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连铸梁柱厂房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g/mm Q345 E5016 焊缝金属最低抗拉强度 50kg/mm (2)焊条直径选择如下表 : 板厚 (mm) 4 4 t 12 12 焊条直径 (mm) 不大于工件厚 ~ (3)电流选择如下表 : 焊条直径 (mm) 电流 (A) 50~80 100~130 160~210 200~270 B、埋弧自动焊 (1)钢板对接焊接参数表 : 板厚 (mm) 焊丝直径 (mm) 焊接道数 焊接电流 (A) 焊接电压 (V) 焊接速度 (cm/min) 6~14 1~2 道 400~580 28~40 50~73 14~30 ~ 2道以上 600~1000 36~40 30~75 (2)填角焊焊接参数表 : 焊脚高度 (mm) 焊丝直径 (mm) 焊接电流 (A) 焊接电压 (V) 焊接速度 (cm/min) 6 2 450~475 34~36 67 8 3 550~660 34~36 50 4 575~625 34~36 50 10 3 600~650 34~36 38 4 650~700 34~36 38 12 3 600~650 34~36 25 4 725~775 36~38 33 5 775~825 36~38 30 C、 CO2 焊接电流参数表 : 焊丝直径 水平角 焊 对接 全熔透焊接 200~300A 190~300A 220~320A 300~400A 320~380A 220~320A 焊接施工 A、钢板对接 (1)下料:根据施工图要求把所要拼接的钢板放长 15~20mm,以补充焊缝收缩和边线的不整齐的焊后修整。 (2)开坡口:钢板厚度大于 8mm 时必须开坡口,坡口形式如下图,采用半自动切割机开取。 (3)清理焊接区:在焊接区域,坡口焊缝边缘需除锈、割渣、油污,防止焊接缺陷产生;双面焊 接时必须进行反面清根,采用碳弧气刨。 (4)焊接次序: 板厚( mm) 说 明 图 示 6~12 焊接次序为 1→ 2 第 1道使用埋弧焊或 CO2 焊 第 2道使用埋弧焊 14~22 焊接次序为 1→ 2→ 3→ 4 第 1道使用手工焊或 CO2 焊打底 第 2~4 道使用埋弧焊 注意层间清理 24~50 焊接次序为 1→ 2→ 3→ 4 第 1道使用手工焊或 CO2 焊打底 第 2~4 道使用埋弧焊 注意层间清理 B、 H型钢焊接 (1)组立:在组立机上点焊组立,保证翼板 与腹板组立间隙小于 1mm,以防止埋弧焊时焊穿。 (2)埋弧焊焊接次序如下图示,减少焊接变形。 焊接缺点及改善 A、良好的焊道外观图: 船形埋弧焊良好的焊道外观 CO2 填角焊良好的焊道外观 钢板对接良好的焊道外观 B、焊接缺点改善表: 缺点 图 示 改 善 修 补 措 施 咬 边 使用较小电流 减慢焊接速度 使用短弧焊 保持正确的焊条角度 选用合适焊条 补焊后打磨平整 气 孔 (凹孔 ) 使用适当电流 彻底 清除干净焊接部位的油污及锈蚀 焊条充分干燥 使用低氢焊条 使用短弧焊 补焊后打磨平整 未熔合 调高焊接电流 调整焊接速度 使用合适的焊条 打磨后补焊 未焊透 加大开槽角度 选择适当直径的焊条 降低焊接速度 调高焊接电流 清根后补焊 夹 渣 每层焊道的焊渣彻底清理干净 使用适当的焊接参数 ,避免焊渣先行卷入 适当加大开槽的根部间隙 用开槽器去除不良部份后补焊 裂 纹 母材预热 使用低氢焊条 焊条充分干燥 使用含硫、磷较少的母材 (母材须 复验合格 ) 用开槽器去除不良部份 ,查明裂纹发生原因、改善施工细则后再行补焊 焊 穿 减小拼装间隙 降低焊接电流 提高焊接速度 使用短弧焊 用开槽器去除不良部份后补焊 变 形 调整焊接顺序 选择适当的焊接参数 据设计要求进行预变形 充分使用拘束力 ,但应注意是否会产生裂纹 机械矫正 加热矫正 焊缝厚度 不 足 使用正确的焊条 选择适当的焊接参数 加强管理 清洁后补焊 并打磨平整 焊缝余高 过 大 降低焊接电流 提高焊接速 度 使用正确的焊条 用砂轮机磨平 检测 一般检查 A、制造图检查:核对材料表中构件尺寸与施工图的标准尺寸是否一致。 B、材料检查: (1)检查所有钢材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具有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与实物是否相符,必要时对钢板板进行复验。 (2)所用焊接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质量证明书是否齐全。 (3)涂料是否有质量证明书。 C、放样尺寸检查:落样切割前须对放样尺寸检查是否与施工图尺寸相同。 D、焊接面检查:根据不同的板厚,检查焊接面形状、尺寸、角度是否符合规范。 E、焊接部位的检查: (1)焊前检查:表面清洁,必要时母材的预热,焊条干燥。 (2)焊中检查:检查现场施工是否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工艺参数作业,主要为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及各电焊层间的清理。 (3)焊后检查:焊道外观检查及修补。 非破坏性焊道检查 A、所有焊道作外观检查,外形尺寸符合“钢结构焊接尺寸”的规定。 B、非破坏超声波内部检测,根据施工设计图的要求。 探伤比例:一级焊缝100%,二级焊缝 20%。 C、超声波检测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GB113489。 涂装检测 A、涂装前对构件进行除锈。 B、涂装施工后,油漆实干后进行膜厚检测,膜厚标准为 90%以上的点需达设计膜厚,且未达到标准之点的膜厚最低值不低于设计膜厚的 90%。 