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石灰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初平 清表 平地机进行精平 压路机静压 养护 碾压 检测各项参数 建护栏、挖排水沟 ( 1) 测量人员用 水平 仪 在平整后的场地内沿纵向 每 20m 一个断面设置好 的 控制桩 (桩一般用φ 16 钢筋制作 )上 标示出拟定的 石灰 摊铺层顶面高程 ,以便拉绳检查厚度 并配备钢钎随机抽检拌和深度把信息及时反馈给操作人员进行调整。 ( 2)根据石灰掺入比 4%, 用量根据公式 为土的干密度 g/cm3, I%为石灰含量 4%。 若拌和深度 20cm,计算掺入 石灰数量、按 5m 5m 方格用灰量为 528kg 进行控制, 在实际施工中,考虑 现场施工时石灰 的损失, 布灰量 应比设计增加 %~1%进行施工。 撒布石灰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作业方法,平地机整平,人工填补找平,石灰要撒布均匀。 施工中要严格控制石灰用量,石灰用量过大,则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石灰用量过小,则强度达不到要求。 拌和 路拌机拌和时要有人工紧随其后清除土中石块,以免损坏路拌机叶轮。 石灰 布完后用路拌机进行 粉碎与 拌和, 粉碎与 拌和时路拌机从两边往中间方向进行 拌和 ,拌和机刀片要深入到底, 深度按 30cm 深度进行控制。 拌和重叠宽度控制在 50cm 以上。 粉碎、拌和时进行质量检验(筛分、EDTA 滴定法)并根据检验结果适当调节拌和遍数。 拌和完成的标志是混合料色泽一致,没有灰团,灰条,且水份合适均匀。 当拌和料粒径在规定值( 15mm) 以下时,应立即检测石灰剂量,采用 EDTA 滴定法快速测定。 若石灰量不足,需及时补撒石灰,然后重新拌和至符合要求。 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石灰剂量合格,且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3%时,(考虑石灰土施工时水分损失,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 3 个百分点)应迅速组织装载机、自卸车运送填料至 路基填筑地段。 摊铺 按松铺厚度不大于 25cm 进行摊铺,按照摊铺厚度及自卸汽车( 15t) ,压实厚度按 20cm,灰土最大干密度按 面上打 ,每格倒 1 车拌至好的石灰土,然后用 T120 型推土机进行摊铺推平。 边部及机械不能到位的部位用人工摊平,然后用重型压路机快速静压(一般 5km/h),再用 PY160 型平地机进行平整,平整和碾压时从两侧向中间进行,遍数一般 1~2 遍直到路拱及横坡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形成 2%横坡,目视平整,对局部坑凹处用装载机配合人工进行找平,人工挂线检查摊铺厚度。 测量人员在现场跟踪测量,及时指挥司机准确精平,直到高程、横坡达到规范要求为止。 如果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则采用翻晒或 撒水的办法处理。 碾压 压实功指的是压实机械的重量、碾压遍数(作用时间)等对压实层的作用,是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相同的条件下,一定的压实功与一定的有效压实深度相对应,如果压实层超出有效深度,不但碾压层下部的压实度达不。路基石灰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梁体观测标、涵洞观测标设置可参考图 设置。 无砟轨道铺设时梁体测点的转移技术要求待补充规定中详细要求。 观测技术要求 从承台施工完成后,就要开始进行沉降首次观测,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9 填将不再使用。 随施工的逐步进行依次进行墩身、桥台、梁体的变形观测。 沉降观测设备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施工单位的桥梁施工要与设备的埋设做好协调,做到互不干扰
后 18T 压路机再稳压 1 遍( ),注意碾压时,不要过振,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 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检测频率达到每 200m 每车道两处。 石灰土摊铺后,宜在当天碾压完成,碾压完成后必须保湿养生,不使表面干燥,也不应过分潮湿。 接缝设置 ( 1)设置横缝: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整理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
挡墙、钢筋混凝土挡墙、砖砌挡墙、木质挡墙、钢板墙。 挡土墙(按结构形式)分类 :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拱式、锚定板式、桩板式、垛式。 挡土墙的构造 :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与伸缩缝等部分组成。 主动土压力 :当挡土墙向外移动时,土压力随之减少,直到墙后土体沿破裂面下滑而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墙背的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 :当墙向土体挤压移动,土压力随之增大
用 ~ ,以后采用 ~。 压路机不可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地段调头和急刹车。 边角处不适宜大型压路机作业的地方,先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式振动夯振压,不留死角。 终压后用平地机轻轻 刮 一刀,使表面平顺、路拱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 3) 、辗压开始后,试验工程师在辗压第 三 遍过后, 填层 每 辗压7 一遍检测 地基系数 K变形模量 Evd、孔隙率 n、含水率 (检测标准按浸水路堤压实标准检测)
要进行检验和认可,证明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后,方可进行施工。 并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规定”及“施工机械操作规程”,保证各类设备在施工中的作用,满足整个工程施工的需要。 ( 3)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牌管理,标示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等。 ( 4)组织强有力的测量人员进 行测量控制。 测量是整个工程的 基础,是推进工程的指挥棒
板厚跨比不小于 ,非完整顶板厚高比不小于 ),整治深度加深至溶洞底板以下 2m。 ⑵覆盖型岩溶:覆盖土厚度小于 25m地段,通过钻孔注浆封闭土石界面(基岩面上 3m,下 5m)。 若加固深度范围内有溶洞时,则钻孔注浆至溶洞底板以下 2m,上部土层钻孔采取充填注浆封孔。 3.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施工组织及任务划分 本标段内所有段落路基岩溶整治统一由一工区负责管理。 管理机构图见图 31。 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