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过渡段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业三队 队 长 胡 才 技术负责人 宋 平 技术员 吴术林 质量员 朱锡湘 安全员 刘 晨 领工员 彭 春 材料员 吴 峰 试验员 程 建 工班长 杨廷芳 6 现场主要人员配备 现场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见 表 51, 现场作业人员配置 见表 52。 表 51 现场管理人员配置表 序号 岗 位 姓 名 职 责 1 工区经理 谢 弘 负责 路基填筑 工作的全面统筹安排和管理工作 2 工区总工 杨 钊 负责现场施工总体策划、管理、协调 3 现场负责人 胡 才 负责现场的组织协调工作 4 技术负责人 宋 平 对现场施工技术把关、负责现场技术管理 5 质检工程师 薛 峰 负责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6 安 全 彭 聪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保障工作 7 试 验 余方中 负责现场具体试验工作 8 技 术 吴术林 负责现场具体技术工作 9 测 量 范毅华 负责施工测量放样 10 物 资 高 松 负责 路基填筑 所需的所有材料及时送样和正常供应 现场作业人员配置: 路基填筑施工队共分 1 组 15人。 表 52 现场作业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职 责 1 班组长 2 负责施工指挥,协调各工序间联系 2 挖掘机司机 2 负责填料的挖运、装车等工作 3 装载机司机 2 负责填料装车、初平等工作 4 运输车司机 10 负责填料运输等工作 5 推土机司机 1 负责填料摊铺工作 6 平地机司机 1 负责填料精平工作 7 压路机司机 1 负责填筑压实工作 8 洒水车司机 1 负责填料补水工作 9 普工 6 负责边坡整修、低洼处补料等工作 7 机械 及试验 设备 主要施工机具的配置 本着各种设备之间能力协调、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配置。 以需要的生产能力为目标,协调配备挖、装、运、平整、碾压机械。 同时,在配备挖装机械时还要考虑到备土、晾晒、降低含水量的机械设备能力要求,现场主要施工机具 配置见表 61。 表 61 主要施工机具的配置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备注 1 挖掘机 ZX240H 1 2 挖掘机 SK3308 1 3 装载机 CDM856/LG855G 2 4 推土机 SD16 1 5 压路机 LG523B6 2 22t 6 平地机 天工 160 1 7 自卸汽车 后八轮 10 8 洒水车 1 9 小型打夯机 HCD70 2 蛙式打夯机 测量、检测仪器设备配备情况 测量、检测仪器设备配备见表 62。 表 62 测量、 检测仪器设备配备情况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状态 备注 1 全站仪 徕卡 TC402 台 1 合格 2 电子水准仪 DINI12 套 1 合格 3 水准尺 2m 铟瓦尺 把 2 合格 4 钢 尺 50m 把 2 合格 5 直尺 3m 把 2 合格 6 数显鼓风干燥箱 HG101 套 1 合格 7 灌砂筒 Φ 200 台 1 合格 8 动态变形模量测定仪 GTJEvd 台 1 合格 9 电动击实仪 JZ2D 台 1 合格 10 平板载荷测试仪 K30 台 1 合格 11 电子秤 ACS30JZ 套 1 合格 12 电子天平 TD20202 套 1 合格 8 7 过渡段 试验段施工准备 测量工作 根据设计院的线路桩资料及图纸提供的测量数据进行施工复测,恢复线路中间桩位并做标记,加密水准点,测量路基横断面,放出征地红线桩并撒上石灰作为标记。 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比设计线每边宽出 50cm。 沉降观测点布置:按每 10m 一个横断面,每个横断面布置 3 个点,分别是路基中线、距离左右边线 1m处,布设观测点。 见 图 沉降观测点布控图。 图 沉降观测点布控图 开挖排水沟 开挖的排水沟应与永久路基排水沟相结合, 距路基坡脚 2m 外沿着线路纵向左、右侧开挖排水沟(沟深 、宽 ), 并在排水沟两端开挖集水井,集水井 4m 2m 2m,用水泵抽出积水,以及时将积水和雨水排除出路基范围。 地基处理 ( 1)基坑回填 过渡段处桥台 及 涵洞基坑范围采用 C15混凝土回填。 过渡段应与相邻路基同步施工。 