C、检测点及位置按 GB502052020 的规定进行。 4成品检测 A、尺寸检测参下表: 检测项目 简 图 允许偏差( mm) 测量工具 长度 + 钢卷尺 高度与宽度 + 钢板尺 钢卷尺 腹板偏心度 + 直角尺 钢板尺 翼板倾斜度 + 钢板尺 构件弯曲度 L/1000 Max= 水线 钢卷尺 构件扭曲度 H/250 Max= 重垂线 钢卷尺 孔位 + 钢板尺 孔间距 + 钢板尺 底板弯度 + 钢板尺 水线 B、焊缝检测如下表: 检测项目 简 图 允许偏差( mm) 测量工具 裂纹 不允许 UT 焊脚尺寸 0~+ 焊接量规 焊脚对称度 + 焊接量规 咬边 焊缝余 高 max= 焊接量规 焊接量规 气 孔 内部气孔不允许 UT 表面气孔 2 个 /米 目视 .钢板尺 C、表面处理外观检测: 项 目 标 准 测量器具 颜 色 色彩一致,无时显色差 目视 漏 喷 构件无漏喷,特别在边角、焊缝处 目视 起皱 /流挂 钢构件不得有起皱、流挂现象 目视 漆膜厚 90%以上点达标准厚度,未达标准厚度之点的厚度不得 小于标准值的 90% 电子膜厚计 钢结构安装 1.施工流程 A、地脚螺栓定位 建筑物的柱轴线和柱顶标高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钢结构质量,地脚螺栓定位应朝着厂房伸缩方向进行。 ( 2)利用土建木模板,装上专用的夹具(专用夹具及定位的加工件由项目组现场加工制作),按施工图纸的尺寸及已确定的中心基准点固定牢固,接着把地脚螺栓依 次穿入定位板中,用水准仪测量每根螺栓的标高,用经纬仪复测纵、横轴线符合设计要求,无误后即可予以固定,则定位完毕。 ( 3)螺栓表面的油脂清除干净,再放进定位模板中,以保证螺栓的预埋质量。 ( 4)螺栓定位后,应经甲方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作好验收记录。 当浇注混凝土时,质检员、班长必须跟班查看及监护,专用模具是否松动跑偏,螺栓是否倾斜,一旦发现问题马上处理纠正。 混凝土凝固一天后可以卸下专用模具。 螺栓的螺牙部分应用钢丝刷清扫干净,涂上黄油并拧进二个螺母,利用塑料薄膜包扎好,以保护螺牙不损伤。 ( 5)预埋锚栓尺寸 的允许误差应符合: 螺栓中心偏移 177。 5mm 螺栓露出长度 +20mm 螺纹长度 +20mm B、立柱吊装 ( 1)安装前用木工墨斗放好基础平面的纵横向基准线作为柱底板安装定位线。 ( 2)根据现场实际,立柱吊装时应采用汽车吊吊装,柱子安装属于竖向垂直吊装,为了使吊起的柱子保持下垂,便于就位,绑扎点设在柱子全长 2/3 的上方位置处。 为避免吊起的柱子自由摆动,在柱底上部用麻绳绑好,作为牵制溜绳的调整方向。 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就绪后,首先进行试吊,吊起一端高度为100~200mm 时应停吊,检查索具牢固。 当吊车稳定于安装基础上方时,可指挥吊车缓慢下降,当柱底距离基础位置 40~100mm 时,调整柱底与基础两基准线达到准确位置,指挥吊车下降就位,并拧紧全部地脚螺栓螺母,临时采用 8铁丝加固。 就位采用经纬仪看正,立柱垂直度、允许偏差为小于 10mm。 ( 3)柱子的校正:主要校正钢柱的垂直度与标高。 测量采用两部经纬仪。 首先将经纬仪放的柱子一侧,使纵中丝。转炉炼钢连铸梁柱厂房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单位检查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所用材料及配比 符合设计及规 范要求 2 细部做法 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 基层、基面 牢固,清洁、平整、圆顺 2 防水层 与基层粘结牢固,涂刷均匀、表面平 整 3 防水层厚度 平均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 95% 4 保护层 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 施工单位检查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自检、过程检验、完工检验和交车前的检验,确保客户对车辆修理质量的满意。 严格保养大修作业范围,没有按有关规定进行作业修理,一经发现,必须及时补修,并扣该项定额工时,欺骗检验和客户的一次罚款 100 美金。 返工项目,必须有承修人立即进行,否则不安排新项目,不承担返工,由其他人完成的,返工工时从责任人扣除。 因维修质量造成车辆抛锚需急救,罚责任人 100 美金,若有重大交通事 故隐患罚款 300
C. W18Cr4V D. T13 答案: C 第 110 题: 高速钢适于制作 ________℃下用于高速切削的刃具,如钻头、车刀。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答案: D 第 111 题: 高速钢的热处理为 ________。 A.淬火 +中温回火 B.淬火 +低温回火 C.球化退火+淬火+中温回火 D.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答案: D 第 112 题:
为确保安全, x 车间由孙艳军、张世东两名同志专门负责,实行现场跟踪监督,严查消防隐患。 两名同志不分昼夜,分头巡查在大修前线,有效杜绝了安全事故隐患,为大修营造了安全平稳的作业环境。 张淑梅、米海霞两同志积极做好防暑物资的领取、库存和发放工作,为大修期间员工的后勤保障任劳任怨,不辞辛苦。 宣传报道人员深入一线收集先进 事迹 ,写下现场报道十余篇,协助工会制作宣传用旗帜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