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教程内容摘要:
不同规模、功能要求的网络,其网络系统结构也不同,大规模的网络一般是用三层结构,但如果网络的规模稍小,也常使用两层结构,有时将接入层与汇聚层合为一层,或时将核心层和汇聚层的功能合并,甚至当结点数量很少时,只采用一层的网络结构。 从经验来看,一个网络需要的结点数为 250 至 5000 个时,用三层结构来设计网络系统;若结点数为 200 至 500 个左右时,则不必设计接入层,直接将结点接入汇聚层的路由器或交换机,当结点个数少于 200 个时,则只设计核心层部分。 1.核心层 核心层的网络要承担整个网络 50%以上的流量 ,它是网络的大动脉。 核心层技术的选择,需要根据网络系统的地理位置、信息流向与流量等方面而定。 图 24 服务器群接入核心路由器的两种方案 2.汇聚层设计 汇聚层为核心层和接入层提供连接,并提供了基于统一策略的互连性并对数据包进行复杂的路由运算。 3.接入层设计 接入层直接连接用户计算机并使各种网络资源设备接入网络。 ※ 重点提示: 网络系统三层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与接入层。 由于网络的规模对结点数的要求不同,所设计网络的体系结构也不同。 图 25 接入层与汇聚层两种结构设计方案 • 路由器与交换机选择 网络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包括: ( 1)设备厂商的选择原则 ( 2)网络的可扩展性原则 ( 3)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原则 ( 4)设备的性价比和质量原则 1.路由器的选择 ( 1)按性能来划分 分为高、中、低档的路由器 图 26 中型规模的网络系统结构 ( 2)按结构来分 可分为 “ 骨干级路由器 ” 、 “ 企业级路由器 ” 和 “ 接入级路由器 ”。 ( 3)按功能划分 可分为 “ 边界路由器 ” 和 “ 中间节点路由器 ”。 路由器的指标一般有:全双工线速转发能力、设备及端口的吞吐量、背靠背帧数、路由表能力、背板能力、丢包率、时延及时延抖动、内部时钟精度、冗余、网管类型与能力、突发处理能力及可靠性与可用性等。 2.交换机的选择 ( 1)从网络覆盖范围划分: 广域网交换机 用于电信城域互联和互联网接入等的领域的广域网中。 局域网交换机 我们常见的交换机,提供高速独立的通信信道。 ( 2)从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划分 以太网交换机 一般指 100Mb/s 以下的以太网交换机。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用于 100Mb/s 快速以太网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它的带宽可达 1000Mb/s,一般用于大型网络的主干网。 ATM交换机 用于 ATM网络,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的主干网。 FDDI 交换机 采用光纤作为介质,现在多用于老式中、小型的快速数据交换网络中。 ( 3)从应用层次划分 企业级交换机 一般用作企业主干网来构建高速局域网。 校园交换机 一般作为网络的主干交换机,用于较大型的网络。 部门级交换机 它可以是固定配置的也可以是模块配置的。 工作组交换机 它被看作是传统集线器的理想替代品、。 桌面型交换机 它的特点是每个端口 MAC 地址很少,且端口数也不多,只具备最基本的交换机特性。 ( 4)从交换机的结构划分 固定端口交换机 端口数目固定不变,只能提供数量有限类型固定的端口。 模块化交换机 可由用户选择不同数量、速率和类型的模块,以来适应不同的网络需求。 ( 5)从交换机工作的协议层划分 第二层交换机 应用于 OSI/RM 的第二层协议来定义,只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一般作为桌面型交换机。 第三层交换机 应用于 OSI/RM 的第三层,工作在网络层,具有路由功能,可作为大中型网络的基本配置设备。 第四层交换机 应用于 OSI/RM 的第四层,现在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较少。 常用的交换机的技术指标的般有:背板带宽、二 /三层交换吞吐率、全双工端口带宽、帧转发速率与 VLAN 技术。 背板吞吐量 二 /三层交换吞吐率 帧转发速率 是否支持 VLAN 技术 交换机类型 端口的密度 最大可堆叠数 转发速率 背板吞吐量 支持的网络类型 缓存大小 MAC地址数量 设备冗余 可管理性 • 服务器的选择 1.服务器的分类 ( 1)按应用层次划分可将服务器分 : 入门级服务器 工作组级服务器 部门级服务器 企业级服务器四类 ( 2)按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划分可把服务器分: CISC 架构服务器架构服务器 RISC 架构服务器 VLIW 架构服务器 ( 3)按服务器应用的角度来划分: 文件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Inter/Intra 通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按照其所提供的功能分类,可分为: ① CAD 服务器 ② VOD 视频点播服务器 ③ IP 电话服务器 ④ 网络电视会议服务器 ⑤ 音频点播服务器 ⑥ 打印服务器 ⑦ 游戏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的主要技术包括有: ① 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浏览器 /服务器模式,将网络的应用建立在 Web 服务的基础上。 ② 中间件与通用数据库接口技术,使客户可利用 Web浏览器访问应用服务器,该应用服务器的后端连接数据库服务器,这一点与传统的数据库服务器的结构是不同的,前者采用的是用户、数据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三层结构,而后者采用的是客户与服务器构架的二层结构。 ③ 提供最适合的硬件平台与应用软件,配置、使用方便,性价比高给用户提供了很多便捷。 图 27 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 ( 4)按服务器按用途划分,可将服务器分为通用型服务器和专用型服务器两类。 ( 5) 按服务器的机箱结构来划分,可以把服务器划分为“台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机柜式服务器”和“刀片式服务器”四类。 ※ 重点提示: 服务器的种类繁多,其分类方式也多种样,常用的分类方式有:按按应用层次划分、按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划分、按服务器应用的角度来划分、按服务器按用途划分、按服务器的机箱结构来划分。 2.服务器的性能指标 网络服务器的技术指标是选择适合的网络服务器的关键,它主要包括:运算速度、磁盘性能与存储能力、可用性 、数据吞吐量以及可管理与可扩展性。 服务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其采用的技术也各不相同,其中包括: ( 1)多对称处理 ( 2)集群 ( 3)分布式内存访问 ( 4)应急管理端口 ( 5)热拔插 ※ 重点提示: 服务器的性能主要表现在:运算速度、磁盘容量与存储能力、高可用性、数据吞吐能力、可管理性与可扩展性。 其采用的相关技术包括:对称多处理技术、集群技术、分布内存访问技术、高性能存储与智能 I/O 技术、服务处理器与 Intel 服务器控制技术、应急管理端口技术与热拔插技术。 3.服务器的选型原则 服务器选择型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三点: ( 1)根据应用特点选择原则 ( 2)根据行业特点选择原则 ( 3)根据技术成熟度选择原则 • 网络安全设计 1.网络安全问题 ( 1)网络防攻击 ( 2)网络防病毒 我们一般需要考虑在每一种需要防护的平台上都部署防病毒软件。 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类平台: 客户端 邮件服务器 其他服务器 网关 ( 3)网络安全漏洞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能由高而低划分为 A、 B、 C、 D四大等级 : D级:最低保护 凡没有通过其他安全等级测试项目的系统即属于该级,如 Dos, Windows 等个人计算机系统。 C级:自主访问控制 该等级的安全特点在于系统的客体如文件、目录等可由该系统主体如系统管理员、用户、应用程序等自主定义访问权。 B级:强制访问控制 该等级的安全特点在于由系统强制对客体进行安全保护。 A级:可验证访问控制 ( 4)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特点为: 相对性:安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安全 综合性:涉及管理及技术多个层面 网络安全产品的单一性 动态性:技术跟进和维护支持的重要性 管理难度大 黑盒性 ( 5)垃圾邮件 ( 6)网络内部安全防范 ( 7)网络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2.网络安全设计原则 网络安全设计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 ( 1)从全局考虑 ( 2)从整体考虑 ( 3)从系统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考虑 ( 4)从安全等级考虑 根据数据和信息的保密性与安全要求,要对数据和用户甚至设备进行分等级: 数据:分为绝密、机密和公开 用户:分为网络管理员、网络用户,其网络用户也应该为其分配不同的权限 设备:核心设备、关键设备、普通设备、 ( 5)从系统的自主性与可控性考虑 ( 6)从系统安全有价考虑 第 3 章 IP地址及其规划 • IP 地址的概念 IPv4 地址概念 IP地址只是 32 位二进制数字。 在二进制中,数码只有 0和 1。 一个 32 位数码有 32个 0和 1。 为了方便,一般把 IP 地址分为 4个 8位字段,或者称作 8 位字节。 • IP 地址的标准分类 基本的 IP 地址是分成 8位一个单元的 32 位二进制数。 一般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IP地址中的每一个 8位位段用 0~255 之间的一个十进制数表示。 这些数之间用点( .)隔开,格式为。 IP 地址分成五类,分别为: A 类地址、 B 类地址、 C 类地址与特殊地址。 每一个 IP 地址包括两部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上面五类地址对所支持的网络数和主机数有不同的组合。 ( 1) A 类地址 一个 A 类 IP地址仅使用第一个 8位位段表示网络地址。 剩下的 3 个 8 位位组表示主机地址。 ( 2) B类地址 一个 B类 IP 地址使用两个 8位位段表示网络号,另外两个 8 位位段表示主机号。 ( 3) C 类地址 而 C类地址使用三个 8位位段表示网络地址,仅用一个 8位位段表示主机号。 图 31 IP 地址的标准分类 受限广播地址 受限的广播地址是。 在任何情况下,路由器都不转发目的地址为受限的广播地址的数据报,这样的数据报仅出现在本地网络中。 “ 这个网络上的特定主机 ” 地址 具有全 0 网络号的 IP 地址代表了这个网络上的特定主机 当某个主机想同一网络上的其他主机发送报文的时候就会用到它。 它的格式为:网络号为 0,主号为确定的数值。 