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第八章第十节卫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质量控制内容摘要:
F单位 G Hz 2)13m天线 ≥ +20lg( F/6)( dB i); F单位 G Hz 3)16m天线 ≥ +20lg( F/6)( dB i); F单位 G Hz 4)天线的发收增益测试频点为昀高、中心、昀低三点。 ( 4)天线辐射旁瓣特性(收、发正反极化均测) 1)第一旁瓣应小于或等于 14 dB; 2)宽角旁瓣 :天线旁瓣峰值数的 90%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2925lgφ ( dB i) 1176。 ≤φ≤ 20176。 ( dB i) 20176。 ≤φ≤ 176。 3225lgφ ( dB i) 176。 ≤φ≤ 48176。 10 ( dB i) φ> 48176。 ( 5)天线隔离度 1)双圆极化交叉极化隔离度≥ ; 2)双线极化交叉极化隔离度≥ 33dB,当离轴增益下降 1dB时,交叉极化隔离度≥30dB。 1 天线馈源指标 2 )馈源驻波比 (在 800MHz频带内); 3 )馈源收 /发隔离度≥ 80dB; 4 )馈源发 /发隔离度≥ 20dB; 5 )馈源收 /收隔离度≥ 20dB 6 整条发信馈线的电压驻波比≤ (在 575MHz频带内)。 7 24h内,地球站发射 EIRP的稳定度允许偏差为177。 8 载波频率稳定度: 9 )调频多路电话载波频率允许偏差为177。 150 kHz; 10 )调频电视载波频率允许偏差为177。 250 kHz; 11 )中速数据传输系统( IDR)载波中心频率允许偏差为177。 kHz; 12 )时分多址( TDMA)系统载波频率允许偏差为177。 1kHz。 : 1 频率范围 上行: ~ Hz 下行: ~ Hz, ~ Hz,~ Hz 2 地球站的品质因数 G/T值 晴天工作仰角 为 10176。 时,其 G/T值应为≥ 37+20lg( f/) dB/K 3 天线的发射、接收增益及旁瓣应达到计算要求及设计指标。 地球站旁瓣峰的总数 90%不得超过如下公式表达的包络值: 4 )G=2925lgφ ( dB i) 1176。 ≤φ≤ 20176。 5 ( dB i) 20176。 ≤φ≤ 176。 6 )G=3225lgφ ( dB i) 176。 ≤φ≤ 48176。 7 ( dB i) φ> 48176。 8 天线交叉极化隔离度≥ 35dB; 9 天线馈源指标 10 )馈源驻波比≤ 11 80dB 12 )馈源收 /收隔离度≥ 35dB 13 )馈源发 /收 隔离度≥ 35dB 14 整条发信馈线的电压驻波比≤ ; 15 24h内,地球站发射 EIRP的稳定度允许偏差为177。 ; 16 载波中心频率允许偏差为177。 kHz。 (九) 数字复用设备及数字电路调试质量控制 ,应按 YD/T50442020 《 SDH长途光缆传输工程验收规范》执行。 ( ADPCM)及数字倍增器( DCME)功能测试检查应符 合设备说明技术要求。 观察 15分钟,其误码比特率应为零。 (十) 卫星链路连通测试质量控制 能 QPSK(含扰码、前向纠错码 FEC)应符合下表 8101要求: 表 8101 中环路解调器误码性能指标 1 793TPC+8PSK测试应满足设备厂家出厂指标。 2/3 FECTCM/8PSK +RS( 219/210)应符合 INTELSATISSOG310规定。 2 IDR 2Mbps载波均匀依次排列,间隔为载波需要分配带宽,速率相同,两个相邻载波的电平高于信号载波 7dB时,应满足下表 8102要求 : 误比特率( BER) 组合速率 Eb/No( dB) 传输速率 Eb/No( dB) ( Co +No) / No( dB) C/N( dB) 1X103 1X107 1X108 误比特率( BER) 组合速率 Eb/No( dB) 传输速率 Eb/No( dB) ( Co +No) / No( dB) C/N( dB) 1X103 1X107 1X108 误比特率( BER) 组合速率 Eb/No( dB) 传输速率 Eb/No( dB) ( Co +No) / No( dB) C/N( dB) 1X103 1X107 13 1X108 项目 电路连接 PRO( %) T(秒) K A( %) S0(次) S1(次) S2(次) S3(次) ES 卫星数字通道 8 86400 20 691 639 744 1982 全程数字通道 8 86400 21 726 672 780 2084 SES 卫星数字通道 86400 30 13 6 20 27 全程数字通道 86400 42 18 10 27 39 系统序列 比特 速率 ( Kbps) 峰 峰幅度 频率( kHz) L A0 A1 A2 F0 F0 一次群 2048 18 100 2151 二次群 8448 152 3 400 2151 三次群 34368 1 10 800 2231 四次群 139624 10 3500 2231 比特速率 昀大输出抖动容限 测量带通滤波器带宽( kHz) L 峰 峰幅度 低频截至 F1或 F3,高频截至 F4 ( Kbps) B1( F1F2) B2( F3F4) F1 F3 F4 2048 18 100 2151 8448 3 400 2151 34368 10 800 2231 139624 10 3500 2231 误比特率( BER) 传输速率 Eb/No( dB) 载噪比 C/N( dB) 1X104 1X105 1X106 输入误比特率( BER) 输出入误比特率( BER) 传输速率 Eb/No( dB) 载噪比 C/N( dB) 1X104 3X108 1X105 3X1011 1X106 3X1014 表 8102 临近信道抗干扰能力 (含扰码 FEC)应符合下表 8103要求: 表 8103 卫星环路解调器误码性能 2/3 FECTCM/8PSK +RS( 219/210)应符合INTELSATISSOG310规定。 (十一)全程数字链路(通道)测试质量控制 连续测试 24h,卫星通信地球站间 2M对测误码性能指标、全程数字链路(通道) 64K口(包括进城终端)误码性能指标均应满足以下要求:在任何月内 90% 7 以上时间的误比特率( BER)< 1X10 ; ( ES),严重误码秒( SES)应符合下表 8104要求: 表 8104 差错(误码)性能投入业务指标和限值 (通道) 64K口(包括进城终端)输入抖动容限应符合下表 8105要求 : 表 8105 输入抖动容限表 、二、三、四次群各种标称比特率,在数字有线通道输出口所测得的昀大输出抖动不应超过下表 8106的限值。 表 8106 输出口最大允许抖动 误比特率( BER) 组合速率 Eb/No( dB) 传输速率 Eb/No( dB) ( Co +No) / No( dB) C/N( dB) 1X103 1X107 1X108 误比特率( BER) 组合速率 Eb/No( dB) 传输速率 Eb/No( dB) ( Co +No) / No( dB) C/N( dB) 1X103 1X107 1X108 误比特率( BER) 组合速率 Eb/No( dB) 传输速率 Eb/No( dB) ( Co +No) / No( dB) C/N( dB) 1X103 1X107 13 1X108 项目 电路连接 PRO( %) T(秒) K A( %) S0(次) S1(次) S2(次) S3(次) ES 卫星数字通道 8 86400 20 691 639 744 1982 全程数字通道 8 86400 21 726 672 780 2084 SES 卫星数字通道 86400 30 13 6 20 27 全程数字通道 86400 42 18 10 27 39 系统序列 比特 速率 ( Kbps) 峰 峰幅度 频率( kHz) L A0 A1 A2 F0 F0 一次群 2048 18 100 2151 二次群 8448 152 3 400 2151 三次群 34368 1 10 800 2231 四次群 139624 10 3500 2231 比特速率 昀大输出抖动容限 测量带通滤波器带宽( kHz) L 峰 峰幅度 低频截至 F1或 F3,高频截至 F4 ( Kbps) B1( F1F2) B2( F3F4) F1 F3 F4 2048 18 100 2151 8448 3 400 2151 34368 10 800 2231 139624 10 3500 2231 误比特率( BER) 传输速率 Eb/No( dB) 载噪比 C/N( dB) 1X104 1X105 1X106 输入误比特率( BER) 输出入误比特率( BER) 传输速率 Eb/No( dB) 载噪比 C/N( dB) 1X104 3X108 1X105 3X1011 1X106 3X1014 误比特率( BER) 传输速率 Eb/No( dB) 载噪比 C/N( dB) 1X105 (无 FEC) 1X109 (无 FEC) MPEG2 4:2, 2P@ML2 to 50Mbps(SD) MPEG2 4:2, 0MP@HL2 to 50Mbps(480p和 576p) MPEG2 4:2, 0M P@ML6 to 50Mbps(720p和 1080p) 误比特率( BER) 组合速率 Eb/No( dB) 传输速率 Eb/No( dB) ( Co +No) / No( dB) C/N( dB) 1X103 1X107 1X108 误比特率( BER) 组合速率 Eb/No( dB) 传输速率 Eb/No( dB) ( Co +No) / No( dB) C/N( dB) 1X103 1X107 1X108 误比特率( BER) 组合速率 Eb/No( dB) 传输速率 Eb/No( dB) ( Co +No) / No( dB) C/N( dB) 1X103 1X107 13 1X108 项目 电路连接 PRO( %) T(秒) K A( %) S0(次) S1(次) S2(次) S3(次) ES 卫星数字通道 8 8。通信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第八章第十节卫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质量控制
相关推荐
后进行,拆模时将已做缩缝位置记号标在水泥砼块上,如横向缩缝(不设传力杆)位置正位于检查井及雨水口位置,重新调整缩缝位置,原则上控制在距井位 以上。 切割前要求画线,画线时与已切割线对齐,以保证同一桩号位置的横缝直顺美观,切割时均匀用力做到深度一致。 1灌缝 : 胀缝、缩缝均灌注沥青胶泥,灌注前将缝内灰尘、杂物等清洗干净,待缝内完全干燥后再灌注。 1养护 : 待道路砼终凝后进行覆盖河砂、洒水养护
意见、共同研讨,进而完善设计方案。 即使是从参与设计成果的评价出发而进行的评价,也离不开设计的交流。 因此,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是设计评价的基础。 设计的交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其方式有口头语言、文本、技术图样、图表、模型、计算机演示、网页等。 具体方式的选用可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对象等因素进行选择。 在设计的交流过程中,应当注意提炼关键的技术信息。
( 3)地下环形车道的防水外墙在⑿ — ⒀轴设垂直施工缝。 采用 3MM 钢板止水带,每侧埋入 300,详见 插图 5: 底板砼施工 ( 1)底板厚度 800,经设计同意可不按大体积砼考虑,但在施工中采取措施,防止因水化热产生温度应力发生砼裂缝。 该工程底板砼采用如下措施: 1) 鉴于 1 轴 ~9 轴后浇带的底板长度为 米 ,在此段中部设 2 米宽砼加强带,砼标号为 C35 S8, UEA
安全可靠的网络监控系统。 组网方案 根据各通信机房的实际情况,可选择不同的转换设备或路由设备,在各通信机房和监控中心之间组成一个 TCP/IP 监控网络。 对于已经是现成的 TCP/IP 以太网,无需额外添加任何转换设备;对于使用E1 通道的,则需使用 E1/IP 协议网络转换器来桥接各个监控点与监控中心;对于无任何通信通道的偏远机房,则可采用 CDMA 无线路由器或 GP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