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属单位开展自我评价,编制自评报告。 2.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检查。 组建评价工作小组(由独立于内控委员会、内控办公室、业务实施组等成员组成),对各部门、各下属单位执行控制测试、穿行测试等评价程序,确认内部控制缺陷,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检查意见和缺陷整改意见,明确缺陷整改责任部门。 3.缺陷改进与持续完善。 各部门按照缺陷整改意见,做好缺陷整改,及时修订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必要时对内部控制手册进行修订。 4.根据要求,及时上报单位内控制度。 5.今后,每年开展一次内控规范执行的自我评价,也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委托第三方进行内控评价或审计,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六、配套措施 (一)建立工作进度通报制度 为协调推进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工作,需建立内部控制建设实施进度通报制度。 各业务实施组每月向内控办公室提交本业务 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及阶段性成果,内控办公室定期向内控委员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二)建立内部控制考核机制 单位应修订完善业绩考核办法和全员绩效考核办法,将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情况纳入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责任追 究制度,完善考核指标和奖惩细则,逐级落实内部控制组织领导责任。 (三)建立内控信息化支持 单位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将内控流程嵌入到单位的信息系统中,完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单位内控建设与信息化建设一体化。 附件:《内部控制手册(通用)目录》(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手册内容) 附件 内部控制手册(通用)目录 一、内部控制管理总则 (一)局机关职责 (二)直属单位职责 二、各项经济业务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一)预算管理办法 1.预算编制 理 理 (二)财务收支管理办法 基本规范 务卡管理 (三)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理考核评价 (四)政府采 购管理办法 项目 篇二: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的几个问题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的几个问题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有利于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类型众多,规模不一,在按照该规范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弹性较大,甚至还有误解。 本文从现实出发,对实施内部控制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技术;流程;风险 问题 1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党委、纪委在内部控制中的角色 和定位问题 根据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承担责任,在内部控制的某一个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也应如此。 从现行的单位机构建制和职责分工来看,行政一把手负责全面工作,党委主抓思想政治工作,纪委主抓廉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