并按大致相同的高度分层填筑,距离台背 2m 范围内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机械压实。 ( 2)桥路过渡段地基处理 为保证纵向地基沉降的均匀和控制沉降 差,过渡段采用强于正线路基的地基处理方案,由过渡段至正线路基逐渐过渡,其长度不小于过渡段长度且不小于 25m。 ( 3)涵路过渡段地基处理 为保证纵向地基沉降的均匀和控制沉降差,过渡段采用强于正线路基的地基处理方案,由过渡段至正线路基逐渐过渡,其长度不小于过渡段长度且不小于 30m。 过渡段地基处理要注意与框架涵地基处理相协调。 ( 4)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 9 时进行。 过渡段基坑回填前作好地面排水确保降水及地表径流对施工质量无不利影响。 过渡段基底范围及其两侧的排水、防渗和地下 水的拦截、引排应符合设计要求。 本试 过渡段 验段 填筑 高度大于 3m,处理后压实质量应满足 Evd≥ 30MPa(路堤高度≤3m时, Evd应≥ 40MPa)。 材料准备 双向高强度 聚酯经编涤纶 土工格栅 进场后及时送试验室进行抽样检验材料的拉伸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及延伸率,检验合格后运至一工区三作业队料棚内,分批次整齐堆放,防止阳光曝晒,并保持料棚通风干燥。 双向高强度 聚酯经编涤纶 土工格栅材料 要求如下: 双向高强度 聚酯经编涤纶 土工格栅,纵、横向极限抗拉强度≥ 25KN/m,对应伸长率≤ 12%。 土工织物应符合铁路土工合成材料 技术要求。 填料选择和室内试验 根据试验检测情况,双岭石场所产碎石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拟采用其生产的碎石。 为确保级配碎石填料填筑施工要求,本段内级配碎石填料采用碎石填料加石粉及水泥,在 1级配碎石拌和站进行拌制的方案。 1级配碎石拌和站 设置 于安陆市烟店镇安桃线旁, DK108+050 左侧 3200m 处,占地面积 亩,主要承担二工区综合作业一、二、三队的级配碎石 生产 任务。 1级配碎石拌和站距综合作业一队最远作业区距离 14km,距综合作业三队最远作业区距离 15km。 配备 1 台 WBC600 型拌和机,供应 级配碎石总方量为 5 万 m3。 具体施工方法详见“ 1 号级配碎石拌和站施工方案 ”。 级配碎石 具体配比如下: 通过试验室试配确定过渡段级配碎石的比例,组成填料结构为 27%的 0~ 5mm 的碎石、 25%的 5~ 10mm 的碎石、 30%的 10~ 20mm 碎石和 18%的 20~ 碎石 ,并掺入 3%或 5%水泥。 根据碎石填料的数据其最大粒径为 ,最大干密度 g/cm3,最优含水率 %。 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应在填料采石加工场料堆取样三组以上。 主要做填料的 针 、片状颗粒总含量、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综合颗粒密度、质软 、易破碎石颗粒含量、颗粒级配试验等内容。 对填料进行取样后,分别进行颗粒筛分、标准击实等试验以确定指导现场施工的相关指标,填料检测结果见附件。 10 路桥过渡段渗水墙施工 在路基与桥台结合部位设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长30cm、宽 15cm、厚 10cm。 无砂混凝土块 在 小型构件厂 集中预制,强度满足要求后汽车运至现场进行砌筑。 渗水墙施工前,首先按图纸要求 在渗水墙底部设直径 =100mmga高强度丝状 RCP 渗排水网管( RCP1610G(A)) 将渗流水排出路基以外。 8 施工工艺概述及试验方案 工艺试验方案的选择 过渡段 施工前,根据汉十高铁路基施工实施细则要求,采用大型碾压设备,级配碎石压实厚度不大于 30cm,且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 15cm,我工区松铺厚度采用 32cm、 35cm分别进行压实试验,同时对距结构物 2m范围内 虚铺厚度 采用 15cm、 17cm 并使用小型 立式夯分别 进行压实试验。 为在施工中高程、宽度透明化,在 桥台、 涵身两侧使用红油漆标示出级配碎石填筑区域、高度,写出每压实层纵向填筑宽度 ,同时每层采用白石灰标识出填筑纵横向长度,以便更直观的控制过渡段填筑质量。 