接,每边伸人墙内不小于 700 毫米。 当设计烈度为 7 度或 8 度时,在墙顶每隔约 ~ 2 米与楼板或梁应有可靠拉接,而且在门上口的高度处,增设一道钢筋混凝土配筋带;当设计烈度为 9 度时,不宜采用砌体填充墙。 砌体填充墙的砌筑砂浆不得低于 25 号。 第二节 剪力墙结构 第 54 条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应时行斜截面抗剪、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竖向荷载轴心受压强度计算。 在集中荷载 作用下,还应进行局部承压强度计算。 第 55 条 偏心受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斜截面抗剪强度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一、剪力墙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二、剪力墙抗剪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 M≤ 时 当 M≥ 时 但至少应取 上列式中 K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斜截面受剪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 验算地震荷载作用时,为保证剪力墙的延性,安全度不予降低,即 K=; Q验算截面上的最大剪力; Qh混凝土能承受的剪力; QK横向钢筋能承受的剪力; Qkh斜截面上受压区混凝土和横向钢筋的抗剪强度; N和 +剪力 Q 相应的轴向压力; A剪力墙截面面积,包括翼缘的有效面积。 翼缘 的效宽度 bi 按第三章第 31 条规定取用; AT 形和工字形截面剪力墙的肋部截面面积,矩形截面剪力墙 A=A; Rg横向钢筋抗设计强度; Ak配置在同一截面内横向钢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 S横向钢筋的间距; M计算截面处的剪跨比 如计算截面离墙底距离小于 h0 Z 时, M 取离墙底 h02 处的剪跨比; M和剪力 Q 相应的弯矩; Ra混凝土的轴心受压设计强度; t矩形截面的宽度,或工字形截面的肋宽; h0截面的有效高度,一般取 h0=ht; h截面总高度。 当 KQ≤ Qh 时,按本章第 66 条构造要求配置横向钢筋。 第 56 条 偏心受拉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斜截面抗剪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一、大偏心受拉时 当 M≤ 时取用式 (24)计算值。 当 m 时取用式 (25)计算,但至少应取式 (26)的计算值。 如 Qkh 中混凝土的抗剪强计算值小于或等于零,则不考虑混凝土的抗剪作用,全部剪力 KQ 由横向钢筋承受,此时 K偏心受拉时抗剪安全系数,取 K=。 二、小偏心受拉时,斜截面抗剪强度应按式 (27)计算。 第 57 条 钢筋 混凝土剪力墙任意截面的大偏心受压构件按下列规定进行强度计算: 一、计算截面应包括翼缘效面积,翼缘的有效宽度 bi 可按第三章第 31 条规定采用。 但 bi 不得大于 ,HZ 为验算截面到墙顶的距离。 二、计算剪力墙。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定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钢箱梁人行天桥吊装方案
4个吊点对称分布与梁块重心位置,各吊点卸扣受力为 N’ =,现选用可负载 35 吨卸扣可满足使用要求。 9 两侧各一加劲板 受力分析简图 吊耳( t=35mm) 吊耳选型 按 4个吊耳计算,当吊装最大重量为 ,每个吊耳承重约为 吨。 吊耳选材为 Q345 型 35mm 厚钢板, 吊耳与箱梁采用 CO2手工 坡口熔透 焊接,焊缝等级为二级。 吊耳强度验算: =AnN == mmmm N
钢结构制作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LHC 型 台 4 14 重钢线移 YF2020 台 2 15 摇臂钻 Z3050 台 2 16 无气喷涂机 CPQ9C 台 2 17 二氧焊机 XD350/500 台 34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14 X形双面坡口 V形单面坡口( 三 )、钢结构制作具体步骤 放样
钢筋砼矩形水池施工方案
砌体要平直、砂浆饱满美观。 2)砌导流墙,先把池内清洗干净,按图弹出墙身部位,详细做法同上。 1 池体内外抹灰施工。 先内后外,先把池内壁底清理,冲洗干净,浇水湿润池内壁顶,先刮防水水泥浆一道,然后用 1:2 防水砂浆抹平压光,外墙清洗干 净,浇水湿润,用 1: 2 水泥砂浆分层抹平直。 1 池顶复土施工: 池顶复土应沿水池四周及池顶分层回填,防止超填,顶析表面要避免大力打夯。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