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剖析报告内容摘要:
果 第 4 页 共 32 页 报告 1.建立专业建设委 员会 组建由企业技术专家、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校企共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明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的权威作用,每年定期召开专业论证会议,制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等,通过行业引领,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 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见下表所示: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 2.建立 “三级联动 ”的校企合作制度 计算机系与企业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共同制定合作计划、资源整合 、就业推 第 5 页 共 32 页 报告 荐,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借助行业引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专业教学团队与企业技术研发部共建项目部,共同组织教学、实训,共同进行考核和评价,共同组织科研项目,实现了教学内容更新对接企业技术同步更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员结对子,共同研究教学实施、技术研发、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充分发挥企业能工巧匠、技术骨干和学校专职教师的各自优势。 根据调研分析,不断优化 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定位越来越贴近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贴近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 2020 年删掉程序设计方向专业基础课程《数据结构》;强化网络工程方向,去掉《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增加了《实用组网技术》、《路由、交换和远程访问》和《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 3门课程,使学生建网、管网能力的范围扩大。 2020 年,删掉侧重理论的专业基础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增加动手能力较强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作为专业课程,将《操作系统原理与 Linux》调整《 Windows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Linux 服务器配置 与管理》,课程内容更侧重于实际应用。 引入企业标准课程,并《园区网构建技术》、《企业级交换网络构建技术》、《企业级路由网络构建技术》,以基础网络、园区网络、企业网络为技术主线展开 “晋级式 ”培养的思路更加明显。 2020 年制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制定方案时将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前提,专业能力拓展和提升课程后移,以适应当前就业市场人才招聘高峰期现状;第三次优化课程体系,整合企业课程《企业级交换网络构建技术》、《企业级路由网络构建技术》整合为《企业级网络构建技术》,将网络应用编程调整改为《 WEB开 发技术》内容调整为 PHP方向。 3.建立校企订单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20年 9月,我系与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 3G手机订单班。 校企合作方式是学院提供场地,新龙科技和我院共同投入设备,在校内共建集实训、培训、鉴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招生,共同参与教学和管理,共同负责学生就业,共同分享利益。 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师资、开发课程和教学内容、开发实训项目、教学管理,形成专兼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学院承担企业员工培养,企业负责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在此基础上总结完善,形成一 套校企 第 6 页 共 32 页 报告 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开展资格鉴定和行业认证及培训工作 充分利用学院现有资源进行培训,开展 H3C 公司的 H3CNA、 H3CNE 等认证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网络设备调试员(中、高级)、程序设计员等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 本专业教师作为 H3C 网络学院和 H3C 认证网络工程师的第一批学员,接受了师资培训。 目前,已有 5名教师获得了 H3CNE网络认证工程师 资格, 2名教师获得认证讲师资格。 2020 年, H3C 网络学院迎来第一批在校学生,最终有 34 名同学通过 H3CNE认证,其中鲍泽民、崔宇、赵彦兆 3 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 H3C 网络学院评为优秀 “网络人才 ”并获得企业奖学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全部参加网络设备调试员(高级)考试,通过率为 98%以上。 2.学生就业质量高,服务社会能力强 接收的毕业生能否迅速进入并融入企业,找到自己所能胜任的岗位是企业关心的问题;学校能否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是对学院办学质量的检验。 根据专业的就业特点,采取分散实 习、重点培养的方式, 07 级韩红德、 08 级李志捷和 09 级和孙凯、于永强几位同学参加了华三人才联盟的技术培训,均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 韩红德同学经过几年的的实践积累,现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在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过程中,拓宽就业渠道,获得更多的企业支持,建立稳定可靠的校企合作网络。 真正实现学院与企业共同育人,学校与企业共赢。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和本地 13家企业鉴定了协议,开展长期合作关系。 体现在: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 第 7 页 共 32 页 报告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学院立足廊坊,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 “生产、建设、管理、服务 ”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网络专门人才的目标,通过与网络技术行业企业合作,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及廊坊、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确立了计算机网络建设、管理和应用三个技术领域,培养学生具备中小型网 络到园区网,再到企业网的构建、管理与应用三方面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能够适应廊坊及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定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应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维护、管理及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等工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毕业生质量标准 根据我院培养一线技术人员的办学目标,注重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按教学计划分别达到各类课程的基本要求,取得普通话测试二级乙等或以上合格证书,还须取得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之一即可毕业。 第 8 页 共 32 页 报告 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修订工作,并提交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批。 经过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岗位需求: ⑴ 网络工程师(建网) : 从事局域网的规划、实施等工作; 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软硬件的营销及技术支持等工作; 从事数据通信企业的城域网、广域网的建设、维护和运营工作。 ⑵ 网络管理工程师(管网) : 从事计算机网络使用、管理、维护、网络一般性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及信息安全等工作; 从事政府、企事业单位管理 Inter信息系统等工作。 从事安装、使用和配置网络环境下的有关软硬件等工作。 ⑶ 程序设计员、网页制作员(用网) : 从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应用、网页制作和网站维护等工作; 从事小型网络 应用程序开发和数据库访问维护等工作。 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典。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相关推荐
A. ASK B. FSK C. PSK D. ATM 4在网络地址 中划分出 16 个大小相同的子网,每个子网最多有 ___C__个可用的主机地址。 A. 2046 B. 2048 C. 4094 D. 4096 4信号在下面的那种媒质中传输速度最快( C) , , , D. 双绞线 4下面哪个是网际协议。 ( A) A. ICMP 4在以太网中的 MAC 数据数据帧传输过程中
要求 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在指导老师或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认真完成指导老师或实习单位下达的有关实习任务。 深入实际,按时、保质、足量全面完成实习任务。 学生在实习期间要随时做好实习记录,实习结束时,完成由 学院教务处统一编印的《毕业实习报告书》 ,由实习单位给出实习鉴定意见。 要虚心向实习单位员工学习, 认真从实践中求知,努力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网 络 技 术W E B 程 序 设 计电 子 商 务 应 用课 堂 实 训 ( 1 5 门 课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体 系网 页 设 计 与 制 作网 络 数 据 库 技 术W E B 程 序 设 计电 子 商 务 应 用网 站 建 设 管 理维 护 能 力求 职 面 试局 域 网 组 建O F F I C E 软 件 应 用程 序 设 计中 英 文 录 入 图 1 ①课堂实训
Connection: close\r\n 用于表明是否保存 socket 连接为开放的通用头标 HTTP 协议的工作过程 : ( 1)客户端连接到 Web 服务器 一个 HTTP 客户端,通常是浏览器,与 Web 服务器的 HTTP 端口(默认为 80)建立一个 TCP套接字连接。 ( 2)发送 HTTP 请求 通过 TCP 套接字,客户端向 Web 服务器发送一个文本的请求报文
专业占 20%、计算机专业占 %、机械专业占 %的人才。 由此看出,三大支柱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在人才招聘中 始终处于前 3 位。 从岗位需求情况看,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 调研资料显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主要是网络管理技术人员、系统集成技术人员、网络设备销售及售后服务技术人员、网络工程技术人员
terface FastEther0/0 no ip address duplex auto speed auto ! interface FastEther0/ encapsulation dot1Q 10 ip address ! interface FastEther0/ encapsulation dot1Q 20 ip address ! interface FastEther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