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流程 过 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六流程”组织施工作业,各区段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并设置明显标识,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 整修验收阶段 摊铺区段 平整区段 碾压区段 检测区段 填料拌和运输 分层摊铺 填料平整 碾压夯实 检验签证 整修养生 11 图 三阶段、四区段、六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过渡段填料填筑 施工 填料填筑采用机械化施工。 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 施工中按照“ 三阶段、四区段、 六 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路基填筑施工时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水泥级配碎石,纵向分段、水平分层布料,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第一层采用压路机静力碾压,其后层数采用静压 +振动碾压。 填筑时设专人指挥车辆,并根据设计位置布置埋设沉降观测元件。 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检施工准备 施工放样 位 包边土( AB 组填料)试验检测 级配碎石(掺水泥) 摊铺 基底处理及检测 碾压合格 否 级配碎石(掺水泥) 运输 下道工序 原材料 试验检测 位 原材进场试验检测 级配碎石 配合比设计 级配碎石(掺水泥) 集 中厂拌 检验签证 是 包边土运输 包边土卸料 包边土摊铺平整 整修养生 12 测,合格后填筑下一层。 填料运输 装料时车要有规律的移动,使拌和料在装车时不至于产生离析,采用自卸车运输并保证足够的运输车辆,车辆运输过程中用防水蓬布覆盖。 卸料控制 因过渡段每层填筑纵横向长度较短,填料的数量根据填筑区域和虚铺厚度进行计算得出同时通知 拌和站提前准 备填料。 卸料时采用倒退法左右并排卸料, 现场设专职指挥员 1 名,指挥员指挥运料车辆的进场,依次均匀倒料直至本层全幅全段堆满为止,确保填料不超不欠。 摊铺整平 在过渡段填筑施工时先进行 AB 组料包边土摊铺,根据测量组高程推算 路基边坡线及级配碎石填筑纵横向宽度,并采用白石灰标识出填筑区域 , 然后 进行上料,包边土摊铺由人工进行找平,控制集料窝产生,松铺厚度根据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性试验得出的数据 进行 控制。 包边土摊铺完成后进行级配碎石的摊铺工作,松铺厚度 距结构物 2m 范围以外 拟按 32cm、 35cm 进行摊铺施工 ,距结构 物 2m 范围内 拟 按 15cm、 17cm 进行摊铺施工。 包边土填筑时,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 50cm。 级配碎石摊铺采用 挖掘机配合 推土机均匀摊铺 至 四周,然后按 桥台、 涵身红油漆所示高度进行粗平,粗平使用人工配合机械。 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均匀摊铺,有粗集料、细集料窝处使用人工进行整平,并使层厚均匀,层面平整。 平整面要做成 4%横向排水坡。 由测量人员及技术人员共同测量断面虚铺顶标高,确定实际虚铺厚度。 试验段准备根据前两 层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每层测量控制按 不少于 两 个 断面,每个断面 3个测点,测点用 铁钉红布标示。 在精平后用水准仪先在各测点测量原始高程。 碾压完毕在测点测量出碾压完后高程,及时做好每层的测量数据记录,以便得到准确的结论。 碾压 夯实及 检测 ( 1)碾压方式 过渡段包边土及级配碎石摊铺整平后,采用大、小型振动机械结合进行碾压,涵背后 2 米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避免其对 结构物 造成挤压,采用小型 立式夯 夯实,其余采用 22T 压路机碾压压实;碾压时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 作到碾压无死角,碾压均匀,达到施工图及质量标准规定的压实度。 13 碾压纵向进退式进行,纵向碾压搭接 2米,横 向轮迹重叠不小于 50cm,前后相邻两区段不小于 ,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相错不少于 3m。 在填筑施工时距沉降板 1m 范围内填土安排专人采用小型立式夯分层均匀打夯,并采用沉降观测桩防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