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空调风管系统安装工程技术交底内容摘要:
定,对焊接后的部位应补刷防锈漆。 立管管卡安装时,应先把最上面的一个管件固定好,再用线坠在中心处吊线,下面的风管即可进行固定。 B、 当风管较长要安装成排支架时,先把两端固定好,然后以两端的支架为基准,用拉线法找出中间各支架的标高进行安装。 C、 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大边边长≤ 400mm 时,支吊架间距不大于 4m;直径或大边边长>400mm 时,不大于 、干风管长度超过 20m 时,应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点,每个系统不应少于一个。 风管垂直安装时,支 吊架间距不大于 4m;单根直管至少应有 2 个固定点。 D、 支吊架不得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E、 保温风管的支吊架装置宜放在保温层外部,保温风管不得与支吊架直接接触,应垫上坚固的隔热防腐材料,其保温厚度与保温层相同,防止产生“冷桥”。 风管法兰连接: A、 法兰密封垫料。 选用不透气、不产尘、弹性好的材料,比如δ =3mm 应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形式采用阶梯形或企口型,接头处应涂密封胶。 B、 法兰连接时,首先按要求垫好垫料,然后把两个法兰先对正,穿上几颗螺栓并戴上螺母,不要上紧。 再用尖冲塞进未上螺栓的螺孔中,把两个螺孔撬正,直到所有螺栓都穿上后,拧紧螺栓。 紧螺栓时应按十字交叉逐步均匀的拧紧。 风管连接好后,以两端法兰为准,拉线检查风管连接是否平直。 C、 不锈钢风管法兰连接的螺栓,宜用同材质的不锈钢制成,比如普通碳素钢,应按设计要求喷涂涂料。 D、 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应在同一侧。 风管无法兰连接: 承插式风管连接:适用于矩形或圆形风管连接。 先制作连接管,然后插入两侧风管,再用自攻螺栓或拉铆钉 将其紧密固定。 风管连接处的四周应一致无明显的弯曲或褶皱;内涂的密封胶应完整,外粘的密封胶带应粘贴牢固、完整无缺陷。 柔性短管安装: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正确的安装位置。 A、 柔性短管安装应松紧适当,不得扭曲。 安装在风机吸入偶的柔性短管可安装得蹦紧一些,防止风。通风空调风管系统安装工程技术交底
相关推荐
试验介质 试验压力( MPa) 稳压时间( min) 试验结果 管道编号 气 密 性 试 验 试验介质 试验压力( MPa) 停 压时间( min) 试验结果 管道编号 真 空 试 验 设计真空度( kPa) 试验真空度( kPa) 保持时间( h) 试验结果 管道编号 充 注 制 冷 剂 检 漏 试 验 允注制冷剂压力( MPa) 检漏仪器 补漏位置 试验结果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
ongchang Fire Fighting Engineering Corperatio 10 缘胶靴。 (四)文明施工和降低成本措施 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分片包干和个人岗位责任制。 整个施工现场清洁、整齐,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 施工现场临街处,禁止堆放有碍市容的杂物和料具。 如堆放料具,必须码放整齐。 风管材料等要按指定地点,合理码放整齐,并要有保护措施。 使用的机具要经常清扫,及时上润滑油
施。 ( 3)风管成品装卸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来回碰撞,损伤风管。 码放在平整、无积水、宽敞的场地,不与其它材料、设备等混放,并有防雨、雪措施。 码放时应按系统编号、整齐、合理,便于装运。 风管及部件安装 1)施工工艺流程 2)风管支吊架的制作安装 ( 1)风管支吊架按照标准图集及验收规范用料规格和作法制作。 ( 2)支吊架在制作前 ,首先要对型钢进行矫正,小型钢材采用冷矫正,较大的型钢须加热到
防火风管 refractory duct 采用不燃、耐火材料制成,能满足一定耐火极限的风管。 试验压力 test pressure 管道、容器或设备进行耐压强度和气密性试验规定所要达到的压力。 管道配件 pipe fittings 管道与管道或管道与设备连接用的各种零、配件的统称。 建筑工程质量 quality building engineering 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
大于 144 ㎡全额收取,小于 144㎡差额收取 ; 超过五年 : 大于 144㎡差额收取,小于 144㎡不收。 四、 工本费 : 80元 五、 交易服务费 :商品房 6元 /㎡ ,房改房 和 经济适用房 3元 /㎡ 六、 土地收益金 :﹙地段值 面积﹚ 247。 总楼层 七、 维修基金 :无电梯 : 35 元 面积 ; 有电梯 : 65 面积 ; 别墅 :45 元 面积。 一、
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企业必须建立较完善的安全生产档案,并由专人管理安全生产档案。 安全生产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 1)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及变动记录; ( 2)安全机构设置情况及专职、兼职安全员名单; ( 3)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件及人员名单; ( 4)特种设备清单及有关档案资料; ( 5)危险源 (点 )资料及三级危险源 (点 )管理清单; ( 6)作业环境监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