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脱氮除磷工艺设计内容摘要:

同等的条件下的中、小型污水厂,氧化沟比其它方法低。 5 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与说明 提升泵的设计计算 污泥提升前水位 ,(即泵站吸水池最低水位 ),提升后水位 (即格栅前水面标高)。 所以提升净扬程 Z=( — ) =. 泵的水头损失去 2m 则所取水泵杨程 H=Z+H=,再根据设计流量10000m3,采用 2 台 MF 系列污水泵,采用 ME 系列污水泵 3 台,二用一备。 细中格栅的 设计 计算 格栅的技术要求 1 格栅的制造应符合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及技术制造。 2 平面格栅栅条一般使用为 10 材质为 A3 的扁钢制造,对于设计的 50 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应选用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的材料制造。 3 用于机械清渣的平面格栅,栅条的直线度偏差不宜超过长度的。 4 各部焊接应平整,光滑,不应有裂缝,未融合等缺陷。 图 一 格栅的高程图 7 图 二 格栅的平面图 ( 2)平面格栅安 装方式 由已知参数和经验参数选定; ( 1) 格栅的间隙数量 n 由下式决定 n=Qmax vhb  sin 其中 b=16mm= , h=, v=,  =60。 则 sina= 23  Qmax=100000m3/d=代入公式经计算得 n=  =,故取 整数 n=34 栅条宽度选 s=10mm=, b=16mm= ( 2) 格栅槽总宽度 B: B=S( n1) +b n B=S( n1) +b n= (341)+ 34==5700mm 由上面参考数据之 L=2600mm 由于格栅间设置的工作平台标高应高出栅前水位 ( 3) 过栅水头损失 H2=k h0 h0=  sin22 gv 8 其中  == 34)(bs= 34) (= (选择栅条断面为圆形) h= . 11  m=, (其中 k=3) H2=k h0=3 = ( 4) 栅后槽的总高度 H H=h+h1+h2=++= (5) 格栅总长度 L= L1 +L2+++ tan1H L1=11tan2 BB = .45tan2 m= ( 1 为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角 ) L= L1 +L2+++ tan1H =+ +++ = 平流式 沉砂池的计算 平流式 沉砂池的设计参数 (1)水平流速一般取 ~ ; (2)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 4— 6min;当雨天最大流量时为 1~ 3min。 如作为预曝气,停留时间为 10~ 30min。 (3)池的有效水深为 2— 3m,池宽与池深比为 1~ ,池的长宽比可达 5,当池长宽比大于 5 时,应考虑设置横向挡板; (4)平流 沉砂池多采用穿孔管曝气,孔径为 ~ ,距池底约 ~ ,并应有调节阀门; 单位池长所需空气量 曝气管水下浸没深度 /m 最低空气用量 /(m3m1h1) 最大空气用量 /(m3m1h1) 30 29 9 28 28 25 平流式 沉砂池的形状应尽可能不产生偏流和死角,在砂槽 上方宜安装纵向挡板,进出口布置,应防止产生短流。 图三 平流式沉砂池 图四 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草图 2 平流式 沉砂池的设计 ( 1)总有效容积 V V=60 Qmax t V总有效容积, Qmax最大时设计流量, t 最大设计流量的停留时间 Qmax=100000m3/d=总有效容积 V=60  30= (2)池断面面积 A A= vQmax Qmax Qmax最大时设计流量 V最大时设计流量的水平速度 10 Qmax=100000m3/d=池断面面积 A= m2= m ( 3)池总宽度 B B为池总宽度 H为有效水深 B= HA 池总宽度 B=m= m (4)池长 L L=AV 池长 L=AV =m ( 5)所需曝气量 q q=60 D Qmax D单位体积污水需要的曝气量 所需曝气量 q=60 D Qmax=60  氧化沟设计计算 设计参数 混合液浓度( MLSS)为 40004500mg/L,污泥回流比为 100%;有效水深 h≥ 5m; N=(kgMLVSS d)。 污泥龄θ c 在 25 到 30d 以上;水力停留时间为 18 到 28h。 一般沟深市表面曝气机叶轮直径的 倍,沟宽是沟深的 2 倍。 氧化沟设计计算 已知条件 ( 1) 设计流量 Q=100 000M3/d。 (不考虑变化系数) ( 2) 设计进水水质 BOD5 浓度 S=190mg/L。 TSS 浓度X=250mg/L。 VSS=175mg/L。 TKN=45mg/L。 NHN=35mg/L。 碱度S=280mg/L。 最低水温 T=14176。 C。 最高水温 T=25176。 C。 ( 3) 设 计 出 水 水 质 BOD5 浓度 S=20mg/L。 TSS 浓度Xe=20mg/L。 NH3N=15mg/L。 TN=20mg/L。 考虑污泥稳定化:污泥产率系数 Y=;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11 X=4000mg/L。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MLVSS) XV=2800mg/L。 污泥龄θ c=30d。 内源代谢系数 Kd=。 20 时脱氮率 q=(还原的 NO3N)/(kgMLVSS d)。 图五 氧化沟高程图 图六 氧化沟平面图 设计计算 ( 1) 去除 BOD5 1. 氧化沟出水溶解性 BOD5 浓度 S。 为了保证沉淀池出水 BOD5浓度 S20mg/L,必须控制氧化沟出水所含溶解性 BOD5 浓度 S2,因为沉淀池出水中的 VSS 也是构成 BOD5 浓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S=SeS1 1S 为沉淀池出水中的 VSS 所构成的 5BOD 浓度 1S =(VSS/TSS) TSS (1   ) = 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