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安装质量手册内容摘要:
采购部门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应编制采购计划,并保存记录。 30 顾客(用户)提供产品的控制 一、目的 对用户提供 产品的安装应进行开箱检查,贮存、标识等控制,防止用户提供产品的损坏。 二、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用户提供产品安装的管理。 三、职责 工程部应建立和组织实施用户提供产品安装的控制制度。 安装队负责对未安装的零部件等的保管控制。 四、要点 接收用户提供产品时,必须进行核对技术资料是否符合技术资料清单上的数量。 对必须开箱检查的,必须有用户及本公司人员共同开箱检查、核对,双方应在开箱记录上签字认可。 因用户提供的产品出现技术质量问题时,工程部应及时向用户提出,并请用户联系制造厂进行解决,并做好记录。 31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一、目的 对起重机安装验收后的记录进行标识,以防止不同设备的安装记录产生混肴,实现可追溯性。 二、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本企业安装特大型设备的一机一档记录控制。 三、职责: 工程部负责建立并组织实施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制度。 四、要点: 有追溯性要求的一机一档记录标识,必须是唯一性的。 各个企业的设备合格证号作为本企业一机一档的标识。 32 过 程 控 制 一、目的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使这些过程处于受控状 态。 二、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重大设备安装、维修施工的全过程。 三、职责 工程部负责建立和实施施工过程中的准备、进度和施工质量记录卡管理制度,负责检查督促安装队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技术部门负责建立和组织实施质量控制,按工艺施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工艺组律检查。 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有关的技能培训,使其满足岗位的要求。 各安装队严格执行各过程控制制度,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对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负责。 四、要点 (一)施工计划管理 工程部根据施工合同要求,编制施工计划,并负责按排协调施工组织贯彻实施。 33 修订日期 2 各安装队按施工计划组织进入施工活动。 3 施工计划的调整必须由工程部、经营部与用户协商签订调整计划书后方可调整。 (二)施工工具管理 1 施工工具包括施工用设备及工具。 2 施工工具由综合管理部设备口管理,各安装队保管,并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 3 对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这些人员具有操作和维护保养设备的技能。 4 综合管理部设备口负责的设备完好检查,保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各安装队建立质量控制点设备台帐,并保存记录。 (三)工序质量控制 1 技术部门负 责编制各类作业指导书或工艺过程卡,操作施工人员应熟悉作业指导书,并将作业指导书放在施工现场。 2 技术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工艺纪律检查,并做好记录。 3 施工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 4 检验人员应按文件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 34 修订日期 技术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建立质量控制点,对直接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应将控制方法编入作业指导书,以保证这些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质控点设置原则 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四)、过程控制必须保存安装设备的安装队自检记录和专检人 员的专检记录。 35 检 验 和 试 验 一、目的 确保未经检验合格的安装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二、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本企业的原辅材料的进货检验,起重机械安装过程中的操作人员自检、安装队的检验、企业质量人员的专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最终检验。 三、职责 质检部门负责建立和组织实施进货过程及最终检验和试验控制制度。 四、要点 检验文件:技术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起重机安装、大修等标准进行编制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 质管部门根据技术文件编制检验报告书明确检测内容、检测项目、检测手段以及检验记录等要求用于指导检测工作。 进货检验 原辅材料的质检员必须按文件采用全检、抽检、文件确认、货源处检查等方法实施进货检验。 施工工序检验 操作者按工艺、技术文件完成工序后,必须进行首检、自 36 检,自检合格后由安装队检验员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企业专职检验员按企业自检报告书进行检验和试验。 按规定做好记录。 最终检验 只有企业专职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方可申请最终检验。 最终检验由当地劳动安全(特种设备)检测站检验,他们出具的报告书上的试验数据作为本企业的最终检验记录 . 37 检验、测量设备的控制 一、目的 对检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确保检验数据的正确性。 二、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本企业检验、测量设备的管理。 三、职责 质检部门负责建立、组织实施检验、测量设备控制、在用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制度。 四、要点 检验、测量设备的配置 满足施工生产进程中测试精度要求的 检验、测量设备。 新购置的检验、测量设备应纳入计量管理。 质管部门应将有证实施工质量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纳入全过程的计量管理系统。 质管部门负责编制企业计量器具、测试设备管理目录,建立台帐,对检验、测量设备实行分级管理。 质管部门负责对企业计量器具、测试设备进行管理,确保计量器具、测试设备申请,采购、领用、检定、维修、封存、降级、报废等环节处于受控状态。 对所有检验、测量设备均应规定其检定周期并按检定周期进行确认、检定或校准。 38 所有检验、测量设备应有合适的标记,以标其校准状态。 检验、测量设备的的校准,由质检部门按检定周期的不同下发催检通知书,由质检部门收集后统一送检。 质检部门应设置计量、检验设备的兼职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职责。 39 不合格项的控制 一、目的 对不合格项进行记录、评价和处理整改、防止不合格项未经整改即交付使用。 二、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本企业安装调试全过程中不合格项的控制。 三、职责 质管部门 负责建立并组织实施不合格项控制制度。 安装队对质检部门提出的不合格项进行整改。 四、要点: 质管部门的检验员按企业自检报告书对安装调试后的设备进行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进行记录,并填写整改通知书。 安装队根据整改通知书上的不合格项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进行评审。 对当地劳动部门(技术监督部门)最终验收时,提出的整改意见书上的不合格项,安装队负责整改至验收合格为止,并做好记录。 40 纠正和预防措施 一、目的 防止不合 格项的再次发生和潜在不符合形成新的不合格,以达到质量改进和提高的目的。 二、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安装、调试、服务全过程中实际存在和潜在的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三、职责 质量部门对安装调试过程中的不合格项进行统计汇总,并写出书面分析报告。 