回送地址 是本机回送地址,即主机 IP堆栈内部的 IP地址,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及本地机进程间通信,无论什么程序使用回送地址发送数据,协议软件立即返回之,从进行任何网络传输。 • IP 地址划分技术研究与发展 IP 地址的划分共分为四个阶段。 ( 1)第一阶段 1981 年, IPv4 协议制定初期, IP 地址设计的目的是希望每个 IP地址都能唯一地、确定地识别一个网络与一台主机。 这时的 IP地址是由网络号与主机号组成,长 32 位,用点分十进制方法表示,即现在的标准分类的 IP 地址。 ( 2)第二阶段 在 1991 年起,在原来的标准分类的 IP地址上,加入了子网号的三级址结构。 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子网,采用借位的方式,从主机位最高位开始借位变为新的子网位,所剩余的部分则仍为主机位。 这使得 IP 地址的结构分为: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 ( 3)第三阶段 1993 年提出其出了 CIDR( Classless Inter Domain Routing,无类域间路由)技术。 CIDR 有效地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的在路由器中指定网络地址的方法。 使用 CIDR 时,每个 IP 地址都有网络前缀,它标识了网络的总数或单独一个网络。 ( 4)第四阶段 1996 年提出了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允许一个整体机构以一个公用 IP 地址形式出现在 Inter上。 即是一种把内部 私有 IP地址翻译成合法网络 IP地址的技术。 图 32 划分 IP 地址技术的发展阶段示意图 • 划分子网的三级地址结构 地址有效利用率的问题 : ( 1) A类地址的主机号长度为 24位,即可以分配给 1600 多万个结点,这即是对一个大型的网络来说,也不可能使用到这么多的结点,即使有这样的大型网络,网络中的路由表也太大了。 ( 2) B类地址的主机长度为 16 位,即一个网络中可以允许有 6万多个结点,由经验得到,一般使。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教程
相关推荐
导课》作为一门职业课程,贯穿大学生在校三年或四年的学习与生活,对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组织能力、自主性和责任感、协作能力、承受能力、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应用性、实践性,属必修课。 本课程 以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择业、就业(创业)为主线开展,由课 堂讲授、实践教学和讲座等几个环节组成,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前职业规划、就业政策、择业技巧、心 理 调试、职业咨询、艰苦创业
/*如果当前数是偶数且小于后面连续 5 个数 */ { b[t]=a[i]。 /*将满足条件的数存入数组 b 中 */ t++。 /*并统计满足条件的数的个数 */ } } for(i=0。 it1。 i++) /*利用选择法对 b 数组中的元素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 { for(j=i+1。 jt。 j++) { if(b[i]b[j]) { temp=b[i]。 b[i]=b[j]。
our download baudrate: 1: 9600 2: 19200 3: 38400 4: 57600 5: 115200 0: Return Enter your choice(05): 为了加快加载速度,把速率设置为最大,选择 5: Download baudrate is 115200 bps Please change the terminal39。 s baud rate
D A 网卡 B 声卡 C 显卡 D 图形加速卡 62 以下四种文件格式中,包括在视频文件格式中的是。 答案: C A JPG 格式 B WAV 格式 C AVI 格式 D PDF 格式 63 MIDI 格式的文件,其重要特色是。 答案: A A 占用的存储空间少 B 乐曲的失真度少 C 读写速度快 D 修改方便 64 下列四种文件格式中,不属于多媒体动态文件格式的是 ______。 答案: C
业实训设备,延伸我们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专业链,坚持大胆创新,为园区动漫和纳米行业培养实用性的专门人才。 二、 积极进行课程开发 在课程设置方面,两个方向都具特色,网络方向的计算机专业,主要开 设和计算机网络相关的一些课程,如网络基础,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 在第四学期后半段,学校跟互动创意企业签定了就业意向协议,在 05 级两个计算机班中按照学生资源,学校考核的形式
器 D)控制器和运算器 答案: D 解析: 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 17) 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要转换成等价的可执行程序,必须经过() A)汇编 B)编辑 C)解释 D)编译和连接 答案: D 解析: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要转换成等价的可执行程序,必须经过编译和连接。 ( 18) RAM的特点是() A)海量存储器 B)存储在其中的信息可以永久保存 C)一旦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