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机房监控解决方案内容摘要:
安全可靠的网络监控系统。 组网方案 根据各通信机房的实际情况,可选择不同的转换设备或路由设备,在各通信机房和监控中心之间组成一个 TCP/IP 监控网络。 对于已经是现成的 TCP/IP 以太网,无需额外添加任何转换设备;对于使用E1 通道的,则需使用 E1/IP 协议网络转换器来桥接各个监控点与监控中心;对于无任何通信通道的偏远机房,则可采用 CDMA 无线路由器或 GPRS 无线路由器进行组网。 整个 TCP/IP 监控网络采用星型网络结构,组网拓扑图如下: 组网的关键是流量的规划和控制,各个监控点的数据流量由两部分组成,图像监控的数据流和环境监控的数据。 其中环境监控的数据传输比较简单只是与中心服务器通信而且数据量小,可以忽略。 主要的数据就是图像监控的数据,数据量大而且要达到多台工作站同时观看图 像监控的要求,要采用组播数据方式。 解决方案 针对通信机房监控的实际要求,机房监控系统由以下四个子系统组成: 机房监控解决方案 11 1) 环境动力监控系统: 环境动力监控系统由 EM1MIII 监控主机,EM1HTHM 温湿度变送器、 EM1HVM 系列电压变送器、 EM1AirCM 空调控制器组成、 EM1UPSM 电源监控器;烟雾传感器、红外探测器和水浸传感器组成。 环境动力监控主要包括对环境温湿度、消防、水浸,入侵检测等进行实时监控,杜绝事故隐患。 同时对机房设备供电情况, UPS使用情况,以及相关的动力远程控制。 2)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 监控系统由摄像云台、高清晰度红外摄像机与EM1Sight 网络视频服务器组成。 使用高清晰度的红外摄像枪,可以保证在任何光线强度下获得高质量的实时视频。 安装摄像云台,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来对机房各个角落进行监控。 同时可以接受门禁和红外报警的联动,对任何入侵机房的行为第一时间录像,并发送到监控中心。 3) 门禁监控系统: 门禁监控系统由 EM1ICT 网络 IC 卡控制器, IC 卡读卡器、门磁、电锁以及开门开关构成。 统一管理机房进出人员身份,对机房门禁布防,既能防止机房盗窃,也为人员集中管理提供方便。 4) 中心监控平台: 在监控中心 服务器上安装 EM1Manager 网络监控系统软件,实时集中地监测各分布机房环境、动力的状态,根据需要远程遥控一些设备,如空调、 UPS 电源等。 对各种告警信息进行分级、分类处理,通过现场的告警和远程无线(如手机短信)告警,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告警事件。 以上各子系统既能无缝连接组成一个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也能单独构成一个独立的监控子系统。 机房监控解决方案拓扑图如下所示: 机房监控解决方案 12 机房环境动力监控系统 监控主机 EM1M 系列智能监控主机是 温州帝杰曼 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性能监控主机,它是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 采 用 TCP/IP 协议,用 Ether(以太网)为传输通道,连接各型外接传感器后,就能智能的提供现场环境数据采集、传输,汇总到监控中心以实现整个监控过程。 由于通过现场总线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特别适合于采集点或控制点比较分散的应用场合,测量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易于安装部署。 EM1MIII 监控主机 EM1MIII 智能监控机具有如下功能特点: 提供 7 路干接点输入,可通过软件配置干接点类型,可以连接烟感、红外探测器、门磁开关、震动传感器等开关型传感器。 机房监控解决方案 13 提供基于 RS485 的现场总线,支持 MODBUS 现场协议接口,与总线上的传感器、变送器通信完成数据采集工作,构成 FCS 采集控制系统。 可以支持在 1500米范围内与 32 个采集或控制的子设备通讯。 可自动搜索连接的子设备。 总线波特率: 9600bps 与 19200bps 可选,+ 12v 作为总线输出电源。 通过总线为监测子设备供电(+ 12v),提供 RJ45 的网线接口,可使用普通标准网线作为与 EM1 系列总线测控模块的连接,非常方便安装部署。 通过以太网络用 TCP/IP 协议与监控中心通信实现远程监控。 数据通信及控制数据都有数字签名,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开放通信协议,便于 系统的二次开发。 易于管理,可以通过 RS232 口用超级终端进行命令行设置,也可以通过网络(Tel)设置。 对于大量使用的场合,我们还提供一套图形化的软件可以方便快速设置。 可以定时或当满足某些条件时及时将连接的传感器的数据信息传递到中心服务器。 考虑到可靠性,可以同时向两台中心服务器发送数据实现冗余备份系统。 提供 访问,直接用 IE 浏览器可查看节点的状态。 核心系统软件可升级,可以为特殊系统定制软件行为。 液晶显示面板,方便现场调试安装。 断电数据保持系统,网络中断或停电时可保存 10000 条监测数据。 