售后服务部门对用户服务,用户投诉、质量访问等方面的外部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写出书面分析报告。 综合管理部门对质量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项作出评价,并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 技术部门对不合格项进行评 价并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 四、要点 纠正措施的实施 及时收集和分析各种不合格信息,查明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记录调查结果,针对不合格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控制及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 预防措施的实施 41 ( 1)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符合情况的发生。 对用户投诉、用户服务不合格评审、质量体系审核,检验等信息加以整理,分析质量趋势,以发现潜在的不合格。 ( 2)预防措施包括:改进施工工艺、修改有关制度,反馈信息员工培训等,各部门负责人要认 真实施预防措施,并将实施情况进行反馈。 42 质量记录的控制 一、目的 对质量记录按规定程序进行控制,以证明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及施工工程达到的质量水平。 二、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文件化质量体系所包含的所有质量记录。 三、职责 综合管理部负责质量记录控制制度的编制,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有关职能部门按质量记录控制制度执行。 四、要点 各有关职能部门应按质量记录控制制度对所有质量记 录进行收集、编目、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 质量记录所用表式由建立文件的部门编制,并报综合管理部备案。 所有质量记录应按要求填写,做到及时、准确、内容完整、字迹清楚、禁止未经许可的更改。 质量记录应符合规定保存期限,需长期保存的质量记录应归档。 质量记录应妥善保管,并保存在合适的环境中。 43 内部质量审核(评审) 一、目的 开展内部质量审核以验证质量活动和相应的结果是否符合质量体系的要求并确定质量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二、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本企业的质量体系评审。 三、职责 综合管理部负责建立并组织实施质量体系评审制度。 四、要点 质量体系审核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制订质量评审计划,并组织实施,内部质量评审至少每隔一年进行一次。 审核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由总经理聘用授权。 内部审核的依据:质量制度、审核计划、检查表。 审核小组负责时各审核员的审核记录汇总,并进行综合分析,编制审核报告发给有关部门并报质量管理部门存档。 各责任部门接到不符 合项报告后,要制订并采取纠正措施。 44 培 训 一、目的 对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影响的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他们的技能符合规定要求。 二、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的人员培训。 三、职责 综合管理部负责建立并组织实施人员培训制度。 各部门执行人员培训制度,对本部门人员资格符合规定要求负责。 四、要点 教育培训部门负责制定企业中长期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经审批后实施。 人员培 训分一般培训和岗位培训两种, 一般培训:提高质量意识,推广质量管理知识等培训。 岗位培训:按岗位特定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质量验证人员和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教育、培训或资格考核,经考核后,由企业或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检定发证,实行持证上岗。 4 所有培训有记录,并建立各类人员培训档案。 45 服 务 一、目的 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广泛收集质量信息,为提高施工质量做准备。 二、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本企业对用户的服务。 三、职责 售后服务部门负责建立并组织实施用户服务制度。 四、要点 在安装调试结束后,经当地技术部门检测合格,向用户移交使用证时,须接受用户在使用、维修、保养等方面的技术咨询。 当用户有要求提供技术服务时,应按有关协议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专业服务、用户走访等形式及时收集和反馈质量信息,建立售后服务台帐,定期对用户服务记录进行整理、汇总、分析,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46 统 计 一、目的 选择适当的统计技术,验证质量保证能力。 二、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本企业有关部门统 计技术的应用。 三、职责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并组织实施统计技术选定和应用制度。 各有关部门应按制度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 四、要点 1。起重机械安装质量手册
相关推荐
根据国内外起重机械发展趋势,现代化的应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已在起重机械设计和使用中广泛推广。 在起重机械运作状态下,利用监测诊断仪器和专家监控系统,对起重机械进行检(监)测 ,随时掌握起重机技术状况,预知整机或系统的 故障征兆及原因,把事故消除于萌芽状态。 起重机通用部件的安全检查 ( 1)吊钩。 检查吊钩的标记和防脱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吊钩有无裂纹、剥裂等缺陷;吊钩断面磨损、开口度的增加量
通过以下活动,旨在拉动周六、周日销售,提高本月整体销售额。 □□狂欢圣诞节,超低特卖场 时间: 12月 5日、 6日、 14日、 15日、 21 日、 22 日 内容:每天 1 1 1 14 部门提供两种以上超低 价商品,统一摆放于出口处,形成一个超低特卖场,顾客凭当日购物满 38元的电脑小票 .每人每票限购一份,售完为止。 1 11 14部 □□购生鲜得柚子 活动时间: 12月 5日、 6日、
A 小车运行检查 观察葫 芦运行小车是否爬坡吃力、运行打滑、车轮悬空、啃轨、轮缘爬轨等现象。 如有上述现象,应检查主梁是否刚性太差,轨道面上是否有油污,运行小车制造装配精度是否太差等。 4 A 大车起、制动检 查 检查起重机在起、制动时,是否有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如果有应及时调整大车运行制动间隙,最好由同一人调整分别驱动的两个制动器。 5 A 起重机运行中 的检查 察看起重机在运行中是否有异常蛇形
的范围 本公司 质量保证体系 覆盖的产品范围: 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 的制造、安装。 包括产品实现的所有过程及支持性过程,涉及公司内部与产品形成有关的所有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 质量保证体系 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本公司 质量保证体系 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实现的支持过程。 产品实现过程包括 文件和记录控制、 合同控制、设计控制、材料(零部件)控制 、工艺控制、焊接控制、检验 与试验 控制
............................................................................................................................................................ 35 一 系统简介 设备管理系统主要适用于资产密集型企业对高价值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