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拉法基设备管理办法内容摘要:

导审批后,严格按计划执行,各项目的实施费用原则上不得超过项目的计划费用,若因客观因素影响而超过计划费用时,按集团有关规定办理报批。 当年的一般技改项目,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实施、尽快竣工,原则上不允许跨年度,若因客观原因需延长工期的项目,需专业管理单位签署意见,报公司经理部审批。 当年技改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办理登记手续。 附则 18 本办法由机电动力部起草并归口管理。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5 设备报废管理办法 定义 根据公司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及国家有关规定,对在生产中使用到一定寿命年限的设备,主要性能严重劣化,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且无修复价值,或 者在经济上大修理不如更新合算者,应进行报废更新。 设备报废条件 通常情况下,设备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适时更新,办理报废手续。 凡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已提足折旧的老设备,其主要结构和零部件已严重磨损,设备效能达不到工艺最低要求,继续大修理后技术性能仍不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或者无修复改造价值的。 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益低、经济效益差而又无法改造的设备。 因意外灾害或重大事故受到严重损坏,无法修复使用的设备。 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 康,进行修复改造又不 19 经济的设备。 经确认属于国内落后水平,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拟列计划进行更新且被替换出后不再利用的设备。 由于扩建、改造、工艺变动,必须拆除的房屋、建筑物以及拆卸后不能改作他用,其净值低于原值的50%时的设备。 按国家能源政策规定应予淘汰的高耗能设备。 设备报废审批程序 由生产技术部根据设备报废条件,对需报废的设备向机电动力部递交《设备报废申请》,必要时附论述材料。 机电动力部根据生产技术部提交的《设备报废申请》,组织相关设 备专业组(或聘请有关专家),相关安全、技术部门参加,对需报废的设备进行评估,作出技术鉴定。 对于重要设备,公司设备分管领导参加审查、鉴定,以确定该设备是否符合报废条件并签署对该设备的处理意见。 机电动力部将签署意见“同意报废”的申请送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审批后由机电动力部造表(附评估材料及处理意见),报集团有关部门审定处理。 待批复同意后,设备才算真正报废,公司财务处核销资产帐目,机电动力部资产管理人员核销报废设备台帐和卡片。 20 需要更新替换的拟报废的在用设备,必 须在更新设备到货后,再办理报废手续。 在此之前,仍要坚持正常的维护管理,保证生产,但不进行大修理。 设备报废审批程序见附图 报废设备处理 报废设备在待处理期间,仍由原设备使用部门进行保管。 作价转让给能利用的单位,转让时估价由机电动力部会同设备使用单位、财务处进行洽谈,并提出专题报告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并报审计部门备案。 对国家强制报废的设备必须解体,但对可以利用的零部件拆除留用,不能利用的作为原材料或废料,由机电动力部负责处理,处理后的资金按公司有关规 定办理。 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私自处理报废设备。 附图 :设备报废审批程序 使用单位申请 机电动力部组织有关设备专业组鉴定、评估 鉴定后 签署 处理意见 公司分管领导审批 报集团相关部门审定上报 报废处理 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有关专家评估残值 财务处核销资产帐目,机电动力部核销设备相关台帐、卡片 上级同意报废 (批复文件 ) 21 按国家政策规定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按本条第三款处理。 处理报废设备回收的残值,应列入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不得挪作它用。 特种设备如 车辆、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等报废设备处理要按国家规定,进行解体处理,不得整机流入市场。 附则 本办法由机电动力部起草并归口管理。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6 设备事故管理管理办法 总则 设备事故在公司设备分管领导下由机电动力部统一管理,设备事故管理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文件。 公司各单位所发生的设备事故,无论大小及何种原因,均应上报机电动力部,不允许隐瞒和遗漏。 机电动力部对设备事故实行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a)组织、协调和督促 对事故设备的修复工作; b)对特大、重大设备事故进行调查、取证; c)牵头召开重大和特大设备事故分析会及关键、大型、稀有、 22 精密设备的事故分析会,对事故进行认真科学的分析; d)制定或督促制定设备事故的防范措施,并检查监督防范措施的落实与执行; e)对重大、特大设备事故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公司设备分管领导或(和)总经理审批; f)整理并汇总设备事故的有关资料,及时归入设备档案; g)按规定及时向集团有关部门报告重大和特大设备事故情况。 设备发生事故后,有关生产 单位在积极组织对事故设备修复工作的同时,要及时向机电动力部报告事故情况,并搜集整理事故调查、分析的书面材料,包括事故当事人的书面经过描述、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初步评估、事故处理完毕的预计时间、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分析等。 机电动力部门必要时成立事故抢修组和调查组以便将事故损失降到尽可能低,并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设备事故的预防。 对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野蛮操作、违章指挥等危害设备的现象和行为,机电动力部有权制止,并 作详细记录,予以通报; 23 提高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的技术素质,加强对设备的点检和维护保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设备的缺陷及隐患能提前发现并得到妥善处理,以防设备事故的发生; 加强备品、配件的采购、制作质量验收把关,加强设备检修的质量把关和设备检修后的验收工作,消除设备因备件质量或检修质量而发生的事故;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的巡检、点检,加强对设备的动态检测和故障诊断,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技术专长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及现代先进的检测手段来检查和发现设备的隐患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定期测试在线设备的检测装置、保护装置,确保其灵敏、准确、可靠。 定义 设备事故特指因人为责任心不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管理不到位而造成设备损坏或设备零件失效造成设备被迫停机,停机时间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规定限额。 设备故障是指设备的零部件已经失效而不能继续运行,但相关人员能够提前主动掌握设备缺陷和不正常现象 (有记录等凭证 ),采取措施按规定的操作程序作停机处理,并未造成设备缺陷进一步扩大;或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气 、自动控制系统的各种保护跳闸,或安全装置的正常动作造成生产中断,虽然排除故障 24 所占用的停机时间超过限额,但设备本身并未损坏或损坏轻微。 设备事故的范围 机械设备事故:是指生产工艺流程 (包括矿山 )中的机械设备所发生的损坏。 动力设备事故:是指各生产和生活所用的动力设备 ( 包括电气自动化设备、计算机设备 )如电动机、内燃机、供水、供气、供油,以及供燃气用的气体、液体等设备发生损坏。 车辆设备事故:是指工程机械、交通车辆等发生损坏。 其他设备事故:是指 机修、土建施工、检验和试验设备以及大型计量器具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损坏。 不列为设备事故的范围 因发现设备状况不好 (含建筑物、构筑物 ),安排的计划检修或临时检修而使生产中断者。 设备的易损易耗件的正常磨损、断裂而又未损坏其他设备,如钻机的钻头、钻杆;铲装设备的铲齿、履带板、皮带机皮带断裂等。 生产过程中的满库停车及生产工艺故障 (如堵料、跑料等 ),或发生第 者。 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设备损坏而使 生产中断者。 25 经批准的备件国产化试验中发生非人为因素的失败,造成试验的损坏和导致设备停运者。 设备事故的分类 设备事故按停机时间长短,损失大小、性质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设备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和特大设备事故三类。 一般设备事故,指造成回转窑或磨停机不超过 24小时,或直接经济损失在 1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重大设备事故,指造成回转窑或磨停机 24小时以上、 72小时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 10万元以上、 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特大设备事故,指造成 回转窑或磨停机 72小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 50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 设备事故时间及损失计算 设备事故时间的计算: a)一般情况下,设备事故计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