技术指标 软件特性: 支持网络协议 IP、 ICMP、 ARP、 TCP、 UDP、 Tel 总线协议 MODBUS ASCII 协议 Tel 终端数 3 个 硬件特性: 电源 交流 220V, 50Hz(可选择 48V 直流电源) 额定功率 20 瓦(不对外供电情况下 1 瓦) 总线供电容量 12V 网络接口 RJ45, 10BaseT 管理接口 1 Console(RS232) ,波特率 9600bps。 机房监控解决方案 14 工作环境 工业级: 3080℃,湿度 1090%非凝露 MTBF 100000 小时 外型 1U 工业标准 19 英寸机柜上架式 机房环境监控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由 EM1HTHM 温湿度变送器、烟雾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红外探测器以及 EM1MIII 监控主机组成。 监控机房温湿度、烟雾火警、水浸状况以及红外入侵探测等环境信息,确保机房环境工作的安全。 使用 EM1HTHM 温湿度变送器采集机房温湿度数据,由 EM1MIII 网络监控主机,使用 TCP/IP 协议与监控中心连接搭建数据汇总信道,构成 IP 网络+现场总线的标准自动化机房环 境监控系统。 遥测机房内温度、湿度。 遥信温度过高、温度过低;湿度过高、湿度过低等告警信息,同时能够设置报警阀值。 以此保证机房内设备工作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也能将自燃、水淹、霜结等隐患降到最低。 烟雾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红外探测器经由干结点将监测到的烟雾火警、水浸状况以及红外入侵探测等环境信息输入到 EM1MIII 监控主机,通过 TCP/IP协议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实时远程监测。 EM1HTHM 温湿度变送器 EM1HTHM 温湿度变送器采用新型温湿度传感器,内置高速 CPU,通信接口采用了标准 RS232/RS485 总线接口,通信协议采用了通用的 MODBUS 协议,测量值可通过现场总线传送到监控主机,监控主机可远程设置温湿度告警上限和告警下限。 EM1HTHM 温湿度变送器除了可用于测量温湿度外,也可用于火警监测。 EM1HTHM 温湿度变送器具有体积小、功耗底、精度高等优点,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的构建分布式环境监测系统的途径。 产品性能 机房监控解决方案 15 线性测量范围:温度: 30℃~ 70℃,湿度: 30%~ 90%。 工作电压 交流 220V, 50Hz。 额定功率: 可选 RS232 或 RS485 输出,带保护。 可调整通信波特率,地址信息可变换。 频响: 25Hz~ 5kHz,适用于工频电信号的测量。 额定工作环境: 工业级: - 30~ 85℃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5 万小时。 液晶显示面板,方便现场调试安装。通信机房监控解决方案
相关推荐
( 3)地下环形车道的防水外墙在⑿ — ⒀轴设垂直施工缝。 采用 3MM 钢板止水带,每侧埋入 300,详见 插图 5: 底板砼施工 ( 1)底板厚度 800,经设计同意可不按大体积砼考虑,但在施工中采取措施,防止因水化热产生温度应力发生砼裂缝。 该工程底板砼采用如下措施: 1) 鉴于 1 轴 ~9 轴后浇带的底板长度为 米 ,在此段中部设 2 米宽砼加强带,砼标号为 C35 S8, UEA
F单位 G Hz 2)13m天线 ≥ +20lg( F/6)( dB i); F单位 G Hz 3)16m天线 ≥ +20lg( F/6)( dB i); F单位 G Hz 4)天线的发收增益测试频点为昀高、中心、昀低三点。 ( 4)天线辐射旁瓣特性(收、发正反极化均测) 1)第一旁瓣应小于或等于 14 dB; 2)宽角旁瓣 :天线旁瓣峰值数的 90%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2925lgφ (
右,机房面积一般都很小,混合气体做无管网形式时无管网箱体数量比较多,再者,启动电流就是个问题。 灭火剂储备存装置数量计算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防护区内的灭火浓度应校核设计最高环境温度下的最大灭火浓度,并应符合以下规定:对于经常有人工作的防护区,防护区内最大浓度不应超过表 中的NOAEL 值;对于经常无人工作的防护区,或平时虽有人工作但能保证在系统报警后最长 30s
,实现 室内散热。 从而大幅度降低电能消耗和营运成本、延长空调使用寿命。 如图所示。 . 通信机房新风系统组成 智能通风系统系统主要是由主控机箱、进气装置( 进气箱)、排气装置(排气箱),室内外温度探测器、室内外湿度探测器、室外灰 尘探测器、防雨透风口、交流互感器、交流接触器、滤尘装置、安装配件线缆等组成。 通信机房新风系统示意图 . 通信机房新风系统工作流程
审查投标人资格、 组织投标人踏勘现场并答疑,组织开标、评标、定标,以及提供招标前期咨询、协调合同的签订等业务所收取的费用。 十 五 、专利及专用技术使用费 费用内容包括: ⒈国外设计及技术资料费、引进有效专利、专有技术使用费和技术保密费; ⒉国内有效专利、专有技术使用费用; ⒊商标使用费、特许经营权费等。 十六、生产准备及开办费:指 建设项目为保证正常生产 (或营业、使用 )而发生的人员培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