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完整版内容摘要:

者提供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安情绪。 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保护患者隐私。 执行 一室一医一患 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不在住院患者床头卡写入院诊断。 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 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步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 三级医院应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 儿童医院、艾滋病定点医院等专科医院可以与儿童、艾滋病患者关爱 组织等合作,提供体现专科特色的志愿者服务。 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九、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 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 大力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建立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为主体,医疗纠纷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相衔接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 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保障机制,提高人民调解成功率。 至 2017 年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覆盖 90%以上的县。 完善医 疗责任保险有关制度,提高医疗责任保险覆盖面。 积极建立以医疗责任保险为主、医疗风险互助金、医疗意外险等为补充的医疗责任风险分担形式,至 2017年底,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风险互助金参保率达到90%以上。 规范院内投诉管理。 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有统一的专门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映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十、落实政府管理责任,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认真组织落实。 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 本辖区医疗服务实际情况,组织医疗机构采取措施切实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要有时间表、路线图,落实责任。 鼓励各地区、各医院结合实际进一步创新、完善改善医疗服务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可落实、可操作、可执行、见成效。 要定期开展效果评价,公布评价结果,将患者评价作为检验成效的重要依据,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完善改善医疗服务内容和措施,将评价结果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要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助力深化改革。 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 划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同步推进,通过落实行动计划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 要通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等各项改革措施,为医疗机构落实行动计划、改善医疗服务创造条件,确保改善服务与深化改革互相助力、互相促进。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发掘、树立先进典型作为示范医院,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先行,逐步带动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 以病人为中心 服务理念和改善医疗服务各项措施,进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将根据各地的示范医院,遴选出一批全国示 范医院组织系列宣传报道,供各地交流学习。 加强宣传指导。 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和工作成效的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落实行动计划的监督与指导,通过社会评价检验工作成效,为医疗机构落实行动计划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相应的工作基础。 对于因拖延相关工作、落实工作不力而发生严重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医疗机构,要严肃处理、追查到底。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改善医疗服务是民生导向,是医改要求,是医疗机构的基本职责。 近年来,上海始终将改 善医疗服务作为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推进医改的重要举措和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扎实推进,取得了一些进展。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问题为导向,改善医疗服务流程 201X 年新医改启动伊始,市医改办就组织我市相关部门认真分析人民来信来访所反映的看病就医问题,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梳理了 14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是推进预约诊疗服务。 建立医联预约服务平台,覆盖 38 家三级医院,年预约达 1 千多万人次。 建立家庭医 生双向转诊预约平台,患者可以通过家庭医生直接预约上级医疗机构的专家门诊,目前已在 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试点。 二是推行 门诊一站式 付费模式。 覆盖 38家三级公立医院,并在 27 家医院间实现门诊患者自助储值缴费的跨院跨行通存通用,患者排队次数平均减少 8 次,候诊时间平均缩短 60 分钟。 三是推行自助服务系统。 开展自助挂号、自助预约、自助充值、自助收